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宝民
20世纪70年代,由于建设需要,土地被大面积平整,江阴夏港陆续发现葛氏家族墓葬群出土了大量随葬物,包括精美的定窑瓷器、雕版经卷、手写买地券、家具、戗金漆器以及其他殉葬品。同时,也相继出土了几方墓志铭。江阴市博物馆翁雪花对其中保存较好的《吴氏墓志铭》《葛氏墓志铭》,进行了全文著录点校,并考证了墓志的作年、墓主及撰文者的生平履历,但对墓志书法未能作出分析。今在其基础上,对该两方墓志书法进行解读,并兼述葛氏家族善书者对蔡襄书风的影响。
《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铭盖》材质青石(图1),长方形,94cm×72cm×12cm,上镌刻三列四行十二个字篆书:“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盖。”此篆铁画银钩,是典型的“玉箸篆”。志文一开始就标明了书丹者:“□……都尉、赐紫金鱼袋蒋堂篆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宜兴蒋氏宗谱”记载:
蒋堂(980—1054)字希鲁,自号遂翁。江苏宜兴人,大中祥符五年擢进士第。庆历(1041—1048)初徒河中府,又徒杭州、苏州,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工书,有密学帖,笔画劲直有法。有《春卿遗稿》,宋史有传。〔1〕
《春卿遗稿》载:蒋堂“其平生好学工文词,尤嗜作诗”,在书法上,“善作尺牍,思致简诣,时人得之,藏为名笔”〔2〕。说明蒋堂在当时文翰双显,虽不以书法名世,但其所书被时人视为名家之作,争相收藏。“篆尚婉而通”,贵在“劲直有法”。今见蒋堂所篆《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盖》石刻,所记不虚。此篆写严谨,无一败笔,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精致、细腻。北宋初中期篆书延续晚唐五代遗风,崇尚法度。到宋真宗时期,在重文轻武的社会变革下,文化经过复古与振兴,小篆开始倾向精细,世人以“玉箸”为美。魏晋时期卫铄曾对善书者评曰:“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3〕当彼以“喜瘦劲而厌肥腯”作为书法的审美取向时,必然会在诸体中得以体现,乃至影响到整个时代的审美观。反映到文化艺术领域,往往会使作品走向深刻。事实如此,北宋初中期,“由于宋代文人所处的相对宽松和富裕的生活环境,给了他们创作的闲暇,使他们的作品常有前人所无的精致和细腻”〔4〕。
《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铭并序》材质青石,90cm×72cm×10cm,楷书,计三十五行(图2)。由“□……骑都尉、原武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郑戬(992—1053)撰文”。因墓葬地处长江之滨,墓志浸蚀严重,石四周均有残损,石面上部完全变成棉麻状,石筋纵横,粗糙不堪,无字可辨。所幸下部文字清晰,字口如新。由于志文大面积漫漶,难以目睹全部内容,加上郑戬没有留下任何残稿余墨,无法找到墓志全文,只能在这留存的断文缺字中探问消息。此墓志书丹者,系墓主吴氏第四子葛宥,也就是葛宫(992—1072)、葛密(999-1082)的四弟。《葛氏宗谱》记载:
葛宥字公绰,荐乡不第,抗志林泉,建草堂。以与士大夫游,赠中散大夫,生大中祥符己酉(1009)卒元丰癸亥(1083)奉义郎蔡卞撰墓志铭。著《草堂集》。〔5〕
北宋初中期的楷书,皆以“瘦劲”为美,并成时代潮流。葛宥为先母书丹墓志时,正值风华正茂之年。其显妣已去逝两载,心情也由悲恸渐趋平静,笔下深得“二王”神韵,整体给人一种遒劲飘逸之美。
《宋故渤海高府君夫人葛氏墓志铭》,74cm×63cm×12cm(图3),材质青石,四周刻有边栏界格,石面因水土侵蚀略显粗糙,墓志保存基本完好,字口清晰,在第四行文中间,自上而下贯穿一条裂痕,残损两字。隶书题额,志文楷书,略带行意,二十行。用笔端谨,风骨劲拔。此墓志开始就标明:“侄承务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致仕骑都尉密撰。”同时,又在墓志最后一段行文中点出:“遵以大事不可不尽其志,余烈不可不见于文,葬既得宜,乃请于夫人之兄之子以铭焉,密尽然不敢让,谨书。”说明此志文撰写及书丹者,皆为墓主亲侄“密”。《宋史》载葛密:
图1
图2
宫弟密,亦以进士为光州推官。……仕至太常博士。天性恬靖,年五十,忽上章致仕,姻党交止之,笑曰:“俟罪疾、老死不已而休官者,安得有余裕哉。”即退居,号草堂逸老,年八十四乃终。平生为诗慕李商隐,有西昆高致。〔6〕
《葛氏宗谱》又载:
葛密(宓)字子发,庆历二年登杨置榜进士。官至太子右赞,赐五品服,迁秘书丞太常博士,年未五十岁致仕,退居青阳上湖,自号草堂逸老,多著述。赠通议大夫。生咸平己亥,卒元丰壬戌,配胡氏封安定县君,继配陈氏封颖阳县君,加赠建德、怀仁二县太君,追封硕人,子六,葬青阳屠墅。大理寺评事吕升卿撰墓志铭。〔7〕
墓志铭用篆、隶、楷、行、草诸体行文者,历代有之,一般志盖、题额基本用小篆,而用隶书题额比较少见,有宋以来更是如此。此志额“故葛氏墓铭”五个字,给人楷形隶意之感,难与汉、唐隶书媲美。纵观北宋初中期,欧阳修、蔡襄等人在书学上,崇尚法度,但各种书体的发展却参差不齐。其中金石学研究还处在启蒙唤醒阶段,隶书更为滞后,可从北宋初期的王钦若《夏热帖跋》、蔡襄的《刘蒙伯墓碣文》碑额等书刻中窥见一斑。说明这一时期的隶书尚在求法的过程,没有深入溯源到汉碑时期。葛密作为一个淡于荣利,寄情乡野之人,为其姑姑撰书墓志时,年已62岁,字里行间弥漫着温文尔雅的书卷气息,清刚隽雅。《葛氏墓铭》细看有颜底虞貌。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
宋朱长文在《续书断》载“君谟真行草皆优入妙品。笃好博学,卓冠一时”〔8〕,欧阳修、苏轼皆推“蔡君谟独步当世”“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书学渊源,青少年时代深受江阴葛氏家族书法的影响。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蔡襄15岁中乡举后,经时任仙游县尉的凌景阳介绍,携弟高去江苏江阴,拜凌之岳父葛惟明为师,寓居江阴青阳悟空寺接待院。直至天圣八年(1030),以进士甲科第十名及第。天圣九年(1031),迎娶葛惟明季女葛清源,携妻赴漳州军事判官任为止。数年间,蔡襄一直在江阴青阳生活学习。蔡襄的婚兄弟们,葛宏(990—1041)、葛宫、葛密、葛宥等人,与蔡襄相交甚笃,彼此之间可以说亦师亦友。他们不仅以学为业,文采风流,而且皆善书。诗文唱和,临池学书,相互切磋,品茶问道。蔡襄在《葛君(宏)墓志铭》记:“君于襄为婚兄弟,求知君之深而宜。”从兄葛密“平生为诗慕李商隐”,使蔡襄在诗文上不仅深受“西昆派”影响,而且在书法上,蔡襄的《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等帖,字里行间,无不是“颜真卿和虞世南两家的糅合”,与其从兄葛密的书风暗合。在小楷取法上,有从弟葛宥“魏晋风流”的笔调,在其所书的《茶录》《持书帖》中,均有充分体现。不管蔡襄“书风可能介于周越和宋绶之间,或许更接近宋氏”〔9〕,还是取法广泛,转益多师,在其书法师承上,江阴葛氏家族成员,对青少年时期的蔡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同时,蔡襄一生也为葛氏家族撰写过五方墓志铭,其中《瑞昌县君孙氏墓志铭》《尹夫人墓志铭》墓葬被发现没有石刻外,剩余三方《葛君墓志铭》《葛处士夫人墓志铭》《尚书职方员外郎吕君墓志铭》是否刊刻埋志,亲自书丹,有待今后考古发现。
图3
江阴葛氏家族善书者,代有才俊,有与李无惑同时的葛湍,临古逼真的葛蕴,绍兴间长于草书葛珣,工于篆书的葛刚正。同时,葛氏家族“专以孝厚文雅世其家”。据不完全统计,自葛韶华于淳化三年(992)进士及第开始,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期间中“千二百人登仕版者,百六十一人登科,三十六人恩科,十一人恩赐,十一人封赠,八人聘恩,三人资补,四人奏荐,八十六人追谥,五人史传”〔10〕。清缪荃孙在《丹阳集跋》云:“宋代门祚鼎盛,五世登科第,三世掌词命,《宋史》有传三人,附见十人,最为江阴望族。”〔11〕连续九代兴旺发达,彻底造就“一个长盛不衰的官僚家族”,这为研究蔡襄书学渊源,梳理北宋金石书法脉络,应为一条有用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