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凯 ,蔡鸿彦,罗 威,黄颖新,马 翮,陈亦洋,宫晓燕*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长春 130117;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长春 13002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4.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长春 130123;5.长春市中医院,长春 130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2019年12月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简称新冠肺炎。本病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标准、治疗标准、治愈标准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明确。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待开发。中医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在三因制宜思想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吉林省内1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诊治经过,共同探讨。
患者,女,41岁,2016年起在武汉市居住、工作。2020年1月12日淋雨后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无痰,未治疗。1月14日发热,体温38.2℃,无规律,伴有胸闷、乏力、恶心,无寒战、头痛及鼻塞流涕等。曾于当地诊所静点药物2 d(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见改善。1月17日就诊于武汉市某医院,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计数0.89×109/L,超敏C反应蛋白164.4 mg/L,降钙素原0.09 ng/mL;流感病毒A型IgM抗体阳性,支原体、衣原体IgG抗体阳性;肺CT提示双肺磨玻璃状、斑片状阴影。印诊:甲型流感。予静点莫西沙星、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2 d,自觉症状减轻,1月19日从武汉乘飞机返长后,就诊于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入院时,患者已间断咳嗽8 d,发热6 d,体温38.2℃,自备1月17日理化检查及肺CT,入院后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提示阳性。西医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患者感染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经西医专家组会诊后,按照西医诊疗规范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磷酸奥司他韦、甲强龙、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对症治疗。1月21日,请吉林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会诊。
2020年1月21日,吉林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会诊,因患者在感染病区治疗,中医专家组采取原地远程会诊。首诊症状:发热(体温38℃),咳嗽,干咳为主,胸闷气短,乏力,食欲差,睡眠欠佳,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隐青,见瘀斑,苔白垢腻,中根部尤甚。肺CT示(1月21日):双肺各叶见广泛分布的小片状磨玻璃影,密度欠均,部分病变分布在胸膜下(见图1)。中医诊断为瘟疫,辨证为:邪郁肌腠,寒湿闭肺。处方如下:生麻黄9 g,杏仁10 g,生石膏(先煎)30 g,炙甘草10 g,厚朴10 g,槟榔9 g,柴胡15 g,白芍10 g,栀子10 g,炒薏苡仁30 g,草果10 g,黄芩10 g,苍术30 g,陈皮15 g。上药7剂,水煎取汁300 mL,100 mL/次,3次/d口服。
患者用药后,发热渐退,自觉诸症减轻。
2020年1月28日中医专家二诊:患者已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及咳痰,但仍乏力,时有气短,活动后明显,纳谷觉香,寐可,二便调。舌质转淡红,苔渐退,舌根仍有黄腻苔,齿痕舌,中医辨证为湿邪内困,肺脾气虚。处方如下:藿香10 g,厚朴10 g,姜半夏5 g,茯苓20 g,黄芩20 g,太子参20 g,柴胡10 g,炒薏苡仁30 g,陈皮15 g,葶苈子10 g,炙甘草10 g,红景天20 g,虎杖15 g,黄芪30 g,砂仁(后下)6 g,大枣3枚。上药5剂,水煎取汁300 mL,100 mL/次,3次/d口服。1月27日—30日,患者进行2次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发热,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1.7×109/L,较前升高;肺CT示(1月30日):双肺各叶见广泛分布的小片状磨玻璃影,密度欠均,部分分布在胸膜下,双肺间质性炎症(见图2),对比1月21日肺CT结果,部分病灶略有吸收,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于1月30日出院。出院后到长春市中医院东院隔离观察2周,继续口服中药治疗。至此,吉林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率先治愈出院。
3.1 病因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及地域特点分析发病原因如下。
图1 2020年1月21日肺CT
图2 2020年1月30日肺CT
因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始于己亥年终,为土运不及之年,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终之气客气少阳相火(在泉之气)加临主气太阳寒水,主胜客为逆,主气客气相克为不相得,寒令当至而未至,应寒而未寒,使冬天出现温暖的天气。这样的气候特点恰与武汉市此时气温较往年偏高相符,容易出现“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的现象,“其病温厉”,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是疫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条件。进入2020庚子岁,岁运金运太过,司天之气少阴君火,在泉之气阳明燥金,初之气客气太阳寒水加临主气厥阴风木,春行冬令,春有非时之寒,气候相对阴冷潮湿且风寒交错,为疫病发生及流行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因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见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市内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湿气弥漫,客观上助长了寒湿疫毒的流行。因人:武汉地区人口久居湿地,感受湿气,阳气郁遏,甚者阳气受损,“同气相求”,阳气不足,寒湿体质之人受邪更易发生寒湿(瘟)疫。
