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占华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方略,提升脱贫质量和效率;充分调动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脱贫攻坚格局;以扶智和扶志为抓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依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决胜脱贫攻坚,要把防返贫摆在重要位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贫困治理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
[关键词] 新时代;脱贫攻坚;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0)03-0001-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减贫的最大贡献者,收获了广泛赞誉。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于我国未来消除相对贫困及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一)理论成就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的贫困问题,多次考察贫困地区,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自2015年以来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1,直指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把脉开方。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从最初的“扶”到后来的“扶”与“脱”的结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体现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我国治贫方略的战略转向和升华,实现了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协同努力的统一,实现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实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深远,紧紧抓住“精准”二字,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如何解决好“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从组织保证、脱贫实效、资金支持、社会动员、内生动力、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可以概括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共享全面小康观,坚持党的领导的组织保证观,精准发力的“真扶贫、扶真贫”观,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资金保障观,强化社会合力的社会扶贫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真抓实干观,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的内生动力观,加强国际合作的全球共赢观。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完整思想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答了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农村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反贫困中的深层次矛盾及如何消除贫困等重大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是当前脱贫攻坚和未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遵循。
2.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对世界具有启迪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是中国成功解决贫困问题的科学指南,也在诸多方面对世界有启迪意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内生动力思想等丰富了世界反贫困理论,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缩短减贫过程。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与社会发展署负责人乔莫·桑德拉姆指出:“中国经验值得学习,我们也希望中国将经验推广到世界,帮助更多国家摆脱贫困。”[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所蕴含的保障人权的价值导向,丰富了人权理论,有利于消除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障人权和提升人权话语权提供了理论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宽阔的国际视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贫困治理观,诠释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引领全世界认同并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消除贫困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成就
1.脱贫人口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降幅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治贫方略,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2]。这是我国按照2011年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2300元(2010 年不变价)的标准来计算的,这一标准略高于世界银行以2011年购买力平价每人每天生活费1.9美元(约合人民币7.3元)为限划定的国际贫困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脱贫人口数量如此之多,贫困发生率降幅如此之大,这在人类减贫史上是罕见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将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0%,经历了100年以上的时间;而将贫困发生率从10%降低到3%以下,除了日本只用了10年左右时间以外,其他国家均花费了30年至70年的時间[3]。我国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9年的0.6%,用的时间更短,这充分证明了我国脱贫攻坚的高效率。
2.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消除贫困的必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且稳定的水平,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013—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2.7%、11.7%、10.4%、10.5%、10.6%、11.5%,年均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表现为消费支出的增多,也表现为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例如,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分别为87.1台、86.9台和106.6台,分别比2012年增加39.6台、34.6台和8.3台[4]。
3.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贫困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上,还体现在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上,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水平进步等多方面,而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又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条件。第一,基础设施改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快補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是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有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甚至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末,贫困地区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81.9%,比2012年分别提高5.9个、19.1个、43.6个百分点。2018年,贫困地区村内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为82.6%,比2013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54.7%,比2013年提高15.9个百分点[4]。第二,在教育文化状况改善方面。教育是民生之基,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围绕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出实施教育精准脱贫的多项举措,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状况大为改观。2018年,贫困地区87.1%的农户所在的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9.8%的农户所在的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5.7个和10.0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90.7%,比2012年提高16.2个百分点[4]。第三,在医疗卫生状况改善方面。我国因病致贫的比例超过40%,为了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和少生病,党和政府加大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出台多项健康扶贫政策和举措,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4%,比2012年提高9.0个百分点;93.2%的农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78.9%的农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49.0个百分点[4]。
4.产生培养锻炼党的干部及丰富农村贫困治理经验等溢出效应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党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层层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使中国的农村贫困治理经验得到丰富,这些溢出效应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成就。第一,使大批党的干部得到了培养锻炼。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选派驻村干部扶贫,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名,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5]。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扶贫干部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实践中,磨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踏实的工作作风,增强了进取意识,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练就了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这种磨砺和锻炼对这些干部日后的成长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第二,丰富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经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脱贫攻坚的制度机制的创新,把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贫困治理更制度化、科学化,对以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在组织保证上,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贫困治理组织体系,克服了互相推诿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在精准识别机制方面,将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的识别和自下而上的识别结合起来,将传统识别与大数据识别结合起来,保证了扶真贫;在监督考核方面,严格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问题严肃问责,创造了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考核等新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确保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率。