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6-08 07:58
今日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满意度

(江苏省无锡市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214044)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老年慢性疾病也相应提高,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能彻底的将疾病治愈,但通过我们的护理或许可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自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55例老年慢性患者,其中男68例,女87例,年龄为62-87岁,平均年龄为(70.23±3.23)岁,病程为 2-28年,平均病程为(12.34±3.02)年, 81例(52.26%)为心脑血管类慢性病,49例(31.61%)为呼吸系统慢性病,18例(11.61%)为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7例(4.52%)为其他类慢性病;132例为1种慢性病患者,23例为2种或以上慢性疾病者;受教育程度:18例(11.61%)为小学及以下,54例(34.84%)为初中,41例(26.45%)为高中,23例(14.84%)为专科,19例(12.26%)为本科及以上,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8例,观察组77例,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设置:患者居住的居室需安静,安静的环境可使人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按时进行通风,通风期间告知患者添加衣物;室内光线要充足,夜间为避免影响患者入睡,要尽量的将地灯、小灯打开;②心理护理:老年慢性患者有由疾病所表现的各种不适,会表现出内疚、自责及自暴自弃等心理,基于此,我们的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及其他不良的心理因素,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使其乐于配合治疗;③个人卫生护理:实施个人卫生护理可将致病微生物及污垢消除,预防并发症,告知患者每日早晚要刷牙;护理人员对床单及时进行更换,协助患者进行洗澡,或直接进行擦浴;④预防褥疮:有些患者长期卧床,有出现褥疮的可能,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做到: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协助患者翻身;要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⑤用药护理:药物要按内服、外用等分类保管,在阴凉、避光处放置药物;对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由表1知,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P>O.05;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50例(64.94%)患者满意,23例(29.87%)患者基本满意,4例(5.19%)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81%;对照组,33例(42.31%)患者满意,22例(28.21%)患者基本满意,23例(29.49%)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0.5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

3 讨论

老年慢性疾病包括多种[2],如呼吸系统慢性病、心脑血管类慢性病、肿瘤及糖尿病等[3],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时多种疾病合并,多数需长期服药,疾病所致患者生活状态也不一样,有的长期卧床,有的患者日常生活重度受限,也有的患者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只需平常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坚持锻炼等),基于不同的病种,我们有不同的护理方法,但无论怎样都离不开居住环境、用药注意事项、个人卫生的护理等[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我社区管辖内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即告知患者居住的环境需安静、光线要充足;对患者表现出的急躁、易怒等情绪要宽容、理解,并进行疏导;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要刷牙;为预防擦伤皮肤,不可使用破损的便器;最后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1%;对照组为70.51%, 两组对比,P<0.05,由此可知,给予老年慢性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疾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慢性病社区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3D打印社区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