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宝 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钢箱梁结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钢箱梁属于闭口薄壁结构,抗扭刚度大,整体性较好;但钢结构壁板较薄,剪切变形效应大,剪力滞效应明显,正应力分布不均,不符合平截面假定。同时,多箱室结构的腹板弯曲剪应力求解,为超静定问题,给实际工程中的应力计算带来了难度。
本文根据对实际工程设计经验的总结,提出如下近似计算方法:
1)根据钢箱梁壁板剪力变形协调条件,利用线单元有限元法求解剪力流大小及自由剪切变形。
2)根据上述有限元法求解所得的箱梁翼缘板剪切变形,结合箱梁内力的分布特点,近似计算剪力滞效应。
根据经典薄壁结构力学理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弯曲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忽略剪切变形,箱梁截面正应力分布沿截面高度方向呈线性分布;剪应力的分布,与正应力分布协调平衡。
传统力学求解方法[1]实际为确定剪力流0点位置的超静定力学问题:将截面假定若干开口,将结构假定为开口截面,在开口处作用未知平衡剪力流,利用开口处剪切变形协调条件,求解该组位置平衡剪力流,以求解剪应力分布。
这种方法为力法求解,简单直观,但在实际工程计算的计算机程序运算中,存在一定不便,即钢结构截面的箱式布置自由度较高,力法方程需要人为指定求解超静定次数及冗余约束,适用性有一定欠缺。
本文根据钢箱梁属于薄壁结构的特点,根据有限元法,在截面所在的竖直平面中,将板划分为线单元结构组,求解剪力流,基本假定如下:
1)将节点沿垂直截面方向的位移设为自由度。
2)根据平截面假定,将线单元在沿梁纵向的正应力增量设为外荷载。
3)忽略线单元在平面方向的剪切变形,根据线单元平面外的剪切刚度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4)建立矩阵方程求解剪力流大小。
根据上述假定,将截面中板单元模拟为如图1中所示。
图1中,单元节点位移及外力说明如下:
dZ1,dZ2分别为单元左节点(x1,y1)、右节点(x2,y2)处在垂直于截面方向产生的位移,mm;dσ1,dσ2分别为在剪力Q作用下产生的左节点(x1,y1)、右节点(x2,y2)处垂直于截面方向正应力变化率,MPa/mm。
板元刚度矩阵如下:
其中,G为剪切模量。
以单箱单室截面为例,按上述有限元方法计算,进行算例说明。选取结构断面如图2所示。
将结构进行单元划分,共计单元16个,节点16个,按照节点关系,汇总刚度矩阵及求解信息如表1所示。
根据所求解得位移,反算板元剪应力,得出截面在剪力作用下的剪力分配结果,如图3所示。
在考虑剪切变形后,截面产生垂直于截面方向相对剪切变形,该变形使截面不符合平截面假定,从而影响截面的正应力分布,即剪力滞效应。同样以上述算例为例:对所求得的剪切变形进行修正:1)使其满足该变形在全截面产生的正应力总和为0;2)使剪切变形对中性轴产生的竖向矩总和为0。
表1 总体刚度矩阵及计算结果表
将上述算例的板元细化,求得修正后的变形形状如图4所示。
剪力沿梁轴线变化产生上述剪切变形的变化,由此产生次生正应力,及剪力滞效应。
用公式表达:σ=σ1+σ2,其中,σ1为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弹性弯曲正应力;σ2为剪切变形产生的次生正应力;z为梁轴向坐标。
以30 m跨径简支梁为例,在跨中受集中荷载作用下,荷载作用位置处,产生剪力突变,为满足剪切变形连续的变形协调条件,假定剪切变形在剪力突变点附近以3次抛物线分布,对于本算例渐变段长度左右各取6 m,分布见图5。
由上述方法求解考虑剪力滞效应的跨中弯曲正应力,如图6所示。
板壳有限元计算方法可以反映出剪切变形效应,但由于实际工程应用中,桥梁钢结构大多构造复杂,且需要利用动态规划加载来进行活荷载分析,边界约束条件及外荷载的取值及模拟也较为繁琐。因此,在现有的计算机及工程软件效率的条件下,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板桥有限元方法“成本”较大。
本文结合传统梁结构计算理论,提出将梁截面特性中,将前述的截面剪切相对变形,作为新的有限元几何自由度,引入到现有梁单元有限元计算中,并由此自由度的求解来反映梁截面的剪应力分布及正应力不均匀性,得出满足实际工程精度要求的计算结果。
但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
1)在剪切变形的整体表达式中,未考虑板在横桥向及竖向的剪切变形,这些变形与板件的横桥向和竖向应力相互耦合,在梁单元计算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值得进一步讨论。
2)桥梁结构的板元通常设置较多的加劲板,使得这些板元在拉压及剪切刚度的计算中,存在异性板特征,如何考虑加劲板在截面特性计算中的贡献,值得进一步讨论。
3)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的突变长度计算方法,值得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