这些实践中探索的农村贫困治理经验,对我国农村其他方面的治理乃至整个社会的治理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5.成为世界减贫的领军力量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对世界减贫做出贡献最大的国家,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既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在这方面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是全球推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进程中的领军力量,联合国能在2015年宣布成功实现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千年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减贫获得的巨大成功。我国还向多个国家伸出援助之手,采取多种形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提供物质援助,世界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中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6]。
总而言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且意义重大,即将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战胜绝对贫困的夙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巨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乃至人类发展的史册。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7]39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信心,这种决心和信心源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7]3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坚强领导的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并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明确落实各级主体责任,特别是深刻认识到了农村基础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中的关键作用,“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7]3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7]32为了使广大扶贫干部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党和政府在选拔任用、能力培养、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关心、关爱、关注扶贫干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現实证明,“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7]42。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释放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发挥好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需要根据新时代的新实践创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在内在要求及价值诉求等方面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内在统一的,新发展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和正确的价值引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引领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创新,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总结已有经验和立足新的脱贫攻坚现实的基础上,把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提出以“精准滴灌”代替“大水漫灌”,以偏重“输血”转向“输血”“造血”并重,以“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创新制度、机制和实践模式,如建立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新的制度机制,探索出了生态旅游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实践新模式。可以说,没有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没有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
协调发展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必然路径,协调发展就是要找准短板,对准焦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的是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把消除贫困纳入国家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注重在“五化”同步中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和益贫性。同时,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把摆脱物质贫困和提升可行能力协调起来,把整体推进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协调起来,把脱贫攻坚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协调起来,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经济协作等方面,注重跨区域的衔接与协调,通过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实现扶贫资源整合。
绿色发展是贫困地区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优化环境的新路。我们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扶贫项目的实施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脱贫。不仅如此,还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探索出了生态旅游扶贫的新模式,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开放发展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7]154-155。我们党高度重视在减贫上的开放与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仅注重在开放中引进更多的扶贫开发资源,探索更多的扶贫开发机制,开拓了中国的脱贫新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还坚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减贫,积极推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的构建,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力所能及地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六十九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7]153。开放中寻求消除贫困之路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我国及全世界的减贫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脱贫攻坚的价值取向。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7]23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围绕如何实现共享这个目的,创新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加大扶贫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支持力度,注重社会公平,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脱贫,目的就是不让任何贫困群众在奔向小康的征程中掉队,从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还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高度重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扶智与扶志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共建中确保脱贫攻坚高效推进。
(三)坚持精准方略,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和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经验和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举措,“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7]58。将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针对性地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探索出了识别农村真贫的方法,找准了不同贫困群众的贫困致因,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具体实际,提出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些思想和举措,深刻把握了精准的要求,用“精准滴灌”取代“大水漫灌”,使贫困人口得到了精准识别,扶贫资金用在了刀刃上,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升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率,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
(四)充分调动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贫困地区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致因复杂,要多方发力、多管齐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关键。在继续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国广泛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现实,提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7]99。一是加强了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通过加大扶贫协作力度,扩大协作规模,拓宽合作领域等,使东西部的扶贫协作踏上了新的台阶,东西部的协作使两大地区实现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二是完善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这种定点扶贫方式作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进程,也密切了党群关系。三是激发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注重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严查违法违规活动,充分释放了社会组织的活力。此外,还通过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的宣传和乡风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大力弘扬,形成了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可以说,脱贫攻坚的成功,是社会合力的结果,是集全党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结果。
