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徐元芳 周婷
“这个辣椒辣不辣?”“这个山药怎么卖?”30多种贵州时令蔬菜摆上街头,上海市民欣喜地挑选起来。2019年6月,贵州省黔菜入沪产销对接专场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把“贵州菜场”搬到了上海街头,贵州特色农产品引来很多当地市民抢购。
当天,贵州与上海3家蔬菜销售企业现场签订蔬菜供销协议,每天向上海供应时令蔬菜22吨以上。东进上海,南下广东,贵州蔬菜迅速在全国火起来。
贵州不仅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蔬菜生长,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更让贵州蔬菜具有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高品质特征,称得上是“贵州蔬菜,特色生态”。
发展蔬菜产业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是决战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2019年,省委、省政府把蔬菜产业作为12大特色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支持,成立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组建贵州蔬菜集团,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全产业链条,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截至2019年12月,全省蔬菜(不含辣椒、食用菌)种植面积1783万亩、产量2771万吨、产值711亿元,带动49.4万贫困人口增收,占全省贫困人口的31.8%。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已有35个,500亩以上坝区种植蔬菜123.8万亩,是坝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全省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98.9万亩。大白菜、萝卜、韭黄、生姜等8个优势单品完成种植面积582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创建上海外延蔬菜基地6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14家,示范引领全省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罗甸县茄子喜获丰收。
为切实保障质量安全,贵州蔬菜产业开展清源行动,以草甘膦等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开展169个清洁菜园创建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全省完成蔬菜7703个批次监督抽检,检测网络实现“七进”全覆盖,蔬菜抽检合格率99.9%。
引进广州江楠集团、粤旺集团和上海蔬菜集团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组建贵州蔬菜集团,培育壮大省内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完善市场主体。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坝区、蔬菜重点产区,完成全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配套布局建设集配中心和冷链设施。强化“校农结合”,595家农产品供应经营主体纳入营养餐采购合作名单,省内农产品采购占比72.46%。省内9个市州农批市场开设扶贫蔬菜销售专区,在省外开设120个销售窗口,在境外设置8个分销中心,逐步健全销售体系。
科技支撑明显提升。以宋宝安院士为代表的蔬菜专家组,深入深度贫困县、蔬菜生产大县等,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印发《蔬菜产业读本》等培训资料,培训技术骨干4.47万人,立项支持30余个蔬菜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
为进一步把蔬菜产业作为农民攻坚的重要力量,贵州制订了16个深度贫困县蔬菜产业“一县一策”发展方案。58.7%的蔬菜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县发展蔬菜产业,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0%以上。
预计到2021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820亿元;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00万亩,将黔菜做成全国一流的安全、健康、干净、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