杜东芳 杨翰 詹梦
摘要: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史文化精神内涵丰富: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有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可发挥校史文化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知名校友激励奋进功能,校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创推校史文化精品,丰富校史文化育人资源,强化校史文化核心价值,以达成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校史文化;精神内涵;育人功能;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87-03
“校史之于大学,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是兴替之镜、正身之基、致远之源。”大学校史是一所学校建立、成长的真实记录,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大学历史文化的传承。大学校史作为学校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学校成就的浓缩精华、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史文化以校史为基础,在社会变迁和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物质形态,其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育人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是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加强以育人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迫切需要,是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文化建设要做到“以文育人”,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文简称“重庆幼专”)为例,探讨重庆幼专校史文化精神内涵以及育人作用。
一、重庆幼专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
“校史文化是各高等院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聚集,是高等院校长期办学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重庆幼专(前身万县师范学校)建校百多年来秉承校训:“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坚持“姓师、向农、为幼”的办学理念,坚持“励志、笃学、仁爱、敏行”的育人理念,坚守“培养幼教人才、研究幼教科学、服务幼教事业、追求卓越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和杰出人物。全校师生在105年的发展过程中将师范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相融合,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传承“红色文化”、“幼教英才”的办学传统,共同创造与积累了宝贵物质遗产与精神遗产,彰显时代精神、育人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
(一)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撑,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作为动力,没有精神上“钙”,就不可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更要努力提升自身精神境界,担当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重庆幼专一代代革命先驱、革命烈士、文人学者们怀着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争取万县解放,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求索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与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事业中。
(二)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继承和弘扬、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集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和智慧谋人民幸福、谋民族复兴。重庆幼专是一个有着百年师范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光荣传统的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革命先烈刘伯坚的革命活动、萧楚女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万县“九五惨案”中学生的抗英斗争、李嘉仲校长建立下川东第一个党支部、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来校讲演、著名诗人何其芳宣传真理、抗战时期学校成立中共地下党支部、学生奔赴延安传播革命火种,还是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捐钱捐物以及响应国家政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有无数幼专人的身影,他们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进程就像一部爱国主义运动史,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彰显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团结协作,形成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重庆幼专一百多年来的发展中蕴含着无数个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鲜活事迹,在幼专前身万县师范创立之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无民族民主可言,学校条件简陋、师资不足,幼专师生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解决全校师生生活、学习所需,让学校一切活动正常运转;即使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幼专人继续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绿色发展和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幼专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闪耀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当年万县师范的建立到现在幼专事业蒸蒸日上,无数幼专人,克服学校发展的种种困难、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幼专的明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幼教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美好年华,无怨无悔地扎根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岗位上。
(四)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改革是破旧除新,创新是动力。中华儿女生息繁衍、代代相传、不屈不饶的精神,体现为“愚公移山”等精神特质,体现为“随时而制”等与时俱进精神。回顾幼专历史: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现有3个市级骨干专业,2个市级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在科研方面,承担市区级项目,出版教材、专著、学术论文多篇;在获奖方面,学校、教师、学生在各层级水平多次获奖。全体师生依靠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重庆幼专不断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相信在幼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将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
二、重庆幼专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史是一种历史亦是一种文化,历史与文化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对立统一中共生共存。高校校史文化以“人、事、物、神”为载体,体现了历代高校师生历经岁月与时代洗礼而共同创造、积累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一)校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每一所高校历经长时发展,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高校校史的育人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庆幼专先贤创学、知名校友、校训校风、学术传统、物质遗存、核心价值、思想资源等等历经岁月洗礼与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这种文化与精神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也充分体现了重庆幼专校史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史文化的独特性与历史厚重感,对大学生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近年来,重庆幼专把典型案例融入到师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成效显著。比如大力宣介抗战时期学校英烈的抗战事迹,向全校师生再现抗战记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向王怀安、张联华、易开基、郎太根等等知名校友学习系列活动等,使师生不断受到思想洗礼。
(二)校史文化的激励功能
重庆幼专校史就是一部为教育拼搏的奋斗史。先贤们创校之艰难,有利于激励师生学习先辈,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重庆幼专的百年办學,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和知名校友,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学界、商界,他们都在各自领域绽放光彩。知名校友的成功之路,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把知名校友当着自己的榜样,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学校荣誉感。
(三)校训的文化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重庆幼专校训出自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之手。他选取荀子的“劝学”篇,用篆书题写,“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此校训告诫师生要有志存高远、潜心专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或镌刻于此,或铭刻于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校训的本体功能是育人功能,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必须利用校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庆幼专近年来非常重视校训文化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重视校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二是利用校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是挖掘校训文化的育人资源,分别利用入学、毕业、校庆以及重大节假日,以论坛、讲座、演讲、辩论、文艺创作等方式开展校史宣传和校训励志教育,实现校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重庆幼专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校史文化的核心价值
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注重对校史的挖掘、整理、提炼、升华而上升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核心价值。章太炎先生亲书的校训,传承着追求理想而点滴积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在105年里得到沉淀、积累、传承、升华,形成了以“志存高远、功在不舍”为核心的幼专精神。基于校史、基于实践提炼出的幼专精神文化,成为幼专人共同的核心价值,成为师生认同的价值典范和遵守的准则。这种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激发教师“教书育人”本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它传递出的人文关怀、友善爱心、心存感恩、怀揣梦想,激励着学生创新创业,不断奋争,去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智慧”的书香校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丰富校史文化育人资源
1.构建校史文化传播载体
重庆幼专校史文化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必须建立形式多样的育人载体。文字、声音、符号、图像、标识、语言等符号形式都是思想与精神的外化形式,是一种意义载体。校史文化要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借助这一系列的意义符号,形成以校史精神及价值为核心的校史文化系统。比如校训可以直观地刻在校碑上,校旗可以竖在图书馆前,校徽可以随时佩戴在师生胸前,治校理念和治学理念可以闪烁在LED大屏上或图书馆、教室走廊上。其他校园文化、道德文化、职业文化、制度文化与学术文化都可以体现在公众场合以及制作成画册、汇编成故事本,供大家学习、讲述与传承。通过这些符号载体,让全校师生熟知并践行。
2.优化校史文化教学资源
加强校史文化的研究。校史文化研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质量的高低会影响育人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在专家领导下的校史文化研究的科研团队,吸纳更多的师生、校友、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与研究。比如可以建立校史研究的专项课题,老师、学生以及其他有研究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申请。通过研究对资料的查阅、整理、筛选、梳理、概括、总结,深挖幼专校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以论文、著作、报告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形式传承与弘扬幼专办学初衷、治校经验,不断提升重庆幼专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幼专校史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构筑起多元育人路径。
(三)创推校史文化精品
校史文化彰显学校底色,凝结着一代一代师生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创作并推出一系列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先进文化精品,用富有艺术性、思想性的文化精品去教育人、引领人,把幼专百年校史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比如以微视频、戏剧、大型歌舞史诗等方式创作校史文化精品,并在高校演出,利用电视台和网络进行宣传,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些富有思想性、道德教育价值的校史文化精品,不仅帮助学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感悟、认知认同与践行,而且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创推校史文化精品,加强对校史资源的研究和内涵提炼,能让青年学子在润物细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简介:杜东芳(1980-),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