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学翻译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自出版以来,接连得到德国汉学家韩北山与高立希的译介,其中高立希译本在德语区颇受欢迎,一经推出,多次再版。运用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选取《美食家》高立希译本与韩北山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汇、句子和篇章进行对比,有助于全面地分析两位译者译法的合理性以及翻译风格的不同之处,以期从翻译学的角度探寻高立希译本在德语区取得成功的背后原因和深层因素,为部分中国文学作品的德译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诺德 “功能加忠诚” 《美食家》 高立希译本 韩北山译本
一.引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压抑中复苏的中国文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家。此间也出现了数位德国汉学家,他们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使得一部分中国当代知名作家被德语读者所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学作品在德语区的传播。1983年,陆文夫(1928-2005)所著小说《美食家》发表,并于同年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该小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连得到德国汉学家韩北山(Stefan Hase-Bergen)、高立希(Ulrich Kautz)的译介,也是目前德语区图书市场上可见的两个译本。其中,高立希译《美食家》(Der Gourmet,Zürich,1993)在德语区的读者接受度颇高,连续再版,成为了德国图书市场上少有的中国文学畅销作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趋势下,文学翻译在对外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且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讨论。借助科学的翻译理论对《美食家》高立希译本与韩北山译本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两大德译本中译者译法的合理性,从而探寻高立希译本在德语区取得成功的背后原因和深层因素,可为从事汉德翻译实践的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德译以及在德语国家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概述
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功能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她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1988)一书中,诺德首次提出“功能加忠诚”的概念。1997年,诺德出版了《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在书中她首次用英文系统地厘清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阐释了各种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并详细介绍了她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誠”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诺德认为,忠诚使译者双向地忠于译源与译入目标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信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忠信(Fidelity/faithfulness)仅仅指向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而忠诚是个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P166)。
三.基于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的《美食家》两个德译本对比与评析
(一)词汇层面的对比
(1)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候派不出那么多的公方代表,我只好滥竽充数,被派到某个有名的菜馆里去当经理。(陆文夫《美食家》,2006:23)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无论是从表达习惯,还是从语言结构来看,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成语的译介在汉德翻译过程中构成了不容小觑的难度。如(1)所示,陆文夫使用了“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来形容《美食家》主人公高小庭被迫派去菜馆里当经理时的现实状态。韩北山在翻译时选用介词短语“trotz mangelnder Qualifikation”,直译为“尽管缺少技能”。在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视角下,该译法只达到“功能”效果,未遵循“忠诚”原则,因“忠诚”原则要求译文的目的符合原文作者的意图,韩译法仅译出了字面意思,未表达出原文的“自嘲”、“糖醋”之意,而高立希巧妙地运用了德语中的谚语“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意为“让羊当园丁”,羊在园子里经常糟蹋花木,钻进草丛吃草,让羊当园丁自然是用人不当。高译法不仅恰当地还原了原文的语义,而且在译文中重现了原文的隐含意义,成功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间构建了联系。
(2)孔碧霞可熬不住呀,她是个爱打扮而又讲风度的人,如今剃了个阴阳头,挂着个女特务的牌子站在那里。(陆文夫《美食家》,2006:60)
《美食家》中蕴含了丰富的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用语,此类词汇对于初次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或是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语读者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例(2)中的“剃阴阳头”意为把人的头发剃一半,留一半,是文革批斗风盛行时一种侮辱人的做法。从译文来看,两位译者都考虑到了读者的理解水平,并未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将“阴阳”作为形容词直译,而是采用了工具型翻译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韩北山选用介词短语“mit rasiertem Sch?del”——“顶着被剃了头发的脑袋”,高立希则运用陈述句“Man hatte ihr eine H?lfte des Kopfes kahlgeschoren”——“人们剃掉了她一半的头发”,相较而言,韩译文易使读者误解为孔碧霞的头发被剃光了,未译出“阴阳”之意,自然也无法使译文接受者接收到该做法背后的隐含文化信息。从“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来看,译者在翻译时需考虑到读者的期望,但在道德责任上,译者不应出于使读者更易理解译文的动机,便欺骗读者。
(二)句法层面的对比
(3)据说此种名次的排列也有考究,因为杭州是在南宋偏安以后才“春风熏得游人醉,错把杭州作汴州”的。而苏州在唐代就已经是“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了。到了明代更是“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十万水东西”。(陆文夫《美食家》,2006:11)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参透字词的意义,又要兼顾句型的变化,还需突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非常考验译者的功力。韩北山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也许是因为杭州在南宋时期才成为了首都,而苏州大约于几百年,早在唐朝时便兴旺繁荣,直至明朝仍是一座富裕且重要的城市。”由此可见,韩北山的译法完全以目的语为导向,不受原文词句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的束缚,译文虽自然流畅,却在风采上大打折扣。古诗的一大特点在于押韵,原文诗句中的韵脚分别为“醉”与“州”、“税”与“疆”、“下”与“西”。高立希的译文不仅实现了原文语言结构的转换,“linden”与“finden”、“erbracht”与“Wacht”、“fehlt”与“gez?hlt”一一对应,还原了诗歌的音律与节奏美,又不为了完全“忠实”于原文便逐词死译,让德语接受者难以理解原文作者的本意。该译法在向译文接受者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的同时避免了激进的功能主义,忠诚于原文作者,恰当地保留了原作的痕迹。
(三)篇章层面的对比
篇章的诞生不免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若要对原语篇章有准确的理解,必须在熟悉异语文化的基础上,联系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笔者根据时间节点与人物关系的变化将《美食家》全文划分为三部分,概括为“解放前高小庭替朱自冶买小吃”、“解放后高小庭反对朱自冶吃喝”以及“改革开放后高小庭邀请朱自冶讲课”,可见小说的时代背景为二十世纪中叶前后四十余年间的中国,由于原文作者与译语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同时忠诚于出版商、原文作者以及读者。两位译者在进行涉及文化符号的翻译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偏好,为了使得译语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小说所处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韩北山在译文下方添加了相关注解,高立希则认为,加注这件事在小说里面最好避免,不見得文本中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德文,即不需要做到完全的“忠实”。他会适当的加一些解释,直接把解释放在文本里面,也不用括号,便于译文接受者理解一些具有强烈源语文化特色的表达,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和达到交际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有一定程度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进行相关词汇与句子的译介时,高立希在不制造译语文化隔阂感的同时保留了源语文化的内涵,既忠诚于原文作者,又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韩译本在该方面表现较弱,且译本中存在部分误译与漏译之处。就两大译本的篇章层面而言,高立希倾向于灵活处理特殊表达,选择文内释义的方法,韩北山则好在文外添加注解。此外,高立希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文化历史背景及语言表达习惯,在翻译时偏向渲染整体氛围,还原了原文中人物的语言风格和性格特征,韩译本的行文则有些刻板,在重现原文的幽默风格上稍显不足。相对于韩北山译本,高立希译本的翻译方法更符合“功能加忠诚”原则,并且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文的效果和风采。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1).
[2][德]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德]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M].李明栋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陆文夫.美食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Lu Wenfu:Der Gourmet[M], aus dem Chinesischen Stefan Hase-Bergen.Bochum:Universit?tsverlag Dr.N.Brockmeyer,1992.
[6]Lu Wenfu:Der Gourmet[M], aus dem Chinesischen Urlich Kautz. Zürich:Diogenes Verlag,1993.
(作者介绍:王淑婷,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