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2020-06-03 03:31陆枫
天津教育·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

陆枫

【摘  要】国家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后,为了响应教育部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的政策要求,研学旅行正逐渐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学习形式,研学旅行更是配备了专业课程开发导师,设计美工,研学导师等,根据教育部门对研学旅行课程的要求,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和教育现状开发一系列专业课程。

【关键词】研学旅行;研学课程;湿地环境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研学活动作为学生成长中的一丝丝阳光和雨露,给予学生“行万里路”中的千万种成长形式。保证每一次研学活动的优质与专业;给予每一位参与者成长与进步;将研学活动的优势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效整合衔接,建立广东省的优质研学基地。研学的主要内容有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教育、励志教育、历史教育、生态教育、生活实践教育及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教育项目。

一、湿地研学旅行的开发意义

(一)研学教育初级阶段——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研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重点应当是认识研学教育的流程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建立研学教育的良好基调,培养学生认识研学教育的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进行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当下知识水平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学生自身对学习敏锐程度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形式转变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保证学生在自身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研学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教师应当注重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当下进行现代化,科技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并且与自身充分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积累相结合,以更具全局性和先导性的眼光,进行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活动。

(二)研学教育进阶阶段——培养学生主动性

研学教育并不是一项单一化的教学内容,而是应当贯彻在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进而有效地增强自身的研学教育能力。在学生研学教育的进阶阶段,应当不断强化学生对研学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将研学教育的理念融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发展,但是对于整体实践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仍旧是杯水车薪,学生在失衡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利于自身的成長和进步。因此,应当引导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小学学习中识字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教师,应当不断完善和创建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提升和激发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能力整合和发展。

(三)研学教育进阶阶段——培养学生长效性

长效性的研学教育是奠定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发展中良好基调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的教育教学形式已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完善自身学习能力和行为的情况下,应当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研学教育的长效化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看出,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由于学生之间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同,自身的知识基础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导致在教育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但是一部分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有效切入知识重点,导致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这样的情况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明显,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进度,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基本的教学目标尚且不能够完成,教师又怎能提升教学质量呢?

二、湿地研学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深情朗诵——天籁童声开启研学之旅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进程中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面对众多的阅读材料能够进行具有主观意识的选择和判断,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明确作者的思想主张和情感表达,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神奇和美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感。在湿地研学活动开展之前,学校举办了《童心里的诗篇——暨阳湿地·醉美情怀》朗读比赛,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二)湿地探索——动手动脑展现童真童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艺术情调教育和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给予学生学习和鉴赏能力充分的调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创建教学环境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和研究学生当下对于学习的理解能力,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开展生动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湿地研学的过程中开展手工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亲近自然的形式,利用落叶进行粘贴画制作更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学生搜集不同颜色的树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创作不同的艺术作品,是学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机会。在不同的动手作品中能够看出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教师更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一餐一饭——团结协作感悟同行之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完善和加深,教师也应当认识到传统的教学形式与当下的教学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应当将自身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相应的转变和改良,充实自身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地位受到了教师的压制,不能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则是不断要求学生模仿,在模仿中压抑了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在当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应当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长时间的校园生活的引导和影响中,与同学和教师朝夕相对,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此次的湿地研学之旅中,学生能够分享午饭、讨论此次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建立与身边小伙伴良好的友谊,不仅能够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死板的德育机制,还能够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认识伙伴、在分享中了解伙伴,给予学生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并且逐渐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长效化发展。

(四)环保安全——环境保护认知地球家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国土辽阔的国家,因此对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需求。小学生是我国青少年群体的重要代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在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奠定对环境保护的良好认识,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对环境进行保护,学习环保知识,践行环保内容,是我国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

教师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介绍的过程中列举海洋污染、森林污染、空气污染等不同的污染现象,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危害,以及对整个世界的不良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不断遭到环境的威胁过程中,应当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向学生展示出因为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口数字以及不断灭绝的动物数量,让学生对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理解,明确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三、结语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辩才之道是教育者的毕生追求,而研学则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既然万卷书与万里路缺一不可,那么研学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军.开展研学旅行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J].教育界,2019(36).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
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构建“阅历课程”: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在大地上行走
“研学旅行”要靠依法治校护航
“研学旅行”怎样“研行”一致?
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设计示例
从“文化践行”到“学子讲堂”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