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合一”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2020-06-07 07:21王法
当代贵州 2020年2期
关键词:耳根村社核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法

2019年12月20日,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折耳根种植基地,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或在起垄掏沟,或在撒种施肥,一片繁忙热闹景象。

走进核子村,一条条平坦、干净的串户路,连通各家各户。“核子村很多荒山荒地重新开垦,甚至还到邻村租田租地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群众陆陆续续返乡发展产业。”核子村脱贫攻坚队副队长、村第一书记周平元说。

然而就在几年前,核子村大多数田地撂荒丢荒,杂草丛生,耕种的基本上是玉米、水稻和蔬菜,呈现“各耕自家田,各种自家地”现象,没有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各项工作都排在末位,是长顺县广顺镇典型的“后进村”。

核子村共11个村民组,全村共有农户824户35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934人,2014年至2018年已累计脱贫175户762人,未脱贫49户172人。

穷则思变,脱贫致富成了核子村必须解决的难题。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核子村积极推动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增强群众稳定增收的造血功能,发展活力越来越凸显。

2019年3月,核子村脱贫攻坚队驻村后,发现核子村群众种植积极性很高,但是缺乏一个团队带领,便组织建立了专门负责折耳根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服务、生产、销售、后勤等。

核子村想要发展,选准产业是关键。

周平元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植玉米、大米,一亩产值不超过1000元,现在种茭白除去成本一亩可以赚5000元到6000元,种折耳根一亩能赚10000元,是以前的5到10倍。

今年64岁的刘贞香老人,如今通过种植折耳根,也走上了致富路:“我家3亩地全部拿来种植折耳根,一亩收入1万多元,光是种植折耳根就收益了3万多元。”

2019年,核子村折耳根产业发展到3000亩,产值预计可达2500万元。

“脱贫不是目标,致富才是目的!”这是周平元经常说的一句话。

周平元说:“不光要为这170人脱贫,更要为全村3000多人着想,从脱贫到致富为村民谋一条发展之路。我们要做的是脱贫攻坚队走后,仍然有一支成熟的队伍带领村民发展致富。”

有了可观的收益,产业发展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核子村。核子村的群众积极流转土地、承包土地,走上了发展致富的路子。

“现在政策好,自己只要出劳力就行。有合作社负责销售,销路问题也不愁。”刘贞香说。

据了解,2019年核子村还投入10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经营方式种植3000亩茭白,预计实现年产优质茭白900万斤以上,年产值2700万元以上,项目覆盖农户503户2200人,其中贫困户188户800人。

正是得益于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组、村为单位组建合作社,推行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三合一”的村社合一、全民持股的发展机制,做实做强合作社,核子村实现了跨越发展。

朱涛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农户正在采摘折耳根。

近年来,黔南州规范村社合一组建,在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折股量化的基础上,指导村级党组织领导规范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落实100%村民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

目前,黔南州已建立村社合一党组织987个,占全州1186个村的83%。

“黔南州将继续紧盯村社合一,在实现全州100%村规范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00%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基础上,鼓励以组为单位建立组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作为合作联社引领发展。”黔南州副州长文永生说,下一步黔南州将鼓励和支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实施涉农项目,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带动农民受益,形成以村集体为龙头带动全部农户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明显,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耳根村社核子
农奴制改革下的村社制度
寻宝记之采折耳根
折耳根炒腊肉
田间美味折耳根
基层治理要直面矛盾
布埃勃里托的“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