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江苏 扬州,2250009)
慢性肺气肿是由于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造成气管阻塞及肺泡破裂,使呼吸膜总面积减少,从而造成肺气肿。目前其主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蛋白酶及抗蛋白酶失衡有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劳动或运动后会感到气短,而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越发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觉到气短[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研究康复护理对慢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效果及运用。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肺气肿患者,所有患者按病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4.6)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分布在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9±3.8)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进行康复护理模式,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健康复护理模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心理护理:一般患者在患有该疾病时多少会出现一些恐惧、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这类情绪通常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首先应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问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2、呼吸训练:针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其呼吸肌的力量及强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具体呼吸方式有一下几种:(1)、腹式呼吸法:患者站立,将两手放于胸前及腹前,吸气时保持胸部不懂,尽力挺腹,呼气时尽量将气呼出,保持时间为1:2或1:3。(2)、臀高位呼吸法:通过此训练可以增加患者横膈的运动幅度。(3)、吹哨式呼吸:患者通过鼻子吸气,嘴呼气,保持深吸缓呼,保持速度在每分钟7~8次。保持10~20分钟,每日做一到两次。3、雾化吸入:对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一日用药4次。4、运动护理:对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以用于阻止病情的继续发展,主要方式为步行,若患者病情较重则运动方式为站立训练,随着患者身体的接受,可适当调整运动强度。5、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着重注意,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呼吸肌功能受到影响。在食物选择方面,应多选蛋类、肉类及奶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出现影响呼吸肌功能[2]。
本次数据分析处理使用的软件为SPSS 13.0进行处理,患者的各项临床基本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资料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平均为(10.5±3.5)天,远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4.9±4.8)天,同时分析对比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对比
通过相关研究证实,有效的练习腹式呼吸可缓解患者的呼吸状况,就在肺气肿患者通气过度的情况,提高血氧饱和度,有利于患者体内气体交换,避免发生死腔通气。而在这联系的过程中,通过雾化吸入法的使用,一方面使得患者治疗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等特点,另一方面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接进行呼吸道,毒副作用较小,用药量较少,同时可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等[3]。
对于慢性肺气肿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有效的掌握较为全面的肺气肿相关知识是极为重要的。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得患者在出院后在家也可进行家庭自我治疗,但必须要遵循医嘱用药,不可随意用药,避免诱发其他疾病。同时保持饮食的营养性,适当的时候进行呼吸训练及户外运动。而本次研究通过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相关症状,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有明显的缩短,同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的减少。综上所述,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治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