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目的 分析对处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患者纳入研究中,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呋塞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24小时、48小时后,研究组总尿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血钾、血钠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P<0.05。结论 对于处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选取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托拉塞米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02
慢性心力衰竭大都出现在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情复杂,主要表现为组织水肿、水钠潴留等。当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急性加重期时,病情更加严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可通过利尿剂缓解患者水肿症状,有助于心衰治疗,利尿剂类型多样,托拉塞米属于一类新型的利尿剂,可用于治疗水肿、腹腔积液、肾衰竭等疾病,相关研究将托拉塞米应用于心衰治疗中也取得一定效果,可进一步分析其应用后的药理作用。本研究在现有应用基础上,对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数量为15例、女性为10例,年龄区间为46岁~75岁,年龄中值为(65.30±6.16)岁,患病时间均为1年~8年,平均时长为(4.26±1.30)年;研究组中男性数量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区间为45岁~73岁,年龄中值为(66.25±9.85)岁,患病时间均为1年~9年,平均时长为(4.33±1.41)年。对比两组基础数据,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進行常规吸氧,按照患者的情况结合医嘱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呋塞米注射液(产自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13021034),每次用量为2 mL,每天使用2次。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采取托拉塞米注射液(产自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040849)每次用量为2ml,每天使用2次,两组均接受3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取两组在治疗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尿量、治疗前后血钾及血钠水平、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作为观察指标。尿量由医务人员收集并记录,血钠、血钾、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按照常规流程检测得出,其中血钠和血钾通过采集血清后进行酶法检测所得;左室射血分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频率设置为3.0 MHz,观察室壁运动;心率通过心率监测仪记录[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为计量数据,(x±s)表示,t检验。取得的p值<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尿量
记录数据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在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尿量分别为(1918.30±216.37)ml、(2562.22±168.09)ml;治疗后对照组在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尿量分别为(2567.51±205.42)ml、(3109.43±201.44)ml。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尿量均比对照组多,t=11.316、p=0.001,t=10.573、P=0.001。
2.2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血钠变化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的血钾水平为(4.26±0.82)mmol/L、血钠水平为(141.27±3.95)mmol/L,治疗后对照组血钾水平为(3.06±0.67)mmol/L、血钠水平为(132.16±2.83)mmol/L;治疗前研究组的血钾水平为(4.36±0.91)mmol/L、血钠水平为(142.09±3.26)mmol/L,治疗后研究组血钾水平为(4.28±0.88)mmol/L、血钠水平为(137.39±3.51)mmol/L。研究组血钾、血钠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t=8.316、P=0.002,t=9.002、P=0.002。
2.3 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
治疗后检测得出,对照组心率为(82.31±4.67)次/分、左室射血分数为(45.39±6.10)%;研究组心率为(72.11±2.62)次/分、左室射血分数为(52.32±7.02)%。研究组心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t=10.571、P=0.002,t=9.883、P=0.00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也属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发生于静脉回流充分的状态下,心排血量会降低,全身组织脏器代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各类重症心脏疾病到了终末阶段都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复杂,且预后效果不佳,发展到急性加重期会增加疾病病死率[3]。据数据统计,慢性心力衰竭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加,患病时患者的呼吸功能、机体各项代谢指标都会受到影响。处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症状,而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包括情绪激动、心率失常、感染等,表现为肺循环、体循环瘀血等,因此,临床十分重视该病症的治疗方法,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临床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主要评估患者心率、血压、左室状况得出,对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吸氧、应用血管扩张剂等,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具有缓解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学界深入研究,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应用到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利尿剂进行治疗,尤其是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托拉塞米是一类磺酰脲吡啶類利尿剂,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如下,该药物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对钙离子、钾离子的转运载体重吸收钙离子和钾离子等具有抑制作用,达到促进尿中氮、水、钠等的排泄,具有双重利尿的作用[4]。呋塞米也属于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尿剂,但是呋塞米半衰期比托拉塞米短,其作用时间不长,无法实现理想的生物利用度。汪明等[5]研究表明,托拉塞米注射液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取得的效果优于呋塞米治疗,且托拉塞米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尿量,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降低低血钾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行性,可以推广应用。
本研究在对我院处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实施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其尿量提升,血压、心率等指标控制情况均优于呋塞米治疗,且血钾变化幅度比较小,不会引起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综合证实了托拉塞米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加强应用。
总之,基于药在处理该症中的多方面优势,可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2):1411-1413.
[2] 李大为,张秀丽,徐 娜,等.参麦注射液合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7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114-116.
[3] 肖南海,林创明,康峰光,等.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2016,37(4):779-781.
[4] 吴茱萸,唐思源.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56(22):120-121.
[5] 汪 明.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02(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