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冲突的现状及管理对策探究

2020-06-03 03:31李杰
天津教育·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

李杰

【摘  要】交流是人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但是有交流,就会有冲突。在初中教育工作中,多数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躁动性思维,而这一情况,在寄宿制学校中更加明显。在寄宿制学校中,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加之青春期的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相对较为敏感,很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冲突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冲突现状;管理措施

总体来说,无论是在生活领域,教育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冲突都是无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有效地降低冲突的损失,减缓冲突发生的频率,是其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工作。在初中阶段,由于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这不仅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也会威胁到学生的安全。

一、学生冲突的现状

首先,在学生冲突的几种类型中,最为频繁的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正处于12~15岁这一年龄段,也就是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很多学生都会形成一定的矛盾性心理以及敏感性心理,在与其他同学沟通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会由于想法不统一而产生矛盾。并且调查分析显示,男生之间比女生之间产生矛盾的概率更高,而这主要与学生的性格有关。在初中阶段,多数男生已经正式进入自己的生理变化时期。并且,很多男生在这一阶段也会形成较高的好胜心理以及自我表现欲望,所以其很容易会因此而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其次,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很容易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以及冲突。在当前的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有效的丰富,教师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学习引导者,所以在这一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不尊重心理。并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切入,即便是身处寄宿制学校,学生们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新闻,形成多种不同的观念。在他们眼里,教师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死板固执的人,这样一来,由于思维观念以及行为上存在差异,所以两者之间自然就会产生冲突。

除此之外,在寄宿制学校中,教师就如同学生的父母,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同时也会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产生被禁锢的意识,从而导致冲突的产生。

二、学生冲突的管理措施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群体冲突来说,学生冲突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在寄宿制校园内,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冲突,通常原因都比较单纯。比如彼此之间的意见不合,或者某一方学生存在不当的言行举止等,绝大多数情况不会涉及利益。并且,由于寄宿制校园的学生所生活的场景相对较为封闭,无法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学生自身的交流意识以及交流经验相对薄弱,他们不会很好地与其他人进行沟通,而这也就是冲突出现的导火索。因此,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在教育工作中,其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给予学生一片宁静快乐的生活环境。

首先,学校方面应重视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构建一些代表和平友谊的雕塑,也可以在教室走廊上悬挂一些与友情相关的标语,通过校园广播台定期宣传一些以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是文章等,让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形成和谐心理,降低自身的躁动意识,减缓冲突。其次,学校方面应重视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成立,也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团体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且,针对校内的农村学生,学校方面可以组织城镇学生与之开展互帮互助的小组性活动,让农村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尊重以及关爱,从而消除自身的紧张心理,更加快速地融入集体中,消除冲突。

(二)创建全面的避免冲突管理机制

当前针对寄宿制学校,其整体的工作内容相对较为繁琐和复杂,所以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学生之间的冲突形成关注,也没有构建出合理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冲突加剧,甚至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影响。

首先,学校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潜在冲突,构建完整的预防机制。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与其他人产生冲突之前,都是会有一定的原因的,也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当其寻找到一个爆发点后,冲突就会产生。所以在冲突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对应的调节工作以及调查工作,尽量将冲突扼杀在摇篮中。比如,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分别对本班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对潜在的冲突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再比如,当教师发现班级中某些学生存在一些相互抵触的心理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与之进行沟通,缓解彼此之间的误会,以此有效遏制冲突。其次,学校方面可以构建完整的认知程度分析机制。比如,当教师没有及时预测到学生的潜在冲突时,那么隐性的冲突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冲突。当这一情况发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对冲突可能会形成的后续影响进行有效预测以及有效掌控,降低冲突的影响。再者,教师应注意构建冲突行为意向化解机制。当冲突无可避免,学生与冲突对方之间会形成较为紧张的关系,并且很容易在日后的交流中再次产生冲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两者进行沟通,对彼此之间所形成的消极情绪进行有效化解,防止其在思想不稳定的状态下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最后,教师应构建冲突结果诊断机制。当冲突双方完成冲突这一行为之后,教师需要对两者进行客观、严肃的教育,使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举止。并且当冲突产生后,教师也不应该一味地对学生训斥,而是应该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其教育,使之能够快速平复自己的心情,主动与对方接触,化解误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推动集体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

相比于普通初中院校来说,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的生活環境相对较为封闭。在日常生活中,其主要接触的人就是自己的同学以及教师,与外界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并且,对于从农村转学过来的初中生来说,其大多属于留守儿童,自身的自卑心理以及敏感心理极强。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冲突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大型的集体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电影,开展心理学方面的讲座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当学生在面对潜在冲突时,就能够很好地对其化解、妥善的对其处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寄宿制学校可以定期为学生设计一些节假日。比如每半个月可以给予学生1~2天的假期,允许学生回家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接触;而针对留守类的学生,学校方面可以主动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使之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地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和孩子交流,缓解由于自己不在身边而对孩子形成的影响。最后,学校方面可以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构建完整的家校合作体系,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形成稳定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现代化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对农村学生的发展形成了较高的关注。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开始进入城区学校,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青春期所形成的心理躁动,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甚至会发生冲突,为了有效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学校就需要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创建完整的管理机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的基础建设,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鑫莹.全面风险管理视野下S校学生冲突现状及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王昊.我国社会转型期初中学生冲突研究[D].湖北大学,2017.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探析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