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芬
摘 要:语文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且在中考内容中占有很高比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以及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却苦于教学有效性较低,难以顺利的帮助学生提升成绩。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初中分为三个学年,七年级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并引导学生入门;八年级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而九年级则是对此前知识的回顾与汇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学年。为了让学生在九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知识储备,以应对中考与今后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从提升学生学习壮行、促使课堂形式多元化、提升语文知识储备量三方面入手,并以此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
一、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习主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带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仍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工作,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但其存在的单调、死板的缺陷大于其优势,且牺牲了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丧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得提升。
例如,教师在执教《屈原》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下载话剧《屈原》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的了解教学内容,初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及其高尚情操。在教师深入讲解课文时,便能够结合自身对话剧内容的理解,对课文产生更加深层的思考,并将课文内容与视频有机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结合了话剧这一艺术形式,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并将这种新鲜感转化为兴趣,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使课堂形式多元化
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各个科学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加深,信息技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使得教学工作也能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时代红利”。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诞生,并发展壮大。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课文内容浓缩到十到十五分钟的教学视频中,用于教学工作,让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
例如,教师在执教《沁园春·雪》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将其他毛泽东诗词融入其中,用对比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受此诗中诗人的情怀。并向学生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并要求学生结合诗人的身份,去分析诗中蕴藏的内核。视频录制好后,在课前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学生必定会产生相应的疑问,进而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当中,使得教师能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學有效性。
三、重视基础知识积累,提升语文知识储备量
在所有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基础知识的积累都是重中之重。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比作盖楼,基础知识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所必需的砖瓦。换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这座“摩天大楼”便是空中楼阁,不足以支撑学生去适应今后更为复杂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因此,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例如,教师在执教《岳阳楼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储备,更加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就需要从字、词、句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并有意识的将此三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中,教师将文中的通假字(“具”通“俱”、“属”通“嘱”)列举出来,并逐个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了解单字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句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文中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以此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如,把状语后置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和“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调整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迁客骚人,多于此会”。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形成语感,进而准确的抓住特殊句式中的语法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用提升兴趣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其次,要活用信息技术,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对现行课堂模式进行拓展;最后,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17):35-36.
[2] 顾天年.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刍议[J].甘肃教育,201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