3.2 辨证分析 该患者为武汉市输入病例,有疫区接触史,于淋雨后出现咳嗽、发热、胸闷、乏力,加之地域、气候因素,考虑为寒湿(瘟)疫。一诊:该患因久居湿地,外感寒湿疫毒,伏于募原、肌腠,表里格拒,营卫不和,卫阳郁闭,故见发热,而无恶寒;肺气上逆,故见咳嗽;久居湿地,阳气不足,寒湿阻滞,壅遏脾胃,中气不运,升降不得则见乏力、胸闷、气短;脾胃运化失司,则纳差、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质隐青,见瘀斑,为寒湿内蕴之象;寒湿疫毒伏于募原,上泛于舌,故苔白垢腻,中根部尤甚,皆符合寒湿(瘟)疫表现;患者无口干、口渴,表明邪气尚未伤阴;无明显恶寒,仅乏力、纳差明显,为寒轻湿重。综合考虑外有卫阳郁滞,内有寒湿郁阻,辨证为邪郁肌腠,寒湿闭肺。二诊:患者已不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以气短、活动后尤甚为主要表现,舌由隐青转为淡红,苔渐退,仅根部苔腻,有齿痕,结合患者症状、舌象,考虑为湿邪内困,肺脾气虚。
3.3 用药分析 二次会诊用方涉及到麻杏石甘汤、达原饮、藿朴夏苓汤、六君子汤、扶正除疫汤。
一诊时,该患者寒湿内滞已久,郁而化热,其寒邪易祛,但湿邪黏滞难以祛除,且易迁延反复,故斟酌后给予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加减以宣肺透邪,祛寒化湿。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为发汗逐邪之主剂。其中以麻黄开表逐邪兼以宣肺升达肺气;石膏善清肺经实热;杏仁降肺气,与麻黄一升一降协调气机;炙甘草安胃和中。本方可开表以透邪外出,宣肺以利气机升降。达原饮出自吴又可的《温疫论》,可开达募原,辟秽化浊。其中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共为臣药。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募原,逐邪外出。凡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白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之药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共为佐药。配以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宣肺透邪、祛寒化湿、开达募原之功。
二诊时,患者症状较前改善明显,考虑寒邪已除,呈湿邪内困、肺脾气虚之象。故治疗上以补肺健脾,化湿行气为主,方用藿朴夏苓汤、六君子汤合扶正除疫汤加减。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重在化浊利湿,因患者无烦,去豆豉,以藿香宣透以疏表湿,使阳气外达而不内郁;茯苓、生薏苡仁淡渗利湿于下,更加柴胡、黄芩疏利少阳经郁滞,葶苈子通利水道,给湿邪以出路,太子参生津防阴伤。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扶正除疫汤为我校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在防治SARS时的经验方,后多用于外感传染性疾病(SARS、甲流等)[2],疗效显著。原方中红景天归肺、脾、心经,可补肺健脾、活血通脉,有扶助正气、补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3-4];虎杖归肝、胆、肺经,取其苦降泄热、化痰止咳、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之功,现在常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
此外,两次诊治中均用了柴胡,柴胡感一阳之气而生,可直入少阳,引清气上行,寒气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少阳之气游弋于三焦,而司一身腠理之开阖,寒湿郁于肌腠,伏于募原,在祛除寒湿疫毒之时,配合柴胡疏利少阳枢机,不仅可以除半表半里之邪,也可疏肝解郁,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为出院后的心理调节起到积极作用。
4.1 募原学说及“疫”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认为,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募原,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即可导致温病。本例患者一诊用方达原饮的应用源于任继学教授的“论募原”理论,认为募原的御邪功能,是在人体阴阳平衡、营卫和谐的基础上构成的,如果受到某些条件的影响或不良因素刺激,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营卫不和,则正气紊乱,腠理不密,而募原御邪之机亦随之失灵。疫疠之邪,污染了饮食和空气而侵入机体,乘机体御邪之能失灵,造成疫疠下趋募原,募原为邪所扰,则生理功能紊乱,而发生温病的病理反应。吴又可说:“因温邪侵袭机体,直中肠胃,内伏募原,致使募原气结不宣,中阳不布,湿郁化热,外渍肌肉,内痹中州,则升降之机失司,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蒙清阳,热灼津液,湿热相搏,则卫气不达,故症见:始则恶寒,后但热不寒,胸闷,舌白,口渴不欲饮,或有便溏,小便短赤。”此症与新冠肺炎极其相似。遇此类瘟疫,任老善用达原饮治疗,以疏利透达募原,直达其巢穴使邪气速离募原。临床以之治湿热中阻,枢纽失职,以致寒热起伏,连日不退,胸脘痞满,呕恶,甚则便溏等症,无不奏效。
4.2 中医治“疫”优势 针对此次病情,有三点启示:1)未病先防。主要针对绝大多数没有发病的人群,特别是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有接触的高危人群,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案进行预防,可以改善寒湿郁滞的状态,达到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对阻断疫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已病防变。对于疑似病例,及早应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改善症状,有利于甄别患者,争取治疗时间窗。对于确诊患者,中医药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且退热较为平稳,不易反复,减少患者转化成重症及危重症的概率。3)瘥后防复。主要指治愈出院患者的继续治疗,防止病情反复。本例患者虽然核酸检测为阴性,具备出院条件,但肺CT示磨玻璃影还未完全吸收,嘱该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中药以扶助正气、清理余邪,并进行八段锦、呼吸功能训练等肺康复治疗方法,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