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明
摘 要: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网络社群提供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结社平台,人们分享信息、发表意见的行为打破了单一的传播格局,在一些事件和议题上形成合力同国家权力展开激烈的博弈,对政治文化产生异化。本文在对网络社群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网络社群的演变发展、网络社群对文化政治的异化以及对网络社群的治理等进行评述。目前对网络社群分类、运作模式和治理策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网络社群心理尚未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社群;文化政治;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07-04
一、引 言
网络社群是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演进的,它与传统的社群既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有着属于自身特有的性质。学界对它的定义与称呼也随着其发展而变化,从最初的虚拟社群、互联网社群到网络社群。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社群分类中特殊的一种,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变对现实社群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总结的成果对网络社群的传播、发展与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二、 网络社群研究内容分析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网络社群结社的成本进一步降低,网络社群结社的渠道愈加多元。从Facebook、QQ、微信、Twitter等社交平台到微博、虎扑、豆瓣、贴吧、知乎等论坛平台。构建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社群,满足了用户生产、获取、传达信息的需求。对网络社群的探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社群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人们的结社方式和渠道。被称为“互联网第一代公民”的霍华德·赖恩戈德(Howard·Rheingold)首先提出了网络社群的概念,认为“网络社群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接触或没有接触过的人,利用电脑公告板或网络媒介为载体进行思想交流与对话。与传统的社群相比,网络社群间的交流不必面对面,且对社会地位和身份没有明确要求,减少了社会差异歧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虚拟的交流可能出现词不达意,从而增加传播隔阂”[1]。
1.网络社群的演变历程回溯
早期的学者更多研究的是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的交流沟通依靠网络空间。在Web1.0时代,早期使用网络工具的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加入各种不同的网络社群,但大部分仅能用社群获取信息。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增多,网络空间的社会性也越发多元。网络社群传播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力去获取信息和多样化的途径去表达观点,扁平化与去中心化下的网络社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点。
新型网络社群的“社区”概念淡化,传统的社区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突出集体的力量,而网络社群则以每一个人为中心,个体可以自主化地选择建立社交圈。网络社群相对传统社群稳定性也相对较低[2]。在网络技术更新迭代的发展下,网络社群的内涵侧重也随之改变,早期的社群平台,如贴吧、聊天室、BBS论坛等皆是侧重于建构一定的“空间”,供使用者表达交流。而新出现的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则是以用户个体为中心,强调自主性,从而发展出了如今的商业社群和经济社群[3]。
综合而言,对网络社群的演变经历的研究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而进行的。Web1.0时代与Web2.0时代的网络社群在传播主体的规模、传播的内容、网络社群的载体和传播的交互性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网络社群的形成以及未来网络社群的变化也可能依据其载体的发展而改变。
2.网络社群的分类研究
网络社群由于缺少诸如现实群体中的权威、角色规范、地位以及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大部分社群只能建立弱连接关系。因此,关于网络社群分类的研究引起的讨论并不多。
在网络社群的早期研究中,Stanoevska-Slaveva曾把网络社群根据其功能和目的分为交流沟通社群、目的性社群、构建虚拟空间型社群和功能杂糅型社群四个大类,功能杂糅型社群包含以上三种共有的特点[4]。李春基于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把网络社群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社群甚至是正式社群在网络的延伸,认为网络社群是现实生活的人们进入网络,为其提供新的交往空间进行互动而出现的;另一种是分割现实社会的交际网,完全是由通过在网络空间中表达交流而建立相对不稳定的关系[5]。随着网络社群载体的变化和发展,扁平化与去中心化进一步消解早期网络社群内部的权力关系。以自主性为基础的网络社群很难寻求像现实生活中相似的某种主导因素,因此混沌成为其特有性质,针对某一事件、某一话题而自主组织是其新的结社秩序。如“网络围观”和“网络景观”现象[6]。因此,对于社群的探究划分不能仅局限于技术角度或建构新型社会关系的概念里,要分析寻找网络社群作为当代人们交流表达和建构新型生活方式的本质现象。同时,网络社群也不单单是传统社群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而是作为一种以自主为中心而建构的新型人际关系[3]。
