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如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发挥引擎带动作用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党课之二

2020-06-07 04:38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
党课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两江双城经济圈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志杰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两江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凝聚各方面共识,汇聚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航拍果园港 图:万难

两江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和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上的部署要求,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功能平台优势和引擎带动作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融入、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办公室,专人专班专项推进日常工作,助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两江新区与四川省天府新区通过“云”牵手,视频连线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达成了6个方面的合作共识,并联合川渝各地39个政府机构、相关企业代表、行业组织举办以“新业态·新机遇”为主题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服务峰会,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两江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备四大独特优势和三大带动作用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经过10年的开放开发,两江新区经济总量占重庆全市近15%,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处于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外向度等开放指标在西部地区和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一)两江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擎,具备四大独特优势,潜力和后劲大

1.区位优势明显。两江新区处在重庆市主城都市区核心区域,是成渝地区水陆空交通要冲,东向的长江黄金水道、西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欧班列、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北向的“渝满俄”班列等国际大通道交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累计达到95条,拥有3条跑道、3座航站楼。中欧班列(渝新欧)跨越6个国家,全程13天,比海运节省23天,已实现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公路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长江黄金水道可与16座大中城市的基础交通建设紧密相连。水陆空铁的全面推进为两江新区提供了巨大的交通便捷度,交通物流条件日益改善。

2.开放要素丰富。两江新区是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战略性平台。两江新区汇聚全球开放要素,强力推进了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的建设,打造了包括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江北嘴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四大开放平台以及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在内的多维度开放平台,承担了国家部署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促进贸易多元化试点等改革试点任务。

3.产业基础坚实。两江新区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医药健康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2019年,汽车产业已聚集长安、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通用五菱、金康等9家整车企业,汽车产业总产值1464亿元,整车产能超300万辆,占重庆全市汽车产值比重的75%,产值储备能力达到5000亿元;电子产业总产值达到1755亿元,智能终端产量超3400万台,液晶显示屏产量达到1.8亿片,新品产量占比已超过50%,“芯屏器核网”等电子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旭硕、翊宝、京东方等龙头企业保持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272亿元;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5亿元,药友制药、华邦制药、北大医药等制剂企业产值增速均在20%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6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重庆全市比重超过1/4。目前,两江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业加快高端化提档升级,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正向高端、高质、高新方向加快转型。

4.人文生态良好。两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面积中650平方公里为山水等自然景观,形成两江环抱、四山簇拥、百园叠翠的良好自然条件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国土生态空间,悦来朱家祠堂、翠云多功城、大竹林蹇氏家族墓地、江北嘴明玉珍皇帝陵等彰显了厚重的开放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重庆打造以两江新区为重点的内陆开放门户,对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目标具有三大带动作用

1.带动成渝地区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的重要内容。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两大国家级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有利于整合成渝地区各类开放平台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分工协作,形成放大效应,助推成渝地区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2.带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内陆开放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地”目标的重要方面。内陆开放门户理应是内陆开放高地的核心部位和枢纽节点。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战略性平台,对重庆整体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3.带动内陆开放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进一步探索立足内陆独特区位和广阔腹地、加快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为重庆和成渝地区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作出创新示范。

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两江新区要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两江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进一步发挥智能制造、创新赋能、开放带动、绿色示范、高端服务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挥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引擎带动作用,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

(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实施“四化”战略

1.集约化战略。摸清底数,对建设用地、产业楼宇、公租房等资源进行清理。根据功能和需求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和时序,与经济社会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土利用规划、环保规划对接,形成年度投资项目库,提前研究解决土地矛盾、实施匹配等问题,构建投资管控精准、建设标准统一、形象特色一致的开发建设秩序。明确重点产业空间规划布局,提高土地经济承载能力,提升重点区域开发强度。

2.智能化战略。引进专业技术力量,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加快集聚国内外一流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发展壮大一批独角兽企业。承接好智博会,加快集聚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技术、最顶尖人才、最一流企业。

3.国际化战略。立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建设国家“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完善国际化功能设施配套,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水平,建设内陆国际贸易新高地,成为内陆汇聚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功能承载区。

4.品牌化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打响“两江智造”“智汇两江”“两江服务”等品牌,不断提升“两江”的品牌影响力、社会公认度、区域竞争力。

(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要重点聚焦“五高”方向

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全景 图:张坤琨

1.经济发展高质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与服务业并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质量与效益,提升创新能级,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型产业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新区块状经济向集聚经济升格,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建设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名城。

2.产业体系高端化。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聚焦“高精尖”领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产业龙头。

3.城市建设高颜值。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注重生态底色和文化底蕴,彰显特色,打响品牌,打造一流生态环境空间、一流城市地标建筑,提升两江生态福地标识度和文化软实力。

4.人民生活高品质。城市配套更完善、公共服务更优质、民生保障更充分,成为产城融合、人才汇聚、宜居宜业、活力迸发的“智力密集型新区、活力型新区、智慧型新区、国际型新区”。

5.对外开放高水平。以更加开放的思路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打造营商环境一流的新高地,打造服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抓好“四区”建设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两江新区认真打造好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围绕智能产业、汽车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医药健康、智造装备、航空航天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纵深推进现代金融、新型贸易、技术服务、会展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雄厚的制造实力、丰富的研发资源、创新的发展模式“领跑”西部,率先成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成渝主轴带合作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此基础上,更要重点抓好“四区”建设。

