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知识的不断延伸,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本文将围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的策略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09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初中语文是在初中学习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是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可以养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文本延伸范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提升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績,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重点针对:
一、文本延伸教学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课科目具有实用性、语言性等特点,可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文本延伸教学的首要作用是改变当前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逐步带领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
2.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其次,文本延伸教学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而,教师可根据书本文章,丰富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进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明白正确与错误的意识,树立学生优良的学习意识,以此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3.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在接受语文知识的时候,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又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和关键,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老师要在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要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刻意在了解当时写作背景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听课效率,提高老师教学质量。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在以往的学习中总是被忽视,这就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将阅读多样化、灵活化,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第一,老师在课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学生是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老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以身作则,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老师的职业素养没有提高,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不太良好;第二,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占据很大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意识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保证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存在的意义。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初中语文阅读的兴趣
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挖掘,立足于兴趣开展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兴趣爱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阅读课本的时候,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魅力,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饱含深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阅读当中,增强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这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老师要对文本进行详细讲解,既然是端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端午节这天有哪些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又是怎么样的,通过问题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可以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了解端午的相关信息之后,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可以利用课后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虽然五分钟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占据主导地位,监督和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受益较小,老师要认识到的重要一点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参与者,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被忽视,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淡化了学生的学习优势。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权利得到释放。
例如老师在讲解《云南的歌会》这一节课程的时候,为了可以使学生发挥最大的潜力,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取长补短,各抒己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学会多方面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会对问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3.运用多媒体阅读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常态。多媒体在教学方式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语文课本中的内容,给学生感官带来一定的冲击,学生在自身阅读文本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更加深刻,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篇文言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播放视频或者是声音片段,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全家遭遇到雨淋的痛苦经历,体验到当时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心情,帮助学生体会到忧国忧民的心态,以此来提升阅读质量,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文本延伸训练,增加阅读量。
4.充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动教学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内容,也不能灵活地将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更多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应该转变其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际与生动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以生活内容为基础开展学习,也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首先能够促使学生在文本中深入思考,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会更为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内容,另外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其次,生活实际的教学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生活化内容理解语文知识,其语文知识的逻辑性与难度都能够有所降低,学生的语文思维逻辑也得到提升,知识层面也更为广泛,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学习《斑羚飞渡》一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动物的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有一种鱼每年都要向上游迁徙,在途中会被其他的鱼吃掉,也会被上游水冲回去,但这是自然现象。这样灵动的生活实际内容更利于学生理解斑羚飞渡的自然现象,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内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全神贯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尹利军《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策略》,《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24期。
[2] 后永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延伸的策略》,《都市家教》2016年第3期。
[3] 赖芸《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延伸的策略》,《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