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模式

2020-06-06 00:01谢友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培养模式课程标准

【摘 要】高师音乐专业作为艺术培养的先行学科,为大众广泛接受。热爱音乐的人很多,了解音乐的却很少,如果要系统深入认识音乐,仍然需要音乐专业人士的帮助。所以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应当是多元化、多学科的,重视其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培养,让他们能把自己的音乐素养与教学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高师院校要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对接模式,缩小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标准;职业标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28-02

高师音乐专业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技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将来更有可能上“讲台”,而不是上“舞台”,这是音乐师范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本质区别[1]。所以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用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艺术气息影响自己的学生。

一、高师音乐专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艺术专业重视程度的提升,高师音乐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音乐专业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至少要有一门自己熟练掌握的音乐技能。同时,作为未来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也是学生的必修课。基于此,很多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希望培养全能型的专业人才,改变“重技轻艺、重艺轻文”的现象。虽然教育方向正确,但实际上仍有不少学生存在各种问题,如有些学生音乐素养较高,但明显偏科,有些学生能弹不能唱,有些学生能唱,但将不能将弹唱融会贯通。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

高校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需求,与当代社会相适应,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其教学模式应该与职业要求相适应,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目前师范类音乐专业课程目标清晰,即将学生培养为专业技能过硬,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这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提出的“三型、三性”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2]。

尽管高校在努力缩小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差距,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固定,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激情;学生文化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真正的技能练习时间有限,或不能自觉长时间坚持技能练习,以致实践经验少,很难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架构与总结。

注重教学方法,时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做一个好的教师要比做一个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得多。对于一个不好的导演,失败的是他一个人;对于一个不好的教师,他会持续他的失败30年,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所以,高师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不仅要能够演奏,教会别人演奏,还要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某一首歌曲的理解讲述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甚至人生积极思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钢琴、吉他、伴奏等都屬于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掌握。如学生在学习吉他的基础技能时,不仅要掌握各种吉他演奏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不同种类吉他的适用氛围和演奏技巧。学生在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要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有意识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对接策略与模式

(一)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不仅是针对音乐专业,还针对教师这一特殊行业。现在教师的培养模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培养,而是“哪里需要往哪搬”,可以身兼多职的全能培养。作为技术类职业,专业技能是基本,应当精通善用;作为教育行业人才,应当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如音乐专业人才不仅要能够教钢琴,还要会讲钢琴的历史,甚至根据需求组建乐队。同时,身为现代教师还要会使用现代教学工具,能制作课件,能调试音频播放设备,能胜任舞台布置等[3]。应强调专业技能,为学生开辟音乐之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音乐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其他技能,以便将来能多方面、多渠道开展教学。

(二)学科融合,技能交叉

学科融合有助于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教学整合能力,技能交叉有助于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创新性。中小学音乐教育处于艺术启蒙阶段,小学生对音乐比较敏感,但是注意力易分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入足够的文化知识与有趣的游戏,音乐课堂将变得枯燥。所以教师要格外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将音乐知识通过不同形式传递给学生[4]。如通过学科整合与生活常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也可以借碗筷敲击的声音、翻书的声音、溪水流淌的声音等,与传统文化结合,创作音乐。初中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比较高,所以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但也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应该补足短板,增强自身竞争力,发掘其他能力,这也是为“一专多能”服务。教师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用才华和气质影响学生。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要提升交际技能、设备使用技能、心理辅导技能,还要能随机应变,处理教学中的事故。这样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传达音乐内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实践出真知,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每个人对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只有通过对经典音乐的反复欣赏与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首先要能鉴赏音乐,迅速辨别不同类型的音乐,不仅要了解演奏技巧,还要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5]。然后,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学会变化与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音乐。最后,在音乐创作时要定基调,确定需要表达什么,用何种形式,选择何种乐器,如何组合乐队组配人员,应当寻求哪方面的指导。在音乐专业的实践中,教师可以乐队对战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团队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斗志,发挥学生的策划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与信心,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才能。

学生实践可以是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首先是在校内,可以积极开展晚会等演出活动,增加出演次数,使学生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增加熟练度,达到与音乐器材的高度融合[6]。只有技术过硬,才能真正自信。其次是校外比赛,让学生与高水平的专业学生比赛,能使学生看到更多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其积极借鉴经验,虚心学习,放平心态,提高技能水平与文化素养。只有让学生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培养学生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生成为教师后,也才能以平等的视角与所教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所教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有趣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学习方向,也只有不断提高认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才能解决理论及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标准仍在随着时代变化,教学模式虽然是为就业而设定,但是音乐是高雅的艺术,音乐学科是开放性与融合性的学科,音乐教学在职业标准上要求更高,所以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当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对于其他学科知识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适当的运用在教学中。学校需要的是能教学、会教学的教师,所以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也要将教育学的相关课程作为重点,培养学生亲和力、应变力等,增强学生知识储备量。让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不断将音乐融入到不同学科之中,通过教学传达给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服务教学工作,与职业标准相适应[7]。

【参考文献】

[1]杨昕.试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2]尹娜.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思考[J].戏剧之家,2015(20).

[3]彭星星.高师音乐专业主体性教育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朱裔文.谈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教育与职业,2010(9).

[5]张艺迪.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7).

[6]曹广壮.高等师范音樂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点[J].职业时空,2005(16).

[7]姜涛.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2020(9).

【作者简介】

谢友超(1982~),男,汉族,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培养模式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