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2020-06-03 10:17靖玉琦
广告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环境堪忧,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环境治理基本处于后续治理的阶段,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但是却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劣势境地。如何处理好煤矿与其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关系、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环境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煤矿环境;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煤矿由于矿藏位置不可选择,采矿工业场也不能像其它工程建设那样可以按人的意愿选择,往往造成难以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1],“先开采,后治理”远不如“边开采,边治理”,为此,把煤矿区作为涉及社会、经济、人文要素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充分体现资源观、生态观、管理观和法制观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生态矿业,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1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概念

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是指对各种因采矿造成土地功能退化、生态结构缺损、生态功能失调和环境污染的区域,通过生物、工程及其它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地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其恢复到期望状态的活动或过程,其目的是保证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又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其可以自我维持,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景观营造则是将需要修复的区域冠之以美学手法,改善矿区职工的生活环境,营造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环境。

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是可持续发展对传统煤矿行业提出的新要求,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二者关联紧密,互为补充同时也相互促进,其耦合机制主要体现为目标一致下的运行同步、观念更新下的内涵渗透、场地特性下的技术融合、社会需求下的统筹协调四个方面[3]。

2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采矿活动产生的污染和破坏必然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在生态修复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各要素,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以改善生态系统为目的进行修复。景观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它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进行景观营造时首先应从矿区的整体景观格局出发,进行统等规划,达到整体最优化,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和能量效率。

2.2生态安全原则

矿区原本的生态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在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时,就要重点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矿区植被、特有地形、污染情况等方面都要切实考虑进去,一切以安全为主来高效维护矿区的生态稳定格局。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和设计,把自然原则与景观设计进行有机地统一,体现出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

2.3可持续原则

矿区生态修复表现在持续利用与资源循环发展方面,例如对受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处理,使之可以具有其他用途;矿区的景观营造过程实际上也是矿区生态的恢复过程,在恢复过程中,利用矿区内的废弃设备以及闲置场地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再配置。

2.4情感关怀原则

煤矿矿区的景观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在这个空间中,人们有不同于其他空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所以在煤矿矿区进行景观设计,要从习惯出发,充分考虑和体现出人们对这个区域的情感关怀。根据不同空间不同功能划分,人性的需求、差异、行为习惯等,营造相适应的设施环境,使使用者能够在空间中感受到满足和舒适,最后感到愉悦,让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心。对煤矿矿区这种特殊环境的空间,要结合人们的情感以人为本来进行相对应的生态景观设计。

2.5综合效益原则

煤矿生态修复要综合施策,着眼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首先在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遵循生态规律,谨遵生态系统原则,另外还要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这三点相互促进与制约,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矿区。所以在具体修复中要注意三者特点与关系,最终促进在产煤矿矿区和谐发展。

3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措施

3.1发挥煤矿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在产煤矿无论规模大小都普遍存在着生态问题,受矿区管理水平、资金水平等限制,矿区生态修复滞后、景观格局破坏,存在巨大的环境问题,煤矿生态环境急需改善。自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把可持续发展升华到了绿色发展的高度,这就要求在产煤矿的环境治理需以自然界的更新演替为主,以人为改动恢复为辅,因此,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結合景观营造都围绕矿区现在的自然资源进行,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地质特征、地形地貌都以自然现状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煤矿景观的生态修复功能,将生态与景观二者相结合,通过营造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煤矿景观,不仅可以逐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可以起到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3.2营造经济、低维护的矿区生态景观

低维护设计的目的是在降低人工、能耗、损耗的同时营造出高品质、经济适用的景观环境,经济适用的景观具有高耐久、高替代以及高公众的特征,高耐久是指环境中的各种景观要素可以保持较长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反复替换产生的各项额外精力,高替代是指环境中的各种铺装、植物、设施具有高替代性,可以被相似配置替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后期的维修难度,高公众是指可以引导煤矿职工进行一部分容易操作的环境营造工作,让公众参与到环境日常的维护中去,对环境也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利于环境的保持。

3.3分区对矿区生态与景观进行整治

矿区由于职能不同、用途不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有所差异,分区治理方式合理地容纳了环境治理的差别化要求,提高了环境治理的高效性和针对性。矿区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三重属性,因此,在对矿区环境进行分区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环境的影响程度级别,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灾害、水环境、土地资源以及地形地貌景观等现状和预测评估情况,结合矿山生产所影响对象的重要程度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矿区环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分区。

4 讨论

大多数煤矿棕地修复的对象往往是已经完成采矿活动的煤矿,整个厂区都处于废弃状态,在利用修复技术对污染进行隔离或者直接对废弃地进行修复时,只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复活动,对其他人员无需多做管理;而在还具有生产资格的煤矿中进行修复时,要充分考虑在煤矿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绿色生产的思想教育,边生产边治理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生态治理的难度和周期,并且由于煤矿工人的加入,对煤矿环境建设起到活化作用,从而也在煤矿生态修复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5 结论

基于对先前煤矿开采与环境矛盾的深刻认识,今后应当重视煤矿环境建设,遵循整体性原则、生态安全原则、可持续原则、生态关怀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发挥煤矿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营造经济、低维护的矿区生态景观,分区对矿区生态与景观进行整治,加入具有美学的景观设计,保证煤矿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人地矛盾。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处于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过程中的问题比较多,煤矿环境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国逸.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25-37.

[2]  胡振琪,杨秀红,鲍艳.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J].资源与环境,2005,(1)38-41.

[3]  彭静,高洁宇.城市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的耦合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9(12):118-124.

作者简介:靖玉琦,1995年8月18日出生,女,汉,山东省淄博市,硕士,学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