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话全编》时间副词研究

2020-06-04 12:24胡馨丹
现代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点

胡馨丹

摘  要:《北京官话全编》是一部新发现的域外汉语教科书,大约成书于清末民初。它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口语的语言面貌。《全编》的时间副词十分丰富,共计155个,其中,复音节词语占绝对优势。部分时间副词正处于语法化的中间阶段,尚未完全虚化,仍保留一些实义特征,兼具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有些时间副词具有鲜明的北京方言特征,有不少副词带有儿化韵。

关键词:《北京官话全编》;时间副词;特点

一、引言

《北京官话全编》是由日本人深泽暹所撰写的一部日本汉语教科书。深泽暹(1876—1944),系深泽立之子,生于东京。为了从事海事相关工作,曾在攻玉社(海军预备学校)二松学社学习。后来因为视力问题,未能如愿,于是转到横滨英语学校学习。1892年毕业之后,跟从田岛藏之助学习汉语,接着又到清韩语学校学习汉语,并于一年后毕业。1896年,深泽暹通过日本外务省留学生选拔,赴北京留学。此后,他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多年。1936年底,回到东京。

由于各种原因,《北京官话全编》并未在作者生前刊印。之后,该书稿本由鳟泽彰夫收藏。鳟泽彰夫后来将自己的大量藏书都寄赠于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并建立了鳟泽文库。2017年,在关西大学教授内田庆市的极力促成与亲自指导下,由关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官话全编の研究》[1],我们才得以目睹其真貌。《北京官话全编の研究》由内田庆市主编,分为上、中、下三册。其中,上、中两册为《北京官话全编》中文手稿的影印,下册为此书的字、词索引以及数篇相关研究论文。除了稿本的影印之外,《北京官话全编の研究》还收录了此书的中文草稿及日文翻译《北京官话全编总译》。上述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此书的成书过程。

《北京官话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共378章,34万余字,基本上遵循了英国人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的编撰体例。全书主要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因此,口语性较为突出。《全编》内容豐富,涵盖面广,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世态人情、饮食男女等各个方面,堪称是20世纪初北京社会的一部袖珍版的百科全书导读。无论是对当时北京口语的研究,还是对当时北京社会状态的研究,都是难得的域外材料,颇具学术价值。

太田辰夫在《汉语史通考》一书中,曾将清以来的北京话归纳为七条特点[2]。据笔者考察,《全编》仅与第一条存在出入,其余则全部吻合。在《全编》中,“我们”与“咱们”通常存在着排除式与包括式的对立,也存在着“咱们”不用作包括式的情况。同时,《全编》中还有作第一人称的“俺”。由此可以判定,《全编》大约成书于清末民初,它使用的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北京话材料。

二、《全编》时间副词概述

杨荣祥、李少华(2014)指出,“时间副词就是能够在句子中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具体地说,即能够确定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性质状态的出现、存在与参照时间的相对时间位置或时间度量的副词是时间副词。”[3]总体来看,《全编》中的时间副词相当丰富,共计155个。

笔者在考察《全编》的时间副词时,遇到了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纠结不清的困惑,这是因为副词本来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而实词当中自然包含了部分名词。为了解决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相纠结这一问题,我们按照以下标准对其进行了区分:首先,不能充当主语、宾语,且不能受其他词语的修饰的,为副词;其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词性标注为参考。以上述两个标准为依据,我们将“常素、原先、当初、一向、从先、先前、月月儿、年年儿、天天儿、将来、暂时、不久、以后、才刚、起头儿”等视为时间名词,从而把它们排除在时间副词范畴之外。

我们还考察了《全编》时间副词的音节数目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全编》中,双音节时间副词共有98个,占到63%;双音节时间副词加上多音节时间副词而构成的复音节时间副词,则占到《全编》所有时间副词的近80%。由此可见,《全编》中的复音节时间副词占绝对优势。这可以视为汉语复音节化的有力证据。王力先生认为,汉语自始就不是单音节语;先秦时代已经有大量的双音词。随着汉语语音的趋向简化,带来了很多同音词,给交际造成了不便,这时又催生出大量的复音词。可以说,汉语词汇的逐步复音化成为“语音简化的平衡锤”[4]。

