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金城医院,辽宁 凌海,12120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指的是胃部黏膜的固有腺体出现慢性萎缩性病变,在胃镜下检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单纯性萎缩和萎缩伴增生。单纯性萎缩的胃镜表现主要有黏膜以白相为主,皱裂变平或消失,血管清晰;萎缩伴增生的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呈现颗粒、结节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遗传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已发生癌变,因此对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非常重要[1]。本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7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全部经由胃镜诊断确诊。根据患者的胃镜下表现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5例)。其中A组,胃部黏膜皱裂消失或是变平,黏膜红白相见,主要为白相,可见血管;B组,黏膜呈现颗粒、结节状。排除患者患有消化道肿瘤、溃疡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可以配合护理工作进行,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年龄在25~50岁之间,平均(38.6±1.2)岁,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基线资料不纳入本次研究的统计中,并且P>0.05差异不具有可比性。
患者在胃镜检查之前6~8h要禁饮禁食,护理人员详细的告知患者检查过程和检查细节,让患者配合检查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胃镜检查之前口服利多卡因,作用为润滑食道,祛除胃部的泡沫[2]。病理诊断:对胃部病病变处进行活检,2~4块,用10%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石蜡切片,用HE染色,由病理师阅片并且得出病理诊断[3]。
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进行百分比的计算,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
在本次检验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55例,诊断率为78.5%,其余胃镜与病理诊断结果数据见表一。
表一 胃镜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统计(n,%)
随着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呈的提升,对疾病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当前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有胃镜和病理诊断,并且两种检验方式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需要进行准确的辨别。
从本次的检验上看,胃镜下的检验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其原因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慢性病变的过程,不同的疾病时期胃镜下的表现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比如早期的胃炎,其皱裂消失,血管清晰,白相居多,此时的病理诊断难以进行确诊,故而病理诊断的确诊率要低于胃镜检查;病理标本的大小、病理活检位置是否符合诊断要求、活检的数量等因素都会导致病理诊断的结果出现误差[4]。疾病位置的组织学变化从点状演变为斑状,即使是同一块活检的标本也会存在均匀不一的情况,比如胃窦位置的病变。在胃镜检查中,需要仔细观察胃部黏膜处的病变细节情况,寻找典型性的特征,准确定位出带有组织学特点的活检黏膜,按照规范制作病理切片,最大程度的减少检查误差因素的出现[5]。从本次的检查中可以看出,胃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中发挥了更好的检查价值,但是其结果仍然会受到误差因素影响,因此在对疾病的诊断时,需要结合胃镜和病理诊断进行联合确诊,加强胃镜下表现的辨别,选择典型位置制作活检样本,必要时活检可以在胃镜的引导下进行采集,从而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的复诊,及早发现疾病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的依据。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中,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的检查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医生要避免误差因素出现,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