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柏龙,苗桂珍,杜启明,曹 灿,贺思圣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北京 101121;2.贺思圣名医传承工作站通州区中医医院分站,北京 101121;3.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 10019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属于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自2016年开始,在首都国医名师贺思圣教授的指导下,运用“贺氏管针”疗法联合膳食指导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DPN患者共60例,年龄18~80岁,其中男32例,平均年龄(54.94±1.98)岁;女28例,平均年龄(62.38±1.8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女=19:11)和对照组30例(男:女=13:17),治疗组平均年龄(57.23±11.00)岁,空腹血糖(9.85±1.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5±2.02)%,TCSS评分(13.27±2.05)分;对照组平均年龄(58.47±11.54)岁,空腹血糖(9.47±1.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2±1.85)%,TCSS评分(13.41±1.92)分,2组患者平均年龄、空腹血糖(FPG)、HbA1c%、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中有关DPN的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有关气虚血瘀证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生活可自理;患者知情同意,清醒、安静状态下完成相关检查;TCSS评分≥6分者。
1.4 排除标准 糖尿病患者同时患严重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中风病史,有胸闷、胸痛症状或心脏介入治疗史);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的神经病变患者;有皮肤溃疡者;孕妇;精神障碍者;未知情同意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胰岛素或口服药物降血糖,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即可,根据年龄不同其空腹血糖控制在6.0~8.0 mmol/L,餐后2 h血糖8.0~10.0 mmol/L。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贺氏管针”疗法(选穴:曲池、手三里、合谷、血海、阳陵泉、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太溪、太冲、气海、关元、天枢、中脘)治疗,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管针,0.25 mm×50 mm)针刺,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针管下端,固定在穴位上,用右手食指靠放在中指边缘上,再以食指轻弹针柄,使针刺进皮肤。各穴均采用“贺氏管针”之“左三右二”“三进二退”补法操作,得气后出针,不留针。每周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患者建立微信平台,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膳食指导,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每日活动量不同,确定其每日热卡摄入量,轻体力活动者25~29 kcal/kg,中体力活动者30~34 kcal/kg,重体力活动者35~40 kcal/kg,指导个体化膳食方案,同时注重营养搭配,嘱咐患者记录一日三餐膳食清单,与治疗医师保持微信联系,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行DPN检查:神经症状评分包括下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乏力、行走及上肢相似症状,正常或无计为0分,存在相应症状为1分,满分6分;神经反射评分包括双侧踝反射及膝反射,正常为0分,减弱为1分,消失为2分,满分8分;感觉功能评分包括右侧拇趾的痛觉、温度觉、触压觉、振动觉、位置觉5项,正常为0分,异常为1分,满分5分,总分19分[3]。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30) 例
2.2 2组血糖控制情况及TCSS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血糖控制情况及TCSS积分比较(±s,n=30)
表2 2组血糖控制情况及TCSS积分比较(±s,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DPN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疾病,其病因除了神经激素生长因子缺乏和细胞外基质重构外,还涉及代谢、血管和免疫途径。中医文献中没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专门命名,只将其归为“筋痹、血痹、脉痹、痿证”范畴[4],认为其中医病机与气虚血瘀、络脉闭阻等因素有关,因而采用补气活血、祛风通络等方法治疗[5]。现有研究表明,中药口服治疗DPN有一定疗效[6-7],有的学者采用中药足浴或贴敷治疗DPN也取得了一定效果[8-9]。但最常见方法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或同时给予营养神经及抗氧化治疗[10-11]。但由于DPN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期口服中药汤药依从性较差。近年来,针灸在DPN治疗中得到了重视。研究表明,针刺或刺络放血可有效改善DPN症状[12]。
20 世纪30年代,贺惠吾先生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总结,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创立了用一根长约6 cm的针管作为进针器代替押手,注重“七伎五法”操作手法的一套针灸技术,命名为“管针术”,形成了针灸的独特学派。贺思圣教授是“贺氏管针”的学术传承人。贺思圣教授认为,针刺后留针20~30 min是宋代之后的针灸常规,古代针灸经常不留针,主要是通过针灸补泻手法操作达到“气至病所”即可出针。“贺氏管针”在继承中国古典针灸文化基础上,重视补泻手法“调气”对于针灸治疗的效果,强调“虚则责脾,实则责肝”。其中补法“左三右二”“三进二退”施用三进刺。一进刺:针刺到天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耐受程度,选用“雀啄术”或“下三上二提插术”以促进经气流动,再用“左三右二捻转术”沟通经脉以候气,当患者感到局部酸胀并沿向经脉走行扩散时即用二进刺。二进刺:将针继刺到人部,重复一进刺的手法,候气后即用三进刺。三进刺:将针继刺到地部,仍重复一进刺的手法,候气后施用“回旋术”;向右捻二三次增强针感,然后趁患者吸气之际(自然呼吸)乘势出针,扪其穴孔,无令气泻,此为针刺补法操作手法[13]。
贺思圣教授认为DPN的主要病机是脏腑之精气亏虚,不能运化气血达于四末,气虚血瘀,而出现肢体凉麻疼痛,治疗当益气、活血,《内经》言:“治痿独取阳明”,可参照其重视调理脾胃气血的学术思想,选择手足阳明及足太阴经络上的腧穴和肚脐周边腧穴配伍,适当增加肝胆经腧穴调理气机,如曲池、手三里、合谷、血海、阳陵泉、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太溪、太冲、气海、关元、天枢、中脘治疗,达到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补益脏腑之气推动经络之气运行,解决DPN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的凉麻疼痛症状。
在本次试验中,治疗组在西药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的基础上,增加“贺氏管针”治疗联合膳食指导,与对照组相比,可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减少TCSS积分(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贺氏管针”治疗联合膳食指导安全有效。本研究穴位精练,便于记忆,操作方法易于规范化,疗效稳定,便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且管针术由于其本身进针无痛,易被患者接受,操作过程中不用留针,更利于行动不便的中老年人,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