三、《全编》时间副词分类

关于时间副词的分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各位学者的观点也不一致。陆俭明、马真将时间副词划分为定时时间副词和不定时时间副词,前者偏重于“时”的表达,而后者偏重于“态”的表达。其中,定时时间副词根据其时间定位功能,又可细分为过去时间副词、现在时间副词和将来时间副词;不定时时间副词,又可细分为十八个小类[5]。

杨荣祥、李少华则将时间副词划分为先时、后时、延时、瞬时四类。作者指出,“先时、后时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存在或事件的参照时间的相对先后位置,可以叫做‘标位时间副词;延时、瞬时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存在或事件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小,可以叫做‘标度时间副词。”[3]

我们采用了杨荣祥、李少华的时间副词分类,同时根据《全编》时间副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微调,在“标位时间副词”的下位增加了“同时”次类。具体如表2所示:

四、《全编》与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系统比较

目前,各家收录的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在数量上各家不尽相同,如陆俭明、马真的《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以下简称“马真时间副词系统”)共收录126个[5],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以下简称“张谊生时间副词系统”)共收录144个[6];其次,所收录的时间副词的内部也有不同。同时,还有部分词语存在归类困难的问题,如张谊生将“一旦、也、更、当场、平素”纳入了时间副词范畴,我们对这种处理方式存疑。笔者将《全编》的时间副词系统与马真、张谊生的系统进行了比较,具体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有些时间副词不仅出现在《全编》中,也出现在马真、张谊生的时间副词系统中。这类时间副词总共有47个,它们分别是:曾、先、快、正、老、总、常、且、刚、暂、渐、就、才、已、随时、按时、曾经、已经、业已、早就、早已、终久、就要、然后、随后、随即、正在、总是、时常、渐次、每每、暂且、姑且、始终、永远、一直、仍然、立刻、即刻、登时、忽然、偶尔、不时、往往、常常、渐渐、猛然。这说明现代汉语对清末民初的时间副词有所继承,由此可以认定,这类副词比较典型,具有延续性。

同时,有些时间副词出现在《全编》中,但是在马真、张谊生的时间副词系统中并未出现。这类时间副词总共有66个,它们分别是:晚、早、每、长、方、便、终、新近、打头、原本、本是、本来、原来、久已、抢先、回头、正要、改日、不日、将近、正当、常巧、常时、屡次、复反、每天、逐日、每日、逐日、见天、终日、终夜、终世、向来、从来、仍是、照旧、照常、仅只、一味的、将才、方才、才本、即速、即时、遽然、从速、登时、陈根儿、起根儿、近起来、即时间、趁早儿、赶明儿、到了儿、末末了、末了儿、再再的、将将儿的、抽冷子、冷不防、经年的、待一会儿、接二连三、动不动儿、光光儿的。这类时间副词较为集中地反映出清末民初时间副词的特色,其中的很多词语并未保留到如今的现代汉语系统中。我们将在下文对一些能反映此期鲜明特点的时间副词进行具体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时间副词并未出现在《全编》中,但是在其他两个时间副词系统中都被收录。这类时间副词总共有21个,它们分别是:业经、终将、终久、终归、总归、必将、迟早、早晚、即将、行将、在、刚刚、立即、蓦地、霎时、时时、权且、逐渐、日渐、逐步、仍旧。可以说,这些时间副词已进入到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系统中,并逐渐固定下来。

五、《全编》特色时间副词解析

1.直

时间副词“直”是“一直”的略说。《全编》副词“直”共有69例,其中,有53例是用作时间副词;其余16例則用作语气副词,为“简直”之义,后面与“是/如同/仿佛”搭配。例如:

(1)这么着,我就把他让进来了,我们两人这么一说话儿,直说到三更多天,他才走。(106章)

(2)我贪着看那夜景,在船头上,直坐到三更多天,还没睡了。(305章)

(3)承您惦记着,我自上月,直忙到昨儿这个十三,所没闲工夫儿。(144章)

