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传承家风,共育英才”家风传承引领孩子成长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家风概念介绍和家风传承在引领孩子成长中价值为主要依据,从
“通过言行提升孩子综合素质”“传承家风确保孩子主动参与其中”“学校教育及大众教育,强化家风宣传力度”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借助家风传承引领孩子成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传承家风;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宣传力度
一、 引言
家庭是孩子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所以良好家风家训对于孩子发展存在一定价值,使得学生成长期间受到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需要基于“传承家风,共育英才”基础下开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心理、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对事物充满浓厚兴趣,成为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从而可以有效通过自我教育他人,在个人和道德上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孩子要想成人就要接受良好教育和道德品质熏陶,家长还要注重和学校配合,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针对性传承家风正能量,引领孩子更好成长。
二、 家风概念介绍
家风就是家庭在不断延续之中逐渐形成独特风气和风貌形式,将其以隐形模式展现在不同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的举动以及行为习惯都可以展现出一种习性。所以从纵向角度上分析,家风具备传承性和时代性,要想保证家风有效传承,就要注重家风文化积累,做好家庭文化传承工作,家风包含内容主要是家庭价值理念、生活理念和文化氛围等,也是一个家庭重点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有效体现,家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决定了家庭成员精神状态,还会影响国家以及社会精神风貌,最主要的是会影响到社会价值观。
三、 家风传承在引领孩子成长中价值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启蒙教师,家庭属于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和场所,家风可以有效推动家庭教育发展,所以家长要注重传承正向家风,共育英才,从而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家风规范孩子言行,发挥导向价值
正向家风提倡德育教育,要求家庭成员自身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还要通过警示行为规范人员多道德行为,言论上进行谴责,保证学生长期稳定在社会上发展,从这一角度分析,家风的价值是很大的,道德力量影响力也是很大的。我国将个人道德修养作为合理衡量个人的主要标准,也是职务晋升和领导选拔的重点考核指标。
(二)家风使得家教更全面,内容更丰富
家风可以保证成员更加了解家族历史,提供更加丰富资料,从而使得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和感染,从一定程度上分析,也可以有效传承和发扬家族史。通过长年积累和沉淀,家风的传播内容逐渐完善,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确保家庭教育时效性更强,还可以为其提供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家风涉及内容广泛,从生活、学习和为人处世等不同层次上,都可以进行全面指导和引领,并且家风能够为成员提供不同时期针对教学内容,展现出层次性和阶级性。此种教育内容存在层次性,可以确保孩子更好成长,对孩子人格完善以及发展存在一定价值。
(三)传承家风促进孩子成长
个体的发展无法脱离家庭,需要成员相互支持和依靠,家风能够为家庭服务,家风是通过多年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的,对于孩子未来发展和成长存在一定价值。很多人之所以有所成就,就是因为早期家风教育合力,因此新时期要做好家风传承工作,凝聚家族影响力和凝聚力,确保家风更好传承下去。
四、 传承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有效途径
良好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是通过时代传承和积累沉淀而来的,从古至今家风对于家庭教育存在一定价值,家风可以确保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影响,规范孩子行为和习惯,从而可以体现出强大精神价值。家风对于孩子价值观确立存在一定价值,可以有效抵制不良家风出现。存在良好家风,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会更好,受到以往家风熏陶和感染,体现出不可估量价值。处于当前复杂环境下,东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各种思想潮流相互融合,此时出现的很多不良风气将会侵蚀孩子思想,因此新时期要注重传承正向家风,通过优良家风培育孩子形成社会正气。
(一)通过言行提升孩子综合素质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孩子人生成长的导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存在一定影响,深刻影响了孩子未来是否可以成才和发展。在家风培育中,父母言传身教非常重要,说一万遍不如做一遍,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和言语,感染和教育孩子,有效践行和传承优良家风,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思想品质引入到家风教育中,在父母影响下,使得孩子更好成长。父母道德修养通常是借助典型家风行为充分展现出来,懂得模仿家长自身言行和举止,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和意识。对于父母来说优良家风对于孩子教育存在一定价值,女性要注重家风的合理传承,主动承担基本责任和义务,在家庭教育中占据更好地位和价值。母亲要在家风教育中积极探索和掌握合理化教育方法,自身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和举止,从而使得孩子身心和心理健康更好成长和发展。
