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 跃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22222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考核在高考中占着很大的比例,随着实验内容的形式多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逐年提高,但是对于任意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无论是实验原理的迁移,实验思想的创新,还是数据处理的变化,亦或是器材的改变,都离不开实验基本解题思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就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为例,谈谈无论实验器材如何改变,实验的基本原理不变,抓住这一要点,在高三复习中,能让学生避免走弯路,达到提升实验复习效率的目的.
例1某同学用如图1装置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
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____V;内阻r=____Ω.
解析描点作图,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Ir+E可得电动势为E=1.60 V;图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内阻r=1.22 Ω;
点评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最基本的伏安法作U-I图,根据截距和斜率可得电动势和内阻,这个方法是此实验原理的基本应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题型对不同电源时电流表内外接是知识点的迁移,但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不变,对应对学生要求也高.
例2一同学用如图2(1)实验装置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阻值,记录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见下表:
R/Ω8.07.06.05.04.0I/A0.150.170.190.220.261I/A-16.76.05.34.53.8
(1)
(2)图2
例3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3(1)装置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Ω,电阻R1=9.0 kΩ,R0=3.0 Ω.闭合开关后,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记录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图3(2).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V,内阻r=____Ω.
图3
点评这两题是出题者设置一定障碍,在原有实验基础上用电流表,电阻箱来代替电压表,迷惑性很大,对学生要求比较高,考核学生即能知识点引申,又能抓住本质,既基本实验原理不改变,E=U-Ir,原理中缺什么换什么,用题中IR来代替U,抓住这一特征,学生容易掌握并能引申应用. 在处理本类题时,学生抓住这一特点后可以很快做出解答,有利于问题解决和效率的提高.
例4 某同学用如图4(1)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R为电阻箱.
图4
例5某同学用如图5(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R1=16 Ω.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的多组示数U1、U2,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5(2)中作出U2-U1图象.
U2/V5.04.54.03.53.02.52.0U1/V0.661.001.331.882.002.322.68
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E=____V,内阻r=____Ω.
图5
在高考实验中,《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无疑是一个重要实验,在高考和大市联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为了让学生能拨云见日,更好的掌握此实验,本文从基本原理出发,更换实验装置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原理不变,缺什么换什么,再根据题目要求变形,最终数据处理方法都是通过截距和斜率获得电动势和内阻.帮助学生跳出题海看题海,理清复习方向,明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