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艺术创作方法是创作者在创作时所遵循的条条框框,是创作者的一种创作精神,也是创作的流派归属。创作中的原则是创作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创作方法都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创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总结为真实性、形象性、审美性。艺术作品要真实的反应现实生活,从艺术作品的立意到构思再到下笔创作,情节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细节的处理,整体的把握和调整,都应该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作为契机和落脚点。因而无论从属于怎样的艺术流派都应当形象的反应生活,表达精神世界,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创作在遵循真实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给人以美感,将生活中的美加以藝术化,赋予更多的审美意义,给人以视觉享受。
关键词:多元化;艺术创作;传统;创新发展
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艺术的个性化需求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断提高与变化。中国传统工笔画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其绘画形式在当代插画设计中也被广泛借鉴运用。以线作为表现语言是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工笔画的主要构成之一。其色彩并不过分强调对自然色彩的还原,也可以表意为主,突出装饰的效果。水墨在绘画插图中有着与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油画能在画面上表现出一种厚重感,是其他绘画表现形式很难达到的,而国画重墨的力度感也是其他绘画表现形式很难达到的。
如今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经济、文化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消费和精神需求。世界文化多元,相互交流融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使中国的艺术有别于他国艺术,在世界舞台中脱颖而出,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就愈发显得重要不可或缺。香港插画师倪传婧,因其为苹果官网设计的 2017中国鸡年新年封面作品《吉星高照》透露出浓郁深厚的“中国风”而广受关注。倪传婧在其插画作品中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工笔画表现手法,不仅和谐统一,富有装饰美,而且个性鲜明有特点。倪传婧把造型的寓意与插画所要表达的寓意结合,让作品更加充满光彩和富有生命力,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其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发扬传播。其插画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当代的生活观念以及审美观念之中,具有民族生活的亲和力。
近现代中国画坛,一直是在东西方绘画相交、相撞、相融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立场的不同,绘画图式向多元化发展,画家们突破原来成熟、稳定、丰富的图式进行吸纳和拓展。这个时代画面面貌可谓是千姿百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领域,让人耳目一新。
水墨一直以传递中国哲学理念而成为中国绘画精神的象征。在传统绘画中更深层次的意象精神的回归、继承和发展革新,不仅是充满个性的一种探索,更是一种艺术思维的开拓发展。
齐白石、张大千、莫晓松的绘画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画出了具有这个时代精神的作品。而由于个人的性格、艺术经历及思想感悟等因素的不同,产生了他们各各不同的荷花绘画面貌,开拓了荷花绘画的新的表现形式,展现给人们新的荷花审美视角和审美意趣。究其他们荷画风格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一历史成因和时代精神;二画家的个性与创新。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绘画艺术风格的产生是必然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及人们的审美意趣,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开拓出传统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成功地创造出了许多杰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了受到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还与画家的人格魅力、学问修养、艺术经历以及敢于创造的精神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绘画图式都是在传统图式需要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对原有的图式的实践探索发展。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把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素材而直接运用。因此,不能只是简单随意的运用和转接,必须要学会对主题的理解,通过了解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找出需要的、相对应的传统元素进行简化、提炼与创新运用。通过改变它的创作手法和色彩样式进行创新运用,会产生出新的视觉效果,衍生出新的艺术元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针对当下大众审美观念而言所出现的违和感。毋庸置疑,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西方的艺术是相互交融的,比如西方的现代主义时期绘画对日本传统浮世绘的表现手法的借鉴中国的水墨画对于西方学院造型训练的吸收。开拓思维影响下的画面强调夸张的表现运用想象力,在事物的客观基础上有意识地对自然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改变,突出事物本质,是艺术者的一种主观意识行为。绘画是一种艺术语言,绘画语言包括了绘画技巧、形式和内容,它们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和渗透。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研究,将其巧妙借鉴运用到作品画面中去。这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复制拼贴、照搬原形的简单运用,而是根据创作者的主题要求与自己的画面需求找到素材元素同主题的结合点。在创作过程中对时代特征和表现主题进行区分,对相似之处和内容的关键结合之处寻找规律和共同点,不断进行删减对比,选择相得益彰的元素创作,不能强行套用传统文化元素。换而言之,就是要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考虑其背景与主题思想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巧妙借鉴。
比如通过对《山海经》和插画艺术表现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大量的资料查阅,结合荷花有和睦、和谐、纯洁的的意象,而且荷花的交相辉映,荷叶之间相依相偎,荷藕的藕断丝连以及“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都是人们对幸福美好追求的心境相符合。《山海经》中比翼鸟美好的寓意和象征,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古就有不少文人墨客以比翼鸟来比拟情义深厚。艺术表现就可以通过这些带有寓意的事物来进行一种微妙的表现,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欣欣向往之情。
通过对传统的水墨元素的深入了解研究,继承和发扬传统水墨艺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发现和利用水墨墨法的特有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们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视觉盛宴,让欣赏者领悟到水墨元素与艺术设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的完美结合后的艺术作品具有的视觉感染力和艺术内涵。希望通过对水墨元素在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和表现。通过特殊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方式将自己的艺术思维融入了自己的画面中,表现出作品的独特性。而水墨画中能融入更多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让画面有更多的感染力,对于如何让水墨式的绘画元素可以达到与艺术设计方面能够相得益彰的研究,也是一种对美学艺术创作的深入探究。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境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中国绘画已经不能适应并表现现代生活及人们的情感,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机械模仿,艺术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进行具有当下意义的表达。这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中国艺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变得迫在眉睫。这是每位画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齐白石、张大千、莫晓松、倪传婧等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说明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启示我们,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不是改头换面,失去本体,而要立足传统,从本体中求发展。优秀的作品是一种生命的呈现和心灵的表达,表达了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是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绘画的现代性,也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作者简介:苏敏,1991年9月出生,女,汉,河南省新乡市,硕士在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三年级(2017级),学生,研究方向:国画花鸟。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