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转变策略,通过教师满堂灌输向师生交互学习转变,教师单一传授知识向激发学生自主提问转变,由“课堂活泼”向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转变,强调对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人格品质的塑造、意志信念的培养、行为实践的引导和法治意识的树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互动 提问 活泼 质量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合知识与说理、政治与法治、精神与现实、观念与道德、素养与情怀等丰富内容为一体的、目标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是以一定的知识为载体,但侧重于对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人格品质的塑造、意志信念的培养、行为实践的引导和法治意识的树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认知”“明理”“导行”的和谐统一,是“知识”“信念”“行为”的认同和树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感、处事、行为的培养,对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然,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学科。但目前的现状是,初中生无法迅速适应初中学科增多、内容变难、课堂信息量大、作业耗时久等新情况,再加上道德与法治是新纳入中考的科目,考试题型尚未确定,分值占比也相对较少,导致不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轻视”的态度。因此,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
一、从教师满堂灌输向师生交互学习转变
“灌输”是课堂教学最为常见和普遍存在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基础教育的逻辑起点,不少教师认为,如果不“灌输”,无法把基本原理、基本概论讲透彻、把道理讲明白,学生也不能入耳入脑,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落地、无处着手。课堂是教学和学习的主阵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本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往往是简单地“我讲你听”。学生基本上都是被接受,往往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学习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偏差。一味地“灌输”扼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而易見,依靠重复、机械单一、外部强化式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法促使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和初心。
如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自觉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诗人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真谛。在教学中,教师担任“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一知半解到孜孜不倦。教师应该通过恰当的课堂改革创新各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有条件动脑、动心、动手、动身,有兴趣融合所学知识,增强环境的教育功能,点燃学生追求梦想的火把,调动学生全身“细胞”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涵在行动中融入学生的价值体系。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协同探究的学习行为和方法,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传统,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仅促进师生互动,而且增强生生互动,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更紧密、更深入、更自觉的合作。除了教师引领的讲授教学、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完成作业、学生自学等环节,小组辩论、无领导讨论、合作协同探究学习等形式,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在学习“量和质”的关系时,笔者请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用自己的经验加以说明。学生回答很踊跃,有的说:“学英语背单词我认为不困难,因为我今天背十个,明天背十个,积少成多,天长日久,量变肯定会达到质变,质变过后我就成功了。”还有的发言:“我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字越来越好,这也体现了量和质的关系。”这样的热烈讨论,说明道德与法治课完全可以融合各学科知识,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人,而不是一部部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
二、从教师单一传授知识向激发学生自主提问转变
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大力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的能力,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关键所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提问、回答问题并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科学、辨证地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概论、观点和原理,对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该适时适量,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提问既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回避教师的传递和主导作用。比如,笔者在讲“精神家园”时,先引导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请教,收集大量的故事和素材,第二天的课堂既热烈又感动,同学们纷纷发言,讲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深圳特区的故事等,效果特别好,收获特别大,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对国家的认同得到升华,对民族的热爱得到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得到了强化。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梦想的追求和正确的思考方法传递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收集、处理、加工各种信息和素材,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走进课堂,让学生敢于提问且善于提问。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学生敢提问、会提问、善于提问正是与教师有效互动的充分体现。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条件,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才算正式开始。提问需要勇气,这种质疑精神难能可贵,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主要方式方法。教师在启发、提问、双向、多项、协同等互动活动中,引领学生乐学、活学、会学,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激发其反思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知识、智慧的热爱,形成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拓展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过程中,提升其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向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从“课堂活泼起来”向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转变
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取有时代特色、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眼球的素材作为课堂补充案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再加以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往往能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如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记忆教材内容;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案例教学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讲《少年有梦》时,笔者以科学家袁隆平为例,介绍他对国家粮食安全怀有赤子之心,讲他如何把对祖国的热爱结成饱满的稻穗。袁隆平曾说过,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学生纷纷表示,长大后也要成为袁隆平爷爷这样的人。再比如讲《青春与成长》时,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思有感,主动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分享,笔者在课堂上以“身边的榜样”要求学生发言讨论,即以入选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的深圳最小五星级义工——盐田高级中学刁××同学,和曾就读于福田中学成绩优异的脑瘫少年王××的故事作为案例。学生争先恐后举手,讲身边的故事、讲榜样的力量、讲同伴的做法,这些故事既朴实又打动人心,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及感悟,使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深入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转变授课形式,通过开放传播让新闻进课堂、让音乐进课堂、让新媒体进课堂,使道德与法治课视野宽起来。新闻进课堂能够把课本知识与时代性和时效性相结合,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学习强国”App里的新思想、时评、思考、法纪等栏目内容适合传播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音乐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在讲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时,笔者以歌手汪峰的名曲《存在》作为课前阅读背景音乐,音乐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对新媒体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最期待的就是每堂课相对应的观看视频环节,根据课程需要,笔者会截取1分钟至3分钟(特殊情况可稍长)不等的最新相关新闻报道或电影片段在课堂播放,如讲到八年级上册《敬畏规则》这一课时,笔者截取了《我是演说家》栏目中主持人马丁的演讲,富有感染力的演讲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再加上笔者对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不仅课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实现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统一。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以应付考试或考高分为主要目标,教条地、僵化地传授书本知识,应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特别是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各种教学手段的配合,都要系统地进行组织调配,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梁艾曦(1989— ),河北邢台人,一级教师,硕士,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与技术融合。
(責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