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党课之三

2020-06-07 04:38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关亦明
党课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攻坚精准防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关亦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社会主义发展史教研室主任 冯书泉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深刻把握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下,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统筹谋划,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阻断了疫情在国内的大规模传播。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运行有序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复杂的输入性风险。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精准防控措施,积极科学应对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图:鞠鹏/新华社

一、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疫情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把握,正确判断疫情形势,及时部署各项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了精准防控的新要求,对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是对疫情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善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从规律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处理工作的重要方法论。符合规律,问题就可以得到正确解决;违背规律,不但原有的问题不能解决,而且还会引发新的更大的问题。在工作中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规律,使工作朝着符合规律的方向发展。此次疫情是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人类对这种新型传染疾病的认识还知之甚少,只有深入研究和把握疫情的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并且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在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党和人民逐渐认识到,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力强,人群普遍易感,尚无特效药和疫苗,造成了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并且存在变异的可能。当前,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战斗,除湖北和其他重点地区外,疫情风险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疫情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已经具备大流行特征,我国防范疫情境外输入风险加大,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化大都市和沿海沿边地区成为严防境外输入的前沿地带。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分区分级的精准防控措施就成为势在必行的务实选择,对促进经济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二)实施精准防控措施体现出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精准防控各项部署,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关键时刻对干部务实作风和担当精神的严峻考验。在疫情防控中,不少地方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优势,创造性地运用社会治理体系解决问题,提出多种疫情风险评估的新办法,探索出了许多务实灵活的分区分级防控措施和脱贫攻坚政策。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反应迟钝、墨守成规,局限于执行上级政策,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不敢创新方式方法,不能正确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落实精准防控措施,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各级各部门为疫情防控出力。依据人口、疫情发生率等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划小管控单元,组织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要求,在不同风险地区实施相应的防控策略,完善风险划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尽快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经过艰苦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正朝着积极向好的趋势发展;同时又要看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仍需要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事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物质保障,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增长。根据各地不同的疫情形势,既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人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不能轻率放松、麻痹大意,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正常运行,迫切要求我们准确判断疫情形势,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类精准施策,既坚持“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坚定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充分释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难度大,帮扶最贫困人口挑战大,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艰巨。此次疫情给原本复杂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带来新的挑战,对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脱贫攻坚的紧迫性和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叠加在一起,迫切需要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党带领人民在与贫穷战斗的过程中得到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亮点和精髓所在。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

贫困发生的原因和类型有很多,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要有针对性,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致贫原因,精确把握,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问题。要按照分级分类分区精准施策的原则,全面加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进一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精准防控措施和精准扶贫政策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相得益彰。

二、深刻认识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此次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小冲击,是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影响因素。

(一)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

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疫情出现快速扩散的现象,国家通过延长假期、延迟企业复工复产、控制人口流动等非常规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都设置了极为严格的出入检查机制,人员跨区域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广大人民群众以社区、村为单位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响应居家不外出的号召,主动居家隔离,暂时停止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全国人民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的人民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付出了重大牺牲。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疫情造成的劳动力封冻与农村劳动力返城务工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企业产能恢复出现困难,势必会带来用工方面的问题,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不匹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无力负担过多的劳动力成本,为疫情防控和国计民生服务的企业却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在我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外出务工成为贫困家庭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有近2000万人的家庭收入依靠外出务工取得。由于疫情的影响,贫困劳动力中一部分人对疫情存在恐惧心理,不愿外出务工,而大部分贫困劳动力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到达务工地之后,还要执行严格的隔离措施,不能快速投入工作;贫困劳动力信息获取渠道较窄,外出务工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些因素,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阻碍,影响他们在近期内的收入。

(二)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出现困难

贫困地区的生产与消费市场之间本身就存在信息不畅、农产品直采直销较少、产品转化为商品比例较低等问题。受疫情影响,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出现障碍,农产品的销售链、消费链尚未完全恢复,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春耕生产的农用物资也难以运进来,两头受阻。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仍以“小农生产”为主,生产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扶贫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不吻合。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缺乏人才支撑,扶贫产品没有专业的销售队伍,疫情带来物流成本升高。这些都成为制约扶贫产品销售的难点痛点。

产业扶贫是帮扶贫困地区人口最有效的途径,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者较多,老年人也比较多,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不能通过自身能力克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等、靠、要思想抬头,过度依靠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一些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没有市场竞争力,销路很难打开。扶贫产业一般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遇到疫情带来的市场风险,就会出现集中连片的生产经营困难。特种养殖业是新兴的扶贫动力,在疫情期间也遭遇了停业的窘境,一时间难以恢复。跨区域旅游观光受到限制,乡村游、农家乐消费不景气。乡镇小微企业生存困难,普遍面临供应链、资金链断裂等困境。

