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备受关注的强基计划简章近日陆续发布,各高校纷纷拿出基础学科的王牌专业,吸引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学生报考。
(5月9日 央广网)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一流大学”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对入围学生进行校测,按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进行综合评价、录取。同时,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复使用。
作为招生改革的新起点,与传统的统一高考相比,强基计划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既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注重考察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与自主招生方式相比,其又改变降分录取方式,不再是让学生以更低高考分数进名校,而是基于统一高考,强调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应当看到,强基计划从报考条件、入围考核到录取方式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光靠以往备受自主招生青睐的学科竞赛、论文、专利等,已然敲不开高校大门。据悉,获得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银奖)以上的学生,高考成绩高于本省的一本控制线,方有资格入围学校校测,能否被录取,则要综合高考成绩和校测评分。
事实上,将高中学生的志向、兴趣、天赋作为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在国内部分高校2012年起推出的综合素质评价錄取方式已有所体现。该方式尝试将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合成综合总分,对考生择优录取。但这种“三位一体”的录取方式有其局限性,一则脱离人才培养谈招生改革,二则难以规避一些考生将其当成名校“跳板”。
而强基计划重点定向关涉国家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的基础学科招生,报考简章也明确规定不得中途转专业,这便要求报考者必须认同“强基”理念,具备“强基”特质,胸怀家国,志向坚定,对基础学科有天赋且由衷热爱,而没有志趣成为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在报考时自然会慎重考虑。这也告诉学生和家长,不能再以唯分数论和唯竞赛论的眼光和思路,看待孩子的教育成才,促使中小学校推进基础教育的育人改革,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培养,倒逼高中教育者在生涯教育的深度和力度上作出突破,以生涯指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成长建议,要求学生建立较高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较明晰的发展规划。
从不唯高考分数的自主招生,到“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再到如今强调科学选材的强基计划,国内高校的招考标准正不断放开、完善。未来强基计划将逐步增加参加改革试点的高校数量,教育部门和高校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多元评价”改革,深耕高校招录标准的调整,增加综合评价中校测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降低高考成绩的权重,逐步让志趣坚定、禀赋优异、优中选优,成为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主要原则,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