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征象分析

2020-06-08 10:56徐晓莉陈月华
交通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铺路石片状胸膜

徐晓莉,张 涛,陈月华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影像科,江苏226006)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2020 年1 月7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一名肺炎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成功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 月12 日被WHO 命名为2019-nCoV[1-2]。国内外学者对新型冠病毒感染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治疗方案展开了大量研究。为提高对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本文收集2019 年1 月—2 月我院隔离病房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8 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 例,其中男性 16 例,女性 12 例,年龄 26~67 岁,平均 42.8±4.6 岁。临床症状多有高热,咳嗽,肌肉酸痛,可伴咽痛及其他不适。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或偏低,淋巴细胞减少。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诊断标准,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2 CT 检查方法 采用16 层螺旋CT 扫描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连续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1.0~1.5 mm。开启迭代重建技术,图像后处理行多平面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重建层厚1.25 mm。CT 图像观察采用肺窗图像(窗宽1 250~1 550 Hu,窗位-700~-660 Hu)和纵膈窗图像(窗宽 350~400 Hu,窗位 55~75 Hu)。

1.3 图像分析 所有患者图像由两名10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独立阅片,最终达成共识。观察病变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密度、有无胸水、肺门及纵膈有无肿大淋巴结等。

2 结 果

28 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27 例合并新冠病毒肺炎,其中 21 例(77.8%)病变位于胸膜下区,6 例(22.2%)病变位于中外肺野。单肺单发2 例(7.4%),单肺多发 1 例(3.7%),双肺多发 24 例(88.9%)。6 例(22.2%)可见形态不规则或斑片状磨玻璃影,多以胸膜下或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为主,其内可见增粗血管影,部分病变表现为细网格状,呈“铺路石征”(图1);21 例表现为磨玻璃阴影、结节、实变及纤维索条影等共存,肺部实变影内常见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空气支气管征(图 2、3)。其中 13 例(48.1%)表现为实变合并磨玻璃影,呈斑片状致密影周围伴有磨玻璃影;1 例(3.7%)表现为肺部结节;14 例(51.8%)出现纤维性病变;9 例(33.3%)出现空气支气管征;10 例(37.0%)出现小叶间隔增厚;3 例(11.1%)出现少量胸腔积液;2 例(7.4%)重症者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双肺呈“白肺”改变(图4)。所有患者均无肺门及纵膈肿大淋巴结、无空洞、无胸膜增厚。

图1 男性,31 岁,两肺下叶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影,可见铺路石征

图2 男性,26 岁,两肺多发实变及磨玻璃影,病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

图3 男性,58 岁,两肺多发实变、磨玻璃影,局部肺不张及趋于纤维化

图4 男性,67 岁,两肺多发实变,左肺呈白肺改变,部分病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3 讨 论

2019-nCoV 属于β 属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完整包膜,颗粒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呈棒状突起,状如花冠。该病毒在人ACE2 分子上通过S-蛋白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对人类有很强的感染能力,由此引起的肺部感染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3-4]。新冠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伴干咳等,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实验室检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低,部分患者肝酶、肌酶升高[5]。新冠病毒感染确诊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但敏感性较差,因此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前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T 检查是发现肺部异常改变的关键技术,在新冠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制订治疗方案,动态观察病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NCP 病变主要表现为单肺或两肺多发形态不规则或小片状磨玻璃阴影、实变影,病变多以胸膜下或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为主,其内可见增粗血管影,部分病变表现为细网格状,呈“铺路石征”,部分病例表现为淡薄的磨玻璃结节。冠状病毒颗粒直径60~140 nm,可直接到达肺底部,由于肺容积和重力、呼吸气流等因素,存在于肺底部的Ⅱ型肺泡成为冠状病毒攻击的靶细胞[6],故而病变多以胸膜下或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为主。肺泡上皮细胞与病毒结合后,肺泡壁受损,免疫细胞及淋巴细胞大量聚集,从而导致肺小叶周围肿胀、血管充血,肺小叶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以肺小叶间隔为主的结节状或斑片状磨玻璃影[7-8]。随着病情不断进展,病变常累及多个肺段,病灶范围不断扩大融合,表现为磨玻璃阴影、结节、实变及纤维索条影等影像共存,肺部实变影内常见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空气支气管征。纤维化病灶主要出现在进展期及吸收期,表现为局部肺纹理扭曲、增粗,呈索条状改变,叶间胸膜或邻近胸膜增厚,以肺底、胸膜下和肺中外带分布为主。肺泡壁萎缩塌陷,脱落坏死的上皮与渗出的炎性细胞形成透明膜,影像表现为混合磨玻璃影及实变、索条影[9-10]。重症者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双肺呈“白肺”改变。患者一般无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例可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本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及形态不规则磨玻璃影,可合并结节、实变及纤维索条影,部分病灶内可见“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小叶间隔增厚,重症者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改变。影像学出现上述征象可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但极少数病例早期胸部可无肺炎或典型的磨玻璃影改变,因此无论影像表现典型与否都应尽可能作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尽早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及形态不规则磨玻璃影、可合并结节、实变及纤维索条影,部分病灶内可见“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小叶间隔增厚等改变。绝大多数患者具有典型的CT 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防控和早期筛查。

猜你喜欢
铺路石片状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铺路石和绊脚石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铺路石与绊脚石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