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懿雯
摘 要:教会学生慧学、慧做再到慧生活是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新课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只有在课堂中推行慧学教育,我们才能适应未来的智能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慧学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逐渐认识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强调。真正的素质教育、慧学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空间,主动联系学生生活,采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本的常规课堂教学原则,积极建设以慧学教育为导向的语文教学。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为了应试而教、为教而教的应付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课程的多样性设置和一些教学内容安排忽视了与学生生活建立有机联系,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保守,这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背离了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失去了活力,无法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也缺乏自我适应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有效解决语文教学的这些问题,我们要从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做起,重建一个富有生活化和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慧学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当前,许多学生存在严重偏科的现象,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人们通常说语文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小学时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各科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是,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出现了母语较差、阅读能力较弱、理解不清且表达不准确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小学语文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学会动手与实践,学会观察生活,多把知识运用在生活上,以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慧学教育的措施
1.让学生慧学
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使用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来掌握知识,让学生成为一个“慧”学习的人。
首先,老师应带领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慧”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协作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阅读、写作和口头交流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当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课堂中提问桂林的山所呈现的三大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然会对桂林的山产生了解。此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总结桂林之山的特点的方法,去总结桂林之水的特点,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一个丰富、全面、完美的答案。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学生不仅总结出了桂林之水清、静、绿的特点,同时也对“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达到了“慧学的目的”。
2.让学生慧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属于间接经验,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与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家务来感受家长的辛苦。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帮忙洗菜、扫地、拖地、倒垃圾,学会自己洗红领巾与衣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劳动的不易,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我相信,通过实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大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
王子式的生活,在家中不做任何家务。通过让他们做家务,懂得了洗衣服该放多少洗衣粉,菜要怎么洗才比较干净,当学生具有实践经验时,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将会加深,这些也都能够成为学生日后的写作素材。
由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学生的眼光不再只局限于书本上,而是有了真正的个人经历,所以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丰富了,作文内容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写作内容也更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的现象大幅度减少,在学生的作文中闪烁着生活实践的智慧。
正如陶先生所说,教学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情,那么一定要在水里学、水里教。否则,教自教,学自学,那么肯定教不会也学不成。虽然在现实的教学当中,我们会顾虑很多因素,但教师依旧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慧做”,比如习作课,以描写秋景主题,我们除了可以走进校园观赏校园景色,还可以让父母带自己的子女去登山,让学生体验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
3.让学生慧生活
让学生慧生活,就是要让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将课堂教学融入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打破以往教学和生活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课堂上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应该用智慧的眼睛来寻找生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让他们体验、发现、感受、表达、创造、品味生活,懂得生活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重视实践。因为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延伸。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给学生一个巨大的生活空间,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价值,成为一个坚定而又充满生活热情的人。
所以,只有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的背景中,“慧生活”学习目标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求。例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组的形式将课文改编为剧本,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尽情去发挥、去演绎。同时,联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医护者救死扶伤的实例,让语文与生活在学生的学习中融为一体。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更体验了生活,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从而更加珍视生命,从此以后学会热爱生活。这样,就达到了“慧生活”的教学目的。
简而言之,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采用机械、填鸭式的方法。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慧学”“慧做”“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多实践,将生活融入学习中,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的人。
参考文献:
[1] 李培《营利性教育机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慧学教育机构为例》,南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 邵平《培养学生智慧学习,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新
教育》2015年第24期。
[3] 祝智庭、肖玉敏、雷云鹤《面向智慧教育的思维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4] 田月霞《一所乡镇小学的智慧教育》,苏州大学2015
年硕士论文。
[5] 沈卫娟《问渠那得清如许—浅析小学语文生活教育》,《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年第1期。
[6] 高莲萍《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