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2020-06-05 12:59宋蕊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相关策略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宋蕊

【摘  要】  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进学具操作的意义,其次从找准机会,打破思维局限;比较实践,训练思维深度;学具转换,凸显深度学习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具操作;深度学习;相关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学具运用范围相对广泛一些,便于教学效率有所提升,科学地运用学具,调动学生思维与学习主动性,转变学生不佳的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数学知识要点。在实际的学具操作中,要想充分彰显学具存在效用,数学教师要按照学生中心地位,明确学具操作流程,树立深度学习的思想引导学生全方位探索数学知识的世界,积累学习与生活经验,不断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进学具操作的意义

其一,学具操作的引进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总体来讲,数学这门学科包含较多的变化和空间结构概念,小学生因为其存在抽象性,学习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模型加以结合,转变学生形象化思维,赋予学生抽象意识。通过学具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一个目标,如借助学具对图形进行立体化处理,学生真切地感受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存在,继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其二,学具操作的引进可以强化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学习知识之后应该学以致用才能够增强综合能力,尤其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学具的运用赋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累成长经验。如引进人民币学具,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对人民币进行加工设计应用题,学生思考支付金钱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真切存在,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思维运作效率,继而强化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三,引进学具操作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人类的大脑划分为两个半球,左半脑负责右半身运动,右半脑负责左半身运动,两者相互协调不可分离。学具的运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便于对学生大脑功能进行挖掘,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机会,充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除此之外,学生的注意力深深被学具所吸引,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思维相对活跃,更加容易被新颖的事物吸引,这样用学具带动好奇心,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索与挖掘学具背后的内涵,转动学生的思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1.找准机会,打破思维局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学具并不是多次使用为好,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多次运用学具会分散其注意力,严重情况下会降低教学成效。与此相反,在确切与合适的机会中选择学具,势必会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得以提升。也就是说,数学教师要找准机会,带领学生打破思维的局限空间,开展学具操作活动,降低课堂知识的难点。

如“认识厘米”相关内容的教授,教师组织学生测量课本的具体长度,但是会因为学生缺少测量技巧的掌握出现错误,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若直尺中“0”刻度不存在,还可以测量长度吗?一些学生觉得依旧可以,此时引出学具直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测量文具盒的长度,那么学生会自然地将“1”视作起点,测量出对应的长度。教师继续询问:若直尺中没有“1”刻度线呢?学生联想到将“2”视作起点。所以把任意一个刻度尺充当起点,学生多次思考与操作学具,增加对厘米的认识,同时意识到刻度不够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数与小数的差值明确物体的实际长度,无形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数学课堂上深度学习的理念。

2.比较实践,训练思维深度。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应该强调自主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数学教师按照学具操作的思想,调动学生身体各个器官全身心地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动力,在比较实践中训练学生思维深度。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借助学具改变学生被动化的学习情况,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好奇心与学习热情,最大化地寻找学生自身闪光点,促使学生思维有效地运转。

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为了完成深度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两次学具操作,适当增加学具操作次数,控制好学具运用次数,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深度。首先组织学生通过量角器这一个学具进行角的绘画,包括75°与165°,其次教师出示存在缺陷的量角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若不存在量角器,怎样通过其他学具进行角度绘制?如何绘制出标准的角度?学生会想到三角板学具,自主化地尝试操作。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绘制两个角度的简便方式是什么?训练学生思维,扩展思维深度。以165°为例,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得到几种途径:(1)60°、60°、45°角的组合;(2)90°、60°、45°相加与30°的差值;(3)180°与45°和30°的差值。在一系列的分析实践中,学生了解到角度绘制的简便途径,自觉地完善与整理知识结构框架,创新角度绘制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思维层次性。

3.学具转换,凸显深度学习。数学教学中引进学具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学具促使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延伸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可以科学地运用学具,还要适当地带领学生对学具进行转换,在学生形成学具思维之后随时寻找学具提高数学资源学习的利用率,妥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打造精彩的课堂体系。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加法”,教师提前准备好小棒学具,引导学生通过小棒表示數字35。学生会意识到小棒数量不够。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怎样处理这一个问题呢?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积极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学生动脑筋思考会联想到多个学生的小棒数量组合在一起,或者一些学生认为把铅笔当作数字10 ,三根铅笔与五个小棒就可以表示数字35了。教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思维替换,不知不觉中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深度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实践操作是学生加深感知与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手段,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健康地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地运用学具,通过学具操作,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彰显学具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春琼.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J].南北桥,2019,000(012):203.

[2]魏周乐.教学有方向学习有深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19(55).

[3]金永梅.活动的深度决定学习的深度——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几点认识[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

[4]苏翠琼,江永平,杨卫连,谭伟群.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之问题的驱动性[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

[5]彭慧.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J].湖南教育:d版,2018(09):34-35.

[6]陈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7).

猜你喜欢
相关策略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