在优良家风教育期间,父母要在注重使用科学化方法,借助日常训诫和奖惩融合形式合理化塑造家风。在家庭教育期间,要懂得奖惩教育结合,将勤劳善良和尊老爱幼等优良品质讲述给孩子,避免孩子教育期间出现违背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批评和指正,采用合理化方式,使得孩子意识到自身错误,及时修正孩子不良行为和言语,从而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校教育及大众教育,强化家风宣传力度
和以往教育形式对比,现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加上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从而使得家庭成员之间交流频率更高,交流深度和强度有待提升,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逐渐弱化,家风在传承和教育中将会遇到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因此此时需要家庭加入其中,做好家风宣传和弘扬力度,学校思政以及德育教育之中包含很多优良家风内容,因此要做好家风宣传和弘扬工作,为孩子提供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教师针对家风知识以及历史合理讲解,有效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研究,增强学生认知能力,自觉遵守和弘扬家风。手机、网络和电视等传媒形式可以有效弘扬家风价值,借助多样化实践活动和案例广泛宣传优良家风内容,从而可以达到家喻户晓价值,确保优良家风深入人心。在学校内部开展训传家风专栏和征集家庭教育基本故事内容,注重优良家风故事内容讲解和分析,从而引起全社会人员的关注,积极有效传承各项正能量。专刊注重深度挖掘和分析,将各种典型家风故事引入报刊中,充分展现出家风传承价值,引起社会人员强烈反响。电视是大众教育媒介,在优良家风宣传中,注重强调家风传承价值,注重家风工艺广告深入人心,打动人们内心,影响万千观众,提升广告宣传影响力,强化影响力,未来拍摄更多类似广告、电视剧和电影,注重家风知识宣传和弘扬,使其渗透到每家每户中,保证全社会都受到正能量家风影响和感染。网站、QQ、微信等各种公众号可以成为家风宣传主要媒介,覆盖率比较大,进而可以采用丰富宣传形式开展家风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开展最美家庭、模范家庭以及家风故事征集等专栏活动,为人们播放各种类型广告宣传内容,通过社会传承和培育达到浓厚教育效果,引领人们自觉践行和学习优良家风内容,有效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从而确保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家风教育工作,为孩子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传承家风确保孩子主动参与其中
家风属于家族不断积累和沉淀传承下来的风尚,是家庭教育最优良传统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美德存在一定价值,重点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家风具备文化价值,家风的形成具备一定文化背景,其中可以充分展现出家国情怀价值观的体现,通过代代传承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传承和弘扬使得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第二,家庭成员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展现出更好的行为规范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具体行为,从而展现出更好的社会风气。第三,家风展现在家庭成员心理情感状态,我国始终讲究孝悌为主,整个民族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传承风尚和美德,注重情感和心理上沟通,因此,家风属于人和人之间情感互动,以及人们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传承家风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意识到家庭提供教育价值,和学校教育不同,没有明确课时、教材、考试内容,属于私人教育形式,公权力无法干涉,考评和干预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加上家庭教育属于终身教育,观测到孩子一生,所以需要综合性使用家庭教育,有效传承家风,做好教育工作,从生活细节开始,采用充满趣味性形式,确保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孩子们共享名家家规以及家风故事,使得孩子们一起学会使用筷子、倒茶和招待客人等,家长和教师经常和孩子沟通和互动,共同制作好家风宣传手册,保证孩子在动手期间享受欢乐,更加快乐地学习。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风传承对于孩子一生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需要家长做好家风故事宣传教育工作,开设父母课堂,为家长开设习惯培养、心理教育和文化体验课程,采用多媒体开展教育,创设良好教学平台,开展一系列爱国情感教育课程,从而可以推动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苏娥.太行精神传承人李顺达家风实录[J].山西老年,2019(7):6-7.
[2]孙晋琳,谭月娥.以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对民族地区L市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J].好家长,2019(21):147-148.
[3]高应和.树清廉家风:论家风建设对孩子成长的影响[J].云南农业,2019(8):84-85.
[4]吴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优良家风家教[J].好家长,2018(50):1.
[5]孙晓峰.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培育造就时代新人:关于家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9(4).
[6]常珊珊,孙清华.话剧《家有遗产》:继承精神遗产,传承优良家风[J].文化月刊,2019(4):76-77.
[7]应光,吴颖,高婷.应光:好家风是精神传承,更是温暖慰藉[J].父母必读,2019(1).
[8]史旺平.家风传承篇 传承好家风,共筑中国梦[J].现代妇女,2019(5).
作者簡介: 马若燕,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备注:本文是“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传承家风,共育英才”家风传承引领孩子成长的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ZX06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