(五)以扶智和扶志为抓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更需要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针对脱贫攻坚中部分贫困群众缺乏主动脱贫积极性、“等靠要”思想嚴重的问题,提出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思想。“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7]131就如何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贫先治愚”“脱贫致富贵在立志”的论断,提出要通过扶智和扶志来解决脱贫的问题。在扶智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并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脱贫提供物质支持;全面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加强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就业本领;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拓展贫困地区教育空间。在扶志方面,通过宣传主动脱贫群众的典型事迹,用贫困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克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通过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功的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
(六)从严从实,全面依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是接近实现目标面临的挑战越大,越需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从严从实,真抓实干,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中的作风问题,强调要确保脱贫成效,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不仅实事求是地确定了脱贫时间表,从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明确提出要避免层层加码和力戒形式主义,“不顾客观条件的层层加码,看似积极向上,实则违背规律、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7]116。不仅强调从实,而且强调从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检查督查,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制定了严密完善的考核体系,从严考核监督,通过严肃问责追责,倒逼各地扶贫开发工作抓好抓实。从严从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法治建设,规范扶贫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增强扶贫干部的责任感和使用感,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在法治轨道内有序推进。
三、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及减贫的未来展望
(一)把防返贫摆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位置
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不折不扣地顺利完成,除继续精准施策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的返贫,把防返贫摆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位置。一是要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智慧解决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扶贫资源的未精确配置问题,扶贫干部的专业能力欠缺问题,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扶贫中的腐败问题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有的地方脱贫质量不高且不稳定,有的地方出现的返贫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返贫,而是本来就没有真正脱贫。需要提高政策的执行力,不断完善管理、执行、监督等方面制度,对虚假扶贫、“数字脱贫”严肃问责,这既是确保脱贫质量和效率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脱贫攻坚任务按时完成的内在要求。二是延续和完善政策避免脱贫人口返贫。即使实现了真脱贫,也有可能出现返贫。为了确保脱贫后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果,要对脱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继续落实主体责任,延续脱贫攻坚主要政策,发挥好帮扶作用。“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可以考虑设个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5]此外,还需要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预判研判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特别注意非可控因素的影响,尽量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探索相对贫困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减贫工作的新任务,这就要求聚焦相对贫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一是准确把握相对贫困的范畴。较之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且更不容易把握,收入水平是衡量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但只从收入的单一维度来判定又是远远不够的。物质资源匮乏的社会中必然存在绝对贫困现象,物质资源充裕的经济也不意味着相对贫困问题的消失[8]。相对贫困是多维的,既要关注收入水平,又要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关注精神状态、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资源等问题。当前的脱贫攻坚主要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而未来相对贫困人口不只包括农村贫困人口,还包括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城乡融合进程中的流动人口。二是制定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的高低关系到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和国家扶持能力,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按中位收入比例法来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发达国家确定的贫困人口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我国应该制定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十四五”期间宜以居民收入中位数的40%作为贫困标准,将大约10%的人群纳入帮扶范围[9]。制定全国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能充分体现城乡公平,但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较大,不同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所以各省区在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适当调高标准。三是根据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特点分类施策。城乡融合是大势所趋,建立城乡一体的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实现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选择,但在减贫的具体政策方面要分类施策,主要是基于城市与农村在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城市相对贫困的治理要注重经济政策的拉力与社会政策的托力的结合。在经济政策上,为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社会政策上,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等,给贫困群体一个向上的托力。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要把摆脱贫困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摆脱绝对贫困后,农村依然会是相对贫困的集中分布区,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以乡村振兴带动减贫,重点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动能,同时要做好政策的衔接与制度创新,对目前施行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进行梳理,该退出的退出,该延续的延续,该转化的转化,分类做好政策统筹[10]。农村的减贫还要更好地发挥保障式扶贫和公益式扶贫的作用。总之,相对贫困的治理和脱贫攻坚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异,在沿用脱贫攻坚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加强和发达国家在减贫上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前瞻性研究,以理论创新探求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李秉新,王如君,等.中国减贫模式具有世界意义[N].人民日报,2015-10-28(21).
[2] 张翼.2019年全国农村貧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N].光明日报,2020-01-24(3).
[3] 吴国宝.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及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7-30.
[4]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EB/OL].(2019-08-12)[2020-02-12].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12_1690526.html.
[5]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2).
[6] 徐惠喜.中国减贫成就世界瞩目: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扶贫工作[N].经济日报,2019-10-17(6).
[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8] 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J].管理世界,2013(1):67-76.
[9] 叶兴庆,殷浩栋.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J].改革,2019(12):5-15.
[10]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5-23.
[责任编辑:杨 彧]
Abstra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poverty alleviation, such as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dopting a new concept for developmen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ully mobilizing and uniting all social forces for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encouraging internal impetus of poor population by improving their concepts and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ccording to law. The key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s to prevent them from returning to povert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verty governance will be shifted to address relative poverty.
Key words: new era; poverty alleviation; basic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