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在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对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进行把握,通过对课堂提问方式进行有效改进,借助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语文知识重难点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改进策略
一、 前言
课堂提问这一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语文关键问题进行把握,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提问技巧进行把握,使提问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借助提问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上,要注重立足于教学目标,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课堂提问展开教学引导。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策略进行探究,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得到提升,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引,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以此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结合课堂提问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过于随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问题的设置并没有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关键点,对学生的提问较为盲目、随意,没有发挥提问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由于提问过于随意,教师对问题的内容又缺乏有效把握,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教师在对答案处理时,无法有效地评价和引导,导致教学时间被浪费,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问题难度把握不当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问题的难度把握不当,从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以随意回答,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有一些教师在提问时,问题的难度较大,导致学生陷入思维困境,从而使教学陷入了僵局,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对问题难度把握不当,限制了提问教学的效果,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提问时机及对象选择不合理
在进行课堂提问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把握提问的时机,从而对教学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在提问对象选择上,大部分教师更加倾向于学习好的同学,这就导致学生参与回答的机会有限,提问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提问时机和对象选择的不合理,可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制约了提问教学的效果。
三、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策略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关键内容进行把握,更加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科学引导,以此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课堂提问突出针对性,把握教学实际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要改变随便提问这一问题,注重把握提问的针对性,使课堂提问与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结合,借助于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提问突出针对性,也就是要把握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把握,从而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的落实,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在进行课堂提问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把握兴趣,巧妙提问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课堂提问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巧妙地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的时候,在进行提问时,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鲁庄公是一位昏君吗?在教学中,从鲁庄公这一视角对《曹刿论战》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文本内容和文章表达的内涵进行理解和探析。结合课文内容,有的同学表示鲁庄公是昏君,因为他祈求神灵保佑战争的胜利;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不是昏君,因为他让曹刿指挥战争,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说明他善于用人。通过设计问题,学生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2. 立足认知,有效引导
在进行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把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从而使提问更具针对性,对课文内容进行更好的解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提问的层次性,使学生通过逐层的探究,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的时候,借助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需要对提问的层次性进行把握。如设计问题:(1)诗中的英雄人物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的?(2)这首诗提到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都有怎樣的特点?(3)诗中提到的秦皇汉武,毛泽东为什么要用“惜”这个字?通过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对文章主旨进行更好的把握。
(二)合理把握问题难度,突出课堂提问的引领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对问题的难度做好把握,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探究,突出课堂提问的引领性,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认知。在考虑提问问题难度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对提问角度做好创新,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理解产生新的见解,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把握课堂提问难度,突出课堂提问引领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创新提问的角度
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要把握好难度,并能够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使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对语文课文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文中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理解时,可能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困难。对此,在进行提问设计时,可以提问——在这里,“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为什么?通过借助于问题进行引导,提问的角度进行创新,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孔乙己》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对“大约”和“的确”所表达的含义进行理解,使学生对《孔乙己》这篇课文内容及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明确‘大约和‘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代表了作者的一種猜测,也反映了原来那个迂腐的孔乙己“的确”死了。对提问角度的一种转化,使学生对课文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以此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 创新提问的内容
对初中课堂提问难度的把握,可以结合提问的内容创新,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在提问内容把握上,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需要,把握文章内涵,以提问方式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蕴含的深意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的时候,父亲的“背影”是贯穿于全文的关键点,而每个“背影”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含义。在提问时,把握问题的难度,针对课文描写的层次,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和内涵进行探究和分析。又如,在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结合“二者为之”展开提问,分析“二者为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岳阳楼记》进行阅读和思考,并对“或悲”“或喜”两种心情进行思考,从而对全文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把握《岳阳楼记》体现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情怀。
(三)把握提问时机,突出提问的全面性
提问时机的把握,主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安排,注重在学生思维转折点或者教学关键点上进行提问,或是结合词语矛盾以及规律探究上,设计提问问题,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一般来说,在对提问时机的把握上,要注重对教学情况做好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关注点,适时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后,要注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开展《陈涉世家》这一篇文言文教学时,由于文章内容较长,学生对《陈涉世家》的学习可能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提问,对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引导。结合本文的教学来看,在进行内容描写上,作者紧扣“起义”这一中心点,并对起义前前后后的内容进行了描写。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牢牢围绕“起义”这一关键点进行提问,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陈涉世家》表现出的中心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对此,在提问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观点,对起义有着怎样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和思考,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之后,小组对问题进行总结,阐述每个小组的观点。通过围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点展开提问,使学生把握《陈涉世家》这篇文章的关键内容,结合起义对全文展开思考和探究,很好地把握了学习的时机。通过合作学习,使提问更具全面性,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 结语
综合上述,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课堂提问这一关键点进行把握,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出发点、立足点,对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一来,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以此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地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琴.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70-171.
[2]常恒坤.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策略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90.
[3]张瑞娟.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52.
[4]刘海平.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码设计,2017,6(11):127-128.
[5]张龙.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观察,2017,6(3):96-97.
作者简介:
陈伟,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莲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