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老城区一部分儿童的父母由于就业谋生的需要,进城市打工、经商,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生活上缺乏照顾,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和心理面临着许多问题,逐渐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分析老城区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如何加强老城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老城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一、 老城区留守儿童的概念
老城区留守儿童是指在老城区因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打工一年及其以上,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群体,这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在7~14岁左右。
二、 老城区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的呵护,导致孩子缺少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的欠缺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常伴有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害怕考试、不敢一个人睡觉、晚上经常做噩梦等行为,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陈强同学(化名)由于父母长年在国外经商,一直以来皆由外公外婆抚养。他脆弱易怒,在班级中基本没有朋友,也很少与老师、同学交流,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每天晚上,一定要拉着外婆的手才能入睡,遇到一点小挫折,经常当场哭鼻子。
(二)认知上的偏移
不少留守儿童认为父母远离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听话、脑子笨、长得难看等原因造成的,从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的想法。“反正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我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与父母快乐生活的情景,在羡慕的同时,极易产生嫉妒的心理,从而滋长怨恨父母、仇恨周围人群的心理。也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督促和引导,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缺乏目的性和上进心,形成“上学无用论”的价值倾向。据调查,在留守儿童中,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占88 % ,成绩中等偏上的占10 % ,成绩优秀的只有2 % 。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自控力较差和心理问题的干扰造成的。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因为常年打工在外,与家人联系极少,也认识到自己对子女尽的责任和关爱不够,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而常用金钱来弥补父爱、母爱。有些留守儿童不能正确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有了钱不是去买书或学习用品,而是去打游戏、花钱雇人写作业、用钱买友情,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盲目追求享受等不良习惯,难以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行为上的偏差
老城区留守兒童由于重养轻教、监护不周,常常伴有逆反行为,部分留守儿童总感觉自己父母不在家,别人会欺负自己,常常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或盲目反抗。他们除了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外,在学校也常有过激行为。不少留守儿童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以此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张明同学(化名)由于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到城市打工,又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常年不回家,他由年迈的爷爷抚养。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父亲的相貌渐渐被遗忘,更谈不上有何亲情,张明同学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他在班级中不爱学习,却最爱出风头,每次打架闹事总少不了他,他还把作弄女同学作为最大的乐趣。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迫不及待地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才会有此强烈的表现欲。他的这种行为表现是由于内心的空虚、孤寂等原因造成的。另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缺乏正确的引导,自律意识差,极易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或受坏人诱导、教唆,引发偷盗、抢劫等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情绪上的不稳定
由于老城区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临时监护人由于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顾及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会引发悲观消极、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等心理病症。这群“感情饥饿”的孩子,常常会怨恨父母,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极易受挫,产生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的状态,或者对周围人群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并带有强烈的攻击性,表现为打人、摔东西、粗言野语等行为。他们的情绪极不稳定,敏感多疑,固执任性,看待问题也比较极端。他们常常把老师善意的关心、帮助看做“假慈悲”,把同学的友善谈笑当作讥讽和嘲笑。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扭曲和变形。在人际交往中,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自我封闭,不敢交朋友,怕受到否定和歧视。男孩主要表现出不自信,并带有挑衅和攻击的倾向;女孩则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安、害羞等行为,这样不利于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 老城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亲情的缺失。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天生就具有一种依恋。依恋是儿童出生后最早形成并且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远走他乡,对孩子的思想引导和心灵慰藉甚少。有的还经常更换抚养者,孩子得不到稳定的、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很难和父母达到亲情的沟通,无法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破坏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疏导,慢慢地就会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和仇恨,引发心理疾病。
(二)学校教育主导性薄弱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老城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和品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现象却未能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导致教师更侧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行为表现堪忧的学生有意无意中被教育者所忽视,而留守儿童占了其中的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匮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心理咨询教师大多由思想品德老师兼任,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水平,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疏导。
(三)社会大环境引领不足
由于留守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天真无邪的孩子必须过早地去独立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因为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生活事物缺乏准确的判断。父母又未能在孩子身边教育、疏导,他们常常分不清是非曲直,极易上当受骗或误入歧途。再加上网络游戏、色情暴力影像等不健康信息的影響,混淆了孩子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在自己的心理发展上产生不少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并盲目仿效:如打电子游戏看做是必要的消遣放松,穿奇装异服是追赶时髦,为朋友两肋插刀是展现英雄豪气等。留守儿童的错误思想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纠正,容易造成孩子畸形的性格和心理障碍,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 解决老城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关爱沟通伴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转变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学校或社区可以在中秋、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通过开设讲座、观看录像等形式,组织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组织如郊游、游戏等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父母深刻认识到爱与陪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在本地就业,或将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身边,尽可能地腾出时间陪伴孩子,促进孩子的良性成长。当然,留守儿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对亲情的渴望,主动创造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家校合力促成长
在小学阶段,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应淡化应试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在外务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够,家庭教育缺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留守儿童主要选择向老师求助和倾诉,因为他们跟老师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从心里面更加信赖老师。老师应及时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与其父母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社会关爱助成长
1. 政府提供就业服务,鼓励就地就近就业
产生老城区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是其父母在本地区就业机会少,收入低,基本生活窘迫。留守儿童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才不得不抛家弃子、背井离乡,长年在外谋生。政府应发挥职能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缩短老城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老城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2. 加强宣传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不良的社会环境是造成老城区留守儿童性格缺陷、行为偏差的其中一个因素。政府应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律、自立,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老城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焦点和难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有效地缓解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提高其社会适应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瑛.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187-188.
[2]阚逸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实证分析[C]∥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8:15-17.
[3]季彩君.基于实证调查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3):34-47.
作者简介: 黄明贤,中小学一级教师,副校长,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