1.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科技部支持重庆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将两江新区打造为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制造产业基地等,加快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引进高端人才,促进原始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为重点,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式创新格局。

2.建设内陆对外开放引领区。围绕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依托重庆自贸区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动“海陆国际贸易新通道”建设。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升开放平台,优化拓展开放通道,积极完善口岸功能,探索建立内陆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对外开放。

3.建设西部协调发展先行区。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对西部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造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协调发展先行区。

4.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规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依托两江新区“青山碧水、望山看水、映山漾水”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城市双修”,打造主题公园,优化教育、医疗资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统筹生态改善和环境治理,加快推动海绵城市、低碳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文明软实力和内在生产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

三、发挥引擎带动作用,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关键的是加强协同合作。两江新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紧扣建设“两中心两地”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战略引擎和龙头带动作用,在“干”字上下功夫,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自身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勇挑重担、抢抓机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框架下谋划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强化“领跑”西部开放开发和重庆经济发展主战场的担当。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聚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引领区、智慧城市和公园城市样板区,努力成为重庆扩大开放排头兵、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重庆发挥“三个作用”的先行示范区,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示范区两江新区政务大楼 图:张坤琨

(一)着力集聚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落地见效,立足汽车、电子等现有产业优势,瞄准大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天府新区协作共赢,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网联、轻量、共享转型,加快发展“氢电结合”、L4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提升“大小三电”、网联终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向规模化方向集聚、向特色技术工艺发展,加快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和“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加快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成套化、系统化转型,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通用航空等领域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做大中以(重庆两江)产业园、大地生物医药产业园、两江健康科技城等平台项目。乘势推进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建成一批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金融、现代物流、服务贸易、商贸文旅、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推进跨境电商、生鲜电商、智慧零售、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集聚发展。持续壮大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区块链、石墨烯、超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项目,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着力建设三大创新平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在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上落地见效,率先推进两个国家级新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两江协同创新区、天府科学城的实质合作,共同争取成为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要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上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成为承担成渝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政策优势,依托三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这一“国字号”招才引智平台,加快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礼嘉智慧公园要坚持“绿色+智能”理念,深化智能技术应用,加大人文与科技完美融合、生态与智慧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探索力度,打造“永不落幕的智博会”,助力重庆建设“智慧名城”。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要培育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服务、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智能产业,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成为都市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主阵地。两江协同创新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增强国内外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构建国内外一流的创新平台、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天府新区共同争取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共建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公共科研平台,共建“一城多园”的西部科学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联合打造西部科技创新研发的策源地。

(三)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上落地见效,在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开放环境、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着力完善打造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江北嘴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等开放平台,依托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内陆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共同争取在成渝两地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不断提升开放能级,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承载区,全力打造四大开放平台,努力成为重庆扩大开放排头兵。把果园港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发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加速推进果园港建设成为内陆型开放口岸、国际物流枢纽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三合一”的现代化枢纽港;加快建设出海出境大通道,推进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与长江黄金水道在果园港贯通发运并提质上量;加强中新(重庆)多式联运“1+1”运营平台打造,强化果园港与新加坡港“双枢纽港”联动,促进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把两路寸滩保税港建成国际化智慧港区,做强“保税+”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好“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引进更多“一带一路”国家馆,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推进保税商圈和邮轮母港规划建设。把江北嘴建成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引入更多金融总部,建设好江北嘴金融科技港和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推动科技为金融赋能。把悦来国际会展城建成西部国际会客厅,完善功能配套,打造会展品牌,承办更多国际性会议、展览、论坛活动,建设国际会展名城。

(四)着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落地见效,立足成渝地区,围绕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规划和提前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当前应对疫情冲击、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两江新区国际多式联运体系,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形成新枢纽,推动“四向”畅通建设。东向,要用足用好长江黄金水道,通过“渝申集装箱直达快线”优先过闸、散改集、推广三峡船型等方式,提升水运效率与附加值;加快规划建设渝汉高铁、渝万高铁、沿江高速复线等出渝出川大通道以及跨越铜锣山、明月山的隧道、轨道、高速公路等重庆主城都市区与“两群”联通的大通道。西向,要充分发挥果园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联动川渝两地中欧班列、港口资源,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提升通关效率,优化货源组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渝西高铁、渝安高速等成渝两地大通道以及跨越嘉陵江、中梁山等西部槽谷乃至渝西地区与中部槽谷联络的大通道,加快与渝西地区同城化。南向,要加快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积极对接钦州港、广州港等港口,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关通检机制,争取降低铁路运价,参与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投资基金;完善南向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设,打通重庆主城都市区东部槽谷纵向交通体系。北向,要加快规划建设渝广城际、渝广支线、渝武和渝邻高速扩能等项目,打通川东北与重庆北部的“瓶颈路”“断头路”,畅通出渝出川北向大通道,开拓“渝满俄”等国际新物流通道。

(五)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在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上落地见效,坚持“人产城景”融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江中心”,打造都市区新地标,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围绕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会展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全方位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级,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居环境。加强与大型综合医院、国际医院和学校的合作互通与资源共享,扩大公共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其他区域建立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协同打造生态海绵城市。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两江新区将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国家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这“三大机遇”,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讨论题:

1.两江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有哪些优势和带动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两江新区如何发挥引擎带动作用,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猜你喜欢
两江双城经济圈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凶手老罗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如果我有剪刀手?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金小麒谈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重庆两江新区试水“大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