(三)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执行受到影响

此次疫情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巨大困难,产能难以马上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受疫情影响,跨区域公共交通体系一时间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企业物流运输体系不畅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交付,给企业订单造成不确定性因素。在停工期间,企业资金链面临较大压力,原料成本和运营成本加大,尤其是消毒剂、防护服、口罩、测温设备等防疫防护物资紧缺,采购难度较大,再加上国际疫情的蔓延,给企业对外贸易带来阻碍,生产经营受到国际市场冲击。国家针对不同的行业,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复工复产策略,但是,一些人员聚集性产业依然不能完全复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实施了农村道路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工程等一系列扶贫项目,这些扶贫项目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对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多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出现困难,部分扶贫项目开工推迟,已开工的工程进度不能按计划推进,一些扶贫项目出现了资金问题。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能及时到达工作岗位,扶贫工作较难展开,导致党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难以落实到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一些人口面临因疫致贫返贫的危险,影响了扶贫进程,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不小的挑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序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图为2020年4月10日,在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作业 图:王建威/新华社

三、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务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此次疫情给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严峻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加试题”,努力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强大的力度,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硬仗。

(一)制定分区分级防控策略

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1.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集中力量做好重症病例科学精准救治。要紧紧抓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环节,做好患者出院随访和复查工作,优化社区管控措施,筑牢社区防控安全屏障。在离汉离鄂通道已经打开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遏制疫情再度反弹和扩散输出,尽全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造成的影响。

2.全面做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由于其所承载的首都功能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特殊地位,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充分发挥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全面从严防控、精准防控、联防联控,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严防境外输入和国内疫情反弹,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3.环鄂省份要主动与湖北省建立省际联防联控机制。既要防止湖北省疫情向周边省份蔓延,也要加强与湖北省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在人员管控、健康证明互认等方面要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

4.全国各地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精准检测。要追踪到人、随访到户,确保重点对象登记在册,及时处置异常情况,扎密扎牢疫情防控网。在确保安全和保障措施到位情况下尽快复工复产,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度。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让已经取得的成绩得而复失,为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积累有利因素,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点。

1.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脱贫攻坚要做到对人民负责,不能有等等看、歇歇脚的想法,要结合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摘帽不摘责任,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摘帽不摘政策,保证各级政府制定的扶贫政策在摘帽地区保持不变,力度不减;摘帽不摘帮扶,继续强化各项对口帮扶机制;摘帽不摘监管,加大评估检查、督查巡查和问责力度,继续对摘帽地区进行扶贫开发成效考核。

2.开展挂牌督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责任落实和精准扶贫要求,对未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村挂牌督战。及时掌握各地情况,综合研判形势,解决制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突出问题,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扛稳脱贫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履行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3.全力防止因疫返贫致贫。已脱贫人口中,仍然有部分脱贫质量不高的边缘户或不稳定户,生产和就业受疫情冲击,收入出现困难,很容易出现再次返贫和新发生贫困的现象。要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因疫返贫致贫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发挥大数据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与社会保障体系紧密衔接,及时实施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激发因疫返贫致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家庭收入,依靠自身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三)加大扶贫支持力度

在落实疫情精准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要发挥政策优势,聚焦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加大对扶贫领域的支持力度。

1.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返岗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是贫困人口维持生计之所系。外出务工是贫困人口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若因疫情影响长期无法返岗或返岗后收入偏低,就会导致这部分人群生活更加困难,无法达到如期脱贫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做好困难群众返岗就业的各项工作。利用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大好时机,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统筹安排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市场供应,实行“点对点”输送,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返岗务工,使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之间无缝衔接、精准对接。加强关心关爱,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线上技能培训。

2020年4月2日,工人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阳峪镇太平村浩泽社区工厂工作。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在脱贫攻坚战中,按照“企业(合作社)+工厂(车间)+贫困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社区工厂建设,吸纳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图:张博文/新华社

2.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消费扶贫行动可以调动贫困人口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有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稳定贫困人口脱贫预期。组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打通产业链条,组织好产销对接。提升农产品生产集约化程度,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宣传推介,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结对帮扶中落实好消费扶贫政策,自发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主动到贫困地区旅游观光,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3.用好帮扶资金和小额信贷政策。金融是克服疫情影响并可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的重要作用。用好帮扶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方面的资金要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满足贫困人口使用帮扶资金的需求。继续坚持小额信贷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政策,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对新发放贷款、续贷需求,要简化业务流程,加快审批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贫困群众生产受疫情影响情况,提前做好预案,及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业务指导,防范化解脱贫攻坚中的金融风险。

4.抓好扶贫项目建设。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倒排工期,开足马力,按照党中央要求,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要在上半年全部完成。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遗留问题,严把质量关,确保今年6月底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扎实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下大力气支持产业发展。做好搬迁群众产业重建、就业重置、社会融入等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加强保障措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还需要加强保障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1.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研判疫情,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制定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的工作方案。坚持人民立场,统筹兼顾,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发生后,先后到北京市、湖北省武汉市调研,深入有关单位和地区指导科学攻关和疫情防控工作,就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新论断新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的生动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2.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底气所在、希望所系。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各级党组织要忠诚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3.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败。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要看干部队伍的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为民情怀,弘扬务实作风,做到让作风实一点,再实一点,充满忧患意识,持之以恒、毫不放松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经受淬炼。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惩处力度,紧盯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整改,做到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讨论题:

1.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务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