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情况分析①
——基于市场抽查数据

2020-06-05 03:38:00高立龙
市场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合格率民营企业

高立龙

民营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提供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受制于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监管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度,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质量强省”行动,全省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总体向好,质量安全可控,没有发生系统性质量问题。2018 年省级重点工业产品抽查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3.3%,较去年同期提高6.07 个百分点,全省质量诉求总量同比下降11.1%,成绩显著。 但是随着民众对产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湖南民营企业亟须找寻自身产品的问题与不足,加快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湖南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现状

(一)工业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偏低

2018 年,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对全省80 类4556 家民营企业的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形式分为生产企业抽查、专项监督抽查、电商平台抽查3 种,共抽查各类产品10752 批次,其中生产企业8955 批次,油品专项抽查1440 批次,电商抽查357 批次。 结果显示:共检出不合格样品1218 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8%,比2017 年同期提升了0.8%,表明湖南民营企业抽查产品质量总体向好,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从企业规模来看,监督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4%、24%和62%,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8%、92%和77%,小型企业的抽查合格率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日用消费品及建筑材料类产品质量稳定,但装饰材料类部分产品质量仍然存在不同程度问题

日用消费品抽查中,床上用品、鞋类、生活用纸、纸尿裤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众多产品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2018 年,对建材产品监督抽查1499 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4.7%,其中热轧带肋钢筋、水泥构件、混凝土添加剂、保温隔热材料、铝合金建筑型材、竹木地板、油漆涂料均未检出问题样品,表明了全省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稳定。 但抽查中仍发现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合格样品80 批次,主要问题为排水管拉伸屈服强度、密度、管壁厚度不合格,冷轧带肋钢筋伸长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肋中高点、肋间距、重量存在偏差。

(三)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等指标问题依然存在

2018 年,湖南全省共完成33 个食品大类(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216 个细类31477 批次的监督抽查,共检出不合格样品781 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5%,比2017 年提升1.3 个百分点。 对5850 家食品生产企业的21485 批次食品开展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其中448 家民营生产企业检出不合格样品(见表1)。 监督抽查共覆盖405 个检验项目,主要发现的问题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农药兽药残留等超标。

表1 2017~2018 年生产企业监督抽检情况

(四)省级药品抽查质量合格率高于上年平均水平,抽检品种质量合格率与前两年基本持平

2018 年,湖南14 个市州和省药检院共完成4561 批省级药品抽样任务,经检验,结果显示符合规定的有4389 批,不符合规定的172 批,总合格率为96.2%,较2017 年省级药品抽检合格率提升1 个百分点。 扣除合格率较低的中药饮片,其余类别抽检品种合格率为99%,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通过分析省级药品抽检不符合规定药品信息发现,民营企业中药饮片类别品种合格率仍然很低,对全部省级抽检品种不符合规定批次进行统计显示,排名前10 位的品种均为中药饮片品种,其中地骨皮不符合规定的高达10 批次。

(五)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上年有所提升,但家用制氧机合格率偏低

2018 年,共抽检软性接触镜及护理产品、外科缝线类、手套类、医用电气设备类医疗器械12 个品种294 批次,共涉及生产企业107 家,检出不合格样品4 批次,不合格率为1.4%,同比降低2.7 个百分点。 对比往年的抽检情况,抽样数量与合格率均有所提高,说明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有所提升。 但在两年的家用制氧机抽检中“氧浓度状态指示器”均出现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氧浓度未达到标准要求,可能会给需要吸氧的人群带来安全隐患,日后监督抽检应给予重点关注。

二、湖南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湖南民营企业近几年虽然发展壮大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中部地区相比,产品质量仍处于发展期,管理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产品质量立法亟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于2000 年7 月8 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这部法律虽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但是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原有规定的存在和部分规则的缺失不利于同国际接轨。 随着委托生产、贴牌生产、空壳企业产品监管、产品召回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质量诚信有待进一步落实

近年来,湖南省稳步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质量信用分级评价方法,启用企业质量档案管理工作,为健全质量诚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包括市场监管在内的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形成合力。 此外,加强企业质量诚信不能完全依赖政府部门的监管,还需要有行业、企业的广泛积极参与。 当前,全省行业协会在行业质量自律方面的作用较弱,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个别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不惜擅自降低质量安全标准,采购低价劣质部件和原材料、不合理地简化工艺程序、放松出厂检验,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诚信缺失、法制意识淡薄,滥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无证生产或超范围生产等问题仍然存在,给消费者带来了人身健康安全隐患。

(三)中小企业质量发展能力较弱

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能力较薄弱,资源储备不足,质量管理、计量检测、标准等体系建设不健全,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导致企业质量诚信和保证能力较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质量发展和质量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尽管相关政府部门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但是相对于中小企业的总量来说杯水车薪,在检测、认证、标准研制、标准化知识的培训等基础能力方面的技术、资金支持仍然不足。

(四)食品生产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偏低

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小企业占大多数的现状短时期内难以根本转变。 很多小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尽管能够按要求建立进货索证等制度,但对原料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有毒污染物蓄积等问题普遍缺乏检验把关能力,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不强。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而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往往滞后,对未知物质的发现和检测能力不强,使得监管部门对陌生的违法添加物质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风险,也对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升湖南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把对民营经济领域质量建设情况纳入“质量强省”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落实各级政府的质量责任

出台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并对“质量强省”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质量强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切实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行业协会的自律责任,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督促生产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 各级政府要广泛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市、区)”“质量强企”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规划建设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质量强企”意识,坚定不移走“质量强企”之路。

(二)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实施,帮助民营企业逐步落实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加快质量诚信体系的实施,逐步落实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并运行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制定质量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制度。 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强企业质量档案基础工作,建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诚信工作机制。推进质量信用分级评价的实施,在涉及民生的重点行业率先开展企业质量信用分级评价和分类监管,把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存在质量问题、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企业纳入“黑名单”,实行严格监管,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对质量信誉好的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企业影响,帮助其不断发展壮大。 全面推广将质量诚信要求纳入块状产业企业联盟标准,并与创建和推广使用区域名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全省块状经济的整体质量诚信水平。

(三)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能力结构升级

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激励政策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化、质量管理等工作的支持力度,树立一批中小企业的典型标杆。 发挥技术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完善以协会为载体、以技术机构为支撑的质量和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有效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标准化等技术培训工作。 鼓励科研机构研究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将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方法有效地推广应用到中小企业。 以政府质量奖励工作引导中小企业不断追求卓越,提升管理水平,夯实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基础。

(四)促进民营食品生产行业健康发展,严格准入许可和监督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牢固树立从严监管理念,落实最严厉的准入、监管、执法、处罚、问责措施,严格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行为。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同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听取公众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评估、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溯源等技术基础建设的投入,提升食品检验机构技术能级,增加监管队伍技术装备配置,加强未知非食用物质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现场快速鉴别处置能力,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质量监管与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全面对接湖南省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落实行政许可“三分离”改革措施,大力推广“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等审批模式。 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对省内企业推行“一企一证”,对来湘民营投资企业实行“先证后核”。 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建设。 结合产业发展、民生关注重点,对质量问题突出的烟花爆竹、家具、学生用品等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市州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安监、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由市级政府发文开展一系列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探索建立电商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网上购样、网下检验、网上公布、网下查处”的常态化监督机制。 及时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同时建立并落实不合格产品企业约谈制度,督促企业通过整改、召回等措施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合格率民营企业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23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质量探索(2015年3期)2015-01-30 09: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