以国内的网络社群载体为例,小红书APP致力于吸引女性群体,而虎扑论坛APP的用户人群男性占比为95.01%,女性用户仅为3.99%[7];豆瓣APP设置了各式各样的讨论小组;腾讯QQAPP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兴趣部落。各种网络社群载体的细分实则为不同的社交平台对受众有限注意力的争夺,这些平台使人们结社更加便捷,交流更加频繁。
(二)网络社群文化政治与治理
网络赋予公众得以表达自身意见与诉求的权力,民间话语权增强而官方话语权削弱。在一些公共事件中,拥有话语权的公众开始与传统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官方展开激烈博弈[8]。2019年以来,在多起事件中,如“江苏响水爆炸”“无锡高架垮塌事件”“莫雷事件”“操场埋尸案”“智障少女被性侵案”等,普通公众或当事人发布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公众“围观”、讨论发酵,结成针对该事件问题的网络社群。而这些事件引发的诸如关于“群众监督”“社会公平”“行业歧视”“性別歧视”等问题都可以被纳入“文化政治”的范畴分析和探讨。
1.网络社群与文化政治
文化政治属于微观政治,弥散于日常的生活中,文化政治由传统的阶级、政党、社会性质与阶级关系等严肃话题逐渐发展扩大到了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等,日常生活中[9]网络社群作为文化政治的主体,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文化政治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从QQ、聊天室、BBS和网上论坛到如今的“两微一端”,人们发布的内容也由文字、图片转向视频。任何人在任何平台都有可能发布涉及文化政治的内容。例如,在虎扑首先爆出的“莫雷”事件,虎扑APP是一个主要以体育话题为主的兴趣社群平台,但这件事却充满政治意味。
伊戈尔顿认为当代的政治斗争不再是以传统的阶级对立,而是表现在生活方式和文化对立上。主张以消费方式、文化多元化等方式来表达公众的诉求。政治传播就渠道而言,传统的报纸、电台甚至电视台的收视率逐渐消弱,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人们日常接收信息和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就传播内容而言,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与文化多元化等微观政治代替了传统的阶级斗争和政党分歧等宏观政治;就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而言,传统官方媒体和精英阶层构造的单向的、封闭式的传播格局变为多数为普通大众所构成的网络社群与官方媒体争相通过多样化、交互性强的传播手段对舆论主导权的争夺。
2.网络社群对文化政治的异化
文化政治细致入微,当前国内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心态错综复杂,某些个体诉求长期得不到社会关注,便会引来公众极端的情绪与言行,从而引发舆论场的强烈震荡。
凯斯·桑斯坦认为:“公众在网络上就某一问题形成一定的观念时,形成极端观念甚至比线下还要严重”[10]。我国学者杨峥嵘引用并总结这一理论,认为网络社群对文化政治的异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虚拟实践中的“群体极化”和“沉默的螺旋”对政治文化发展的异化作用于网络社群的运作模式最政治认同的异化作用,以及网络社群从感性层面消解人们政治信念、政治热情和政治稳定进而异化了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11]。与传统社群相比,网络社群由于其虚拟性和匿名性,对于意见观点的发表更加不假思索。同时网民自身辨别能力与媒介素养较低更容易出现轻信、冲动的现象。学者熊光清认为,当前中国的“网络民主”极大地拓展了民主含义及其实践领域,然而也同样蕴含着一般民主中“多数人的暴政”的悖论困境[12]。
3.对网络社群治理的研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的回应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要注重网络舆论,针对公众提出的建议和诉求要重视,提升網络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管媒体要一直管到互联网,过不了互联网这个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3]。网络社群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离不开对网络社群的引导与管理。
目前国内针对网络社群治理与引导的研究依据不同的学科,侧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政治学与管理学侧重于改善社政关系、强化政府对网络社群的掌控能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以及就某个社交平台的网络社群跟踪调查等;新闻传播学侧重于对网络社群的传播模式探索、政府针对网络社群如何加强“议程设置”和对网络社群意见领袖的研究。学者李阳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认为,“在面对公众提出建议和诉求时,首先,一定要重视;其次,积极引导、转移、稀释矛盾焦点,安抚公众情绪;最后,要重视公众的意见反馈,建立民意监测机制”[14]。网络社群的发展演变也在重新解构着网络意见领袖这个群体,意见领袖对于社群的思想行动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学者李波认为识别、培养和正确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一方面,要积极倡导理论工作者、专家、各级政府官员、管理工作者、资深媒体人、社会精英等深入网络社区,成为网络社群意见领袖,传承先进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注意加强对草根意见领袖的沟通交流,以缓解或消除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15]。还有一些学者以当前发生的一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为例,探索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理论框架、问题思考与解决措施。
