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姝,李 静,顾雪彤,李冠男,赫涌刚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踝关节扭伤属于“筋伤”范畴,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临床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多。踝关节扭伤常发生在各种运动中,如行走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进途中路面突然出人意料的改变,不慎踩空;在奔跑途中、与他人争夺过程中突然崴脚;以及在高处跳下都易造成踝关节侧面韧带等软组织损伤[1]。踝关节的生理和解剖结构决定了踝关节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或外翻扭伤,而且,踝关节的内翻扭伤较为多见[2]。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3]。在损伤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原则是休息、保护、冰敷、抬高与压迫[4],扭伤发生24 h后,浮针能够减轻疼痛并促进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取效快捷、安全无不良反应的特点[5]。因此,本文通过观察浮针治疗急性踝扭伤的疗效,并与传统针刺相对照,为现代针灸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招募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且诊断为急性踝扭伤的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55±5.63)岁,平均病程(2.43±1.72 )d,轻度扭伤12例,中度扭伤2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9.49±6.81)岁,平均病程(1.89±1.89)d,轻度扭伤13例,中度扭伤2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扭伤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及第九版《中医骨伤科学》[7]拟定诊断标准:1)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2)扭伤后出现疼痛,局部迅速肿胀,皮下可见青紫瘀血斑,活动受限;3)内翻扭伤者,外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外翻扭伤者,内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4)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脱位、骨病等。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者;2)轻度、中度的踝扭伤者;3)扭伤发生24 h后,但在2周之内;4)年龄18~50岁,男女不限;5)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X线片显示踝关节周围有骨折表现;3)踝关节周围韧带断裂者;4)合并有其他疾病者;5)正在接受其他治疗者;6)年龄超过50岁或小于18岁者;7)不接受浮针或针刺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针具:选取一次性使用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规格:中号,生产许可证编号: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40104号,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152270832)。进针点:患者取侧卧位,先在关节附近明确痛甚处,标记为阿是穴,然后寻找患肌。根据生理解剖及浮针治疗理论[5],对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等逐一排查,明确患肌[8],确定进针点,进针点一般选择距阿是穴6~10 cm处。1)进针:以75%酒精常规消毒进针部位,快速破皮进针,针尖由远而近直对患肌,进针角度15°~35°,深入皮下5 mm左右;2)运针: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至皮下,确定针尖在浅筋膜层后放倒针身,右手持针沿皮下向前推进,深度控制在30 mm左右,运针同时,医生左手拿、揉病变局部组织,以增进针效,在运针过程中,要求病人没有酸麻胀痛感,医生右手感觉空松软滑易进;3)扫散:固定针座,医生右手拇指和中指夹持芯座,食指和无名指分居中指左右两边,以进针点为中心,食指和无名指一前一后做扇形扫散,时间约3~5 min,以耐受为限;4)留管与出针:扫散后,抽出针芯,留软管针于皮下,外以医用胶贴固定,留针5~8 h后取出。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
1.4.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选用安迪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规格:0.25 mm×40 mm),取穴: 参考针灸学[9](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中踝扭伤取阿是穴、申脉、丘墟、昆仑和解溪。操作:患者取侧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进针,每穴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使用小剂量提插捻转泻法,每次行针1~2 min,留针30 min后取针,每天1次,连续治疗1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治疗1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及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11]的得分情况来评价疗效。VAS评分是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病人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数字,以表示疼痛程度;AOFAS评分是对踝与后足的功能进行评定,包括疼痛、功能和自主活动、支撑情况等10个方面,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1.6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踝关节活动正常,关节稳定,肿痛消失;显效:踝关节活动正常,关节稳定,肿痛基本消失,偶有酸痛不适;有效:踝关节欠稳,步行乏力,肿痛面积明显减小,轻度肿胀或皮下瘀斑;无效:踝关节活动仍受限,关节不稳定,疼痛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所有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2组治疗1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35) 例
2.2 2组VAS评分、AOF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的VAS评分、AOF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的VAS、AOF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VAS、AOFAS评分比较(±s,n=35)
表2 2组VAS、AOFAS评分比较(±s,n=3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踝关节扭伤属中医的“伤筋”范畴,由于外伤导致局部筋肉受损,血离经脉,经气不畅,而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其病机为气滞血瘀,故治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为原则。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毛刺”“直针刺”“浮刺”的记载,浮针与这些针法相类似,都是通过浮浅的刺法来治疗病症。
《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与传统的经络得气不同,浮针重视皮部调畅[12],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在体表的集中体现,浮针作用于局部经筋和皮部[13],通过扇形扫散的操作手法不仅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还可以间接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的功能,标本兼治以达到中医学“通则不痛”的目的。浮针疗法针刺时不像传统针刺那样深入肌肉层,它只作用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西医学认为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人体并且具有保护、防御、链接等功能,几乎影响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它包绕全身肌肉的表面,深入肌肉内部,填充到肌肉间隔,包绕深层的神经血管束,把人体的皮下层和肌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网格一样包裹着各级肌肉组织,交通表里,紧密相连,这就是浮针“刺浅而治深”的解剖基础[14]。浮针疗法的针具、行针方法都区别于传统针刺。浮针针体较传统毫针粗且弹性较小,它有特殊的行针手法,与传统针刺的提插、捻转等不同,是通过针体做扇形运动来进行扫散,不仅扩大了针刺的影响面积,也增强了对周围组织的牵拉刺激[15-16],粗大的针身使阻滞的组织通道贯通,降低组织液压的阻力,恢复组织液、血液的运行与代谢,同时通过扫散动作触及了结缔组织内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引发各种电化学效应,使血管舒张,缓解肌肉的挛缩,解除筋膜内高压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止痛与治愈经筋病目的[17]。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局部肌肉、韧带、筋膜在受到扭转外力后发生损伤,引起急性渗出、出血等,产生炎性反应,这些局部的炎性物质波及邻近肌肉,而肌肉随之病理性紧张,形成患肌。正常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医生触摸时应感觉松软有弹性,而患肌多呈现紧张、僵硬、无弹性、滑溜的感觉,患者局部常有酸胀不适感,肌肉的活动范围减少,时有乏力现象[18-19]。患肌的形成原本是肌体为了让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的保护性反应,以免加重病情,但是,在踝关节休息的情况下,患肌就需要处理,使疼痛得到缓解。因此,在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应及时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导致韧带松弛,瘢痕形成,踝关节不稳,造成踝关节反复扭伤,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20-22],所以,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踝关节扭伤对关节功能的恢复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23]。
本研究以浮针为治疗方法,并与传统针刺疗法相对照,通过观察急性踝扭伤患者在治疗后24 h、治疗1周后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得出浮针能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本研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缺乏空白对照组,没有对患者进行随访,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浮针治疗急性踝扭伤的疗效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