(4)这两天热的利害,直仿佛伏天似的。(304章)

例(1)~例(3)中的“直”,作时间副词;例(4)中的“直”,作语气副词。

2.一直

“一直”表示“自始至终没有变化”。《全编》副词“一直”共有14例,其中,有5例用作时间;其余9例则用于空间。我们知道,从描述空间向描述更为抽象的时间转化,是副词语法化的普遍规律。这说明《全编》中的副词“一直”正处在转化阶段,因此,它兼有两者的功能。例如:

(5)每日从一清早上学,除了吃饭,一直念到长灯,今年春天已经全篇了。(32章)

(6)我昨儿夜例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所睡不着,竟算这笔账了,直折騰了一夜一直的到大天亮也没算清楚。(46章)

(7)我起家里起身,是走旱路,一直到天津紫竹林,由紫竹林上的火轮车。(218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编》副词“一直”的用例中,有8例后面带有结构助词“的”。杨杏红曾对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进行了考察,指出“一直”后面“全部带‘的”[7]。这与《全编》“一直”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尽相同。

3.抽冷子

“抽冷子”的意思是“猛然,突如其来,不及防备”。为北京方言词,也存在于东北官话中。《全编》共有2例。例如:

(8)这么着我就低着头往前走,走过人家一个房檐儿底下,正在发怯的時候儿,抽冷子打房上掉下一个活东西来。(283章)

(9)像一个无知的乡愚,说着话儿,抽冷子就闹出一句他们家乡谈来了。(361章)

4.整天家

“整天家”的意思是“成天”。为北方方言词,至今仍保留在北京官话和一些北方方言中,像东北官话、晋语(如山西绥德)和中原官话(如山东平邑),都有这样的用例。《全编》共有19例。例如:

(10)什么高雅呀,不过是整天家闲着没事在家里怪闷得慌的。(10章)

(11)现在我们衙门里差使也不忙,一个月也不过有三两天差使,此外竟是闲着,像这么样儿的整天家无所是事,也真叫人腻的慌。(45章)

(12)虽然给他请了一位老师,他是永远不上学,整天家胡行乱跑。(56章)

“整天家”又作“整天价”,但《全编》未见后者用例。“家/价”是结尾结构助词,相当于副词词缀。杨荣祥认为,“家/价”类似于加在双音节副词后的“个”,“家/价”能接在名词性词语后,也能接在副词性词语后,但前面的成分不能是单音节[8]。张相称之为“估量辞”[9],龙潜庵将其解释为“语助词,略同于‘地,有‘这样等意”[10]。笔者认为,“—家”是具有北方方言特色的词尾,其性质相当于一个结构助词。

5.将将儿、光光儿

“将将儿”的意思是“刚好”,为北京方言。不过,“将将”并不是北京官话所独有,也存在于兰银官话、冀鲁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湘语中。但是北京话中后面可以使用儿化韵。“光光儿”表示“单单”。“光光”一词也见于吴语中。在《全编》中,“将将儿、光光儿”各有1例。例如:

(13)将将儿的走到海岱门脸儿,又恰遇我们内弟,真恰似早约会定了似的。(102章)

(14)这么看起来王二格他父亲也是糟啊,自己光光儿的不胡闹了,无故的又弄了这么个狐狸精来。(330章)

6.新近

“新近”的意思是“最近,近来”。《全编》共有108例。例如:

[2][日]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杨荣祥,李少华.再论时间副词的分类[J].世界汉语教学,2014,(4).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7]杨杏红.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语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8]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9]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3.

[10]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Abstract:BeijingGuanhuaQuanbian(《北京官话全编》) is a newly excavated overseas Chinese textbook, which completely presents the spoken language of Beijing dialect at that time. It was writte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r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are 155 time adverbs in the whole edition, of which polyphony is the dominant one. Some of the time adverbs are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zation, which are still content words. They can both be verbs and adverbs. In addition, the time adverbs in it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dialect, and many of them have rhotacitation.

Key words:BeijingGuanhuaQuanbian(《北京官話全编》);time adverbs;features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