三、 研究不足与推进
综上所述,就研究论文成果来说,公共管理专业在这方面发表的论文最多;就研究内容而言,大体总结探讨了网络社群传播特点、网络社群对政治的影响及应如何治理网络社群等内容。对于网络社群及其治理的研究,在有关社政关系、网络社群意见的形成与监测、网络社群意见领袖等领域已有一定基础,但对于网络社群传播心理,尚未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不足。
(一)对新环境下网络社群结社规律的研究缺乏
弗洛依德认为,人是部落动物,需要建立一定的社群关系。社交平台作为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网络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带来的社交成本愈加低廉,结社条件方便快捷,结社手段多种多样。人们获取信息的初衷没有改变,但阅读模式的改变潜移默化地促成了“娱乐至死”“单向度的人”等现象,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网络社群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群。例如,勒庞认为,“组织群体形成的首要特征是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情感和观点的明确转变”[16]。而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人们交流所处的空间不同。自觉个性的消失并不像传统社群那样容易。人们在网络社群内只能建立弱联带关系。
(二)对网络社群传播心理特性的研究缺乏
目前对于网络社群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结社平台、网络社群的负效应和如何对其进行治理方面,对网络社群传播心理特点以及如何引导网络社群心理变化的研究较少。当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不同阶层的人们面临着不同的烦恼,网民的心态也各有不同。传统群体心理特点有如非理性、缺乏逻辑、强大的想象力等特性,在网络社群时代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传统心理特点也有如崇拜权威、缺乏批判精神和偏执保守等特性,但在网络社群却呈现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特点。把握网络社群的传播特性,才能成为合格的“牧羊人”,才能在网络社群治理及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对影响网络社群意见和信念因素的研究不足
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有很多,间接因素如种族、传统、时间、政治、教育;直接因素如话语、幻想因素和经验因素。网络社群时代,很多因素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新的意义。例如,网络社群的语言丰富多样,表情包、弹幕文化、各种网络体。网络亚文化的层出不穷与这些看似滑稽无厘头的语言已经成为人们表达与参与文化政治的重要方式。每个社群内部皆存在各自的政治行动方式和逻辑。只有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掌握并运用在网络社群中,才能成为社群的“领头羊”,在社群内部形成有利的意见与信念。
参考文献:
[1] Howard·Rheingold.Virtual Communities-exchanging ideals through computer bullet in boards [J]. Journal of Virtual World Research,2008,1(1):1-5.
[2] 彭兰.从封闭的虚拟社区到开放的社会网络[EB/OL].http://www.scio.gov.cn/wlcb/llyj/200911/t475894.hem,2019-12-21.
[3] 张培培.重回“部落”?——互联网社群兴起的原因及其可能意义[J].东岳论丛,2017,38(12):180-186.
[4] StanoevskaSlaveva K.Toward a Community Oriented Design of Internet Platfor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6(3):71-95.
[5] 李春.关注网络社群[J].思想理论教育,2004(12):9-10.
[6] 隋巖.从混沌理论认识互联网群体传播特性[J].新闻界,2013,(2):86-94.
[7] VinecntYang.分析虎扑论坛&用户数据[EB/OL].https://www.jianshu.com/p/ff4f0c5cb91d/,2007-11-24.
[8] 张华.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J].编辑之友,2017(5):50-54.
[9] 张爱凤.网络舆情中的文化政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51-63.
[10] (美)凯斯·桑斯坦著.尹宏毅,郭彬彬译.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1] 杨嵘均.网络社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3.
[12] 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2011(3):4-11.
[13] 陈力丹.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闻界,2018(2):99-100.
[14] 李阳.网络社群行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及其治理[J].探索,2019(1):139-148.
[15] 李波.网络舆情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培养和引导[J].新闻大学,2015(1):145-149.
[16] (法)古斯塔法·勒庞著.语娴译.乌合之众[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20.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