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萱萱 柳菁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敦煌文化对外宣传日益增强。“数字敦煌”平台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让敦煌石窟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眼前。虽然目前“数字敦煌”中的介绍文本均已翻译为英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数字敦煌”中的石窟建筑类术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数字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翻译策略和方法,提出了相关术语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目的论;“数字敦煌”;敦煌文化;石窟建筑;术语英译
0 引言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汇聚印度、希腊、伊斯兰和中国文化,形成了兼鲜明特色与丰富内涵于一身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在一千多年的营建过程中历经沧桑,于20世纪遭遇大劫,许多洞窟遭到破坏,文物被掠夺。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何才能在兼顾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前提下让世界走近敦煌、了解敦煌呢?在此背景下,“数字敦煌”应运而生。
在“数字敦煌”网站(https://www.e-dunhuang.com/)中,笔者整理归纳了现有30个石窟介绍中的相关术语,共分为七大类:石窟建筑类术语、壁画类术语、雕塑类术语、宗教文化类术语、装饰图案类术语、音乐舞蹈类术语和其他类型术语。笔者主要选用石窟建筑类术语作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视域下通过对比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提出建议,共同学习。
1 敦煌文化石窟建筑类术语特点
1.1 语言纷繁多样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部端口,这里不仅是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交流的咽喉重镇,更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敦煌成为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汇聚之地。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融汇的结晶,从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涉及多种语言,除了汉文外,还有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梵文吐火来文和希伯来文等。多语言背景为敦煌文化带来了多重影响,许多在敦煌文化术语中得到映射。以现有石窟建筑类术语为例,其词源并非汉语,而是外语音译的结果,如尼乾子塔(梵语)、爱奥尼柱头(希腊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维语)等。
1.2 宗教色彩浓厚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敦煌地区的佛教传播活动早在汉代便已经开始,敦煌石窟艺术作为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一种记载和表现形式,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兴衰,莫高窟被称为“佛教艺术的宝库”,是中國特色佛教艺术的典范。在此影响下,石窟建筑类术语中包含着大量如石窟、佛龛、佛床、须弥等具有宗教色彩的词语。
1.3 历史背景丰富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莫高窟的兴建历程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其建筑特色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逐渐发展,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性,如在北魏之后不复见的“阙形龛”和在敦煌近代史上意义重大的“藏经洞”等。
2 理论框架
1978年,费米尔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的概念,他认为翻译目的是翻译实践中的首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王继慧,2010)。目的论包括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指翻译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Hans J. Vermeer,1989)。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保持语际连贯,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
费米尔认为行为取决于目的;同理,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的目的(Baker M.,2004)。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使目标文本达到交际目的,就要根据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因此,三法则中“目的原则”最为重要,其他两个原则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目的论理论不仅注重翻译的文本功能,还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即“连贯法则”,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忠实原则”。
3 “数字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翻译策略及方法
3.1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是译者决策过程的体现,也是衔接翻译现象和翻译规范的纽带(余静,2016)。“数字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语言转换方法,并应紧密与目的论三原则结合。其中,石窟建筑类术语翻译中运用的策略主要是归化和异化。
归化策略是让作者靠近读者,以目标语读者为归宿,用译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在“数字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翻译中,以下两种情况选用归化策略:一是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具有完全对应概念的词语,或直译无法表达出术语内涵时,译者可以选择目的语中具有近似概念的词语进行翻译;二是在翻译外来词汇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归化策略,以保留原语结构和文化特色。
异化策略就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时接受原语表达方式,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以此来保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和原语的文化特征。“数字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存在以下情况时选择异化策略:术语与目的语无完全对应的文化概念,或者是仅有部分概念对应时,译者通过异化策略,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3.2 翻译方法
“数字敦煌”的翻译目的在于让译语读者了解敦煌石窟文化,让石窟建筑特征在翻译中得体现,因此,在术语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下翻译方法:
3.2.1 直译
直译一般用于在目的语中能够直接找到与原语概念相同的对应的术语英译,比如:殿堂窟hall cave、平棋顶flat ceiling、帐形佛龛tent-like niche等。直译保留了原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特点,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简洁明了,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
3.2.2 意译
意译是指注重原文意义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当一些术语无法通过直译来传达术语内涵时,可以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比如:“影堂”,在《敦煌学大辞典》中的解释为:影窟,亦称“影堂”,洞窟形制之一,指绘塑高僧纪念性真容的纪念性洞窟。可见这是一条不能望文生义的术语,因此我们需采用意译法,根据其含义译为memorial cave。
3.2.3 回译
“回译”是指将A语言的译文B译回A语言。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多种语言相互融合,出现了许多外来人名、地名或是目的语中不存在的概念等。敦煌石窟建筑类术语中包括大量外来词汇,如须弥山。“须弥”一词本就来自梵语音译,“须弥”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是众山之王,世界的中心。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将须弥山回译为梵语Sumeru,既突出了原语言文化特色,也保留了外来术语的韵味。
3.2.4 音译
音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用近似的发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通常只保留语音和书写形式,文字本身不再具有其原本的意义。石窟建筑类术语存在一些在目的语中并无对应概念的术语,例如“皇庆寺”。皇庆寺是早在唐宋时代就存在的一所重要寺院,但是在目的语中并无对应的历史遗迹,因此将其名称中的专名部分音译为Huangqing Temple,可以保留原名称的独特性,使其在英文中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达到文本的外宣目的。
4 结语
随着敦煌文化外宣的不断推进,敦煌文化术语问题值得更多关注。提高“数字敦煌”中敦煌文化术语英译的质量既有助于“数字敦煌”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敦煌文化走出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目的论视角,对“数字敦煌”中的石窟建筑类术语进行初探,希望能够为“数字敦煌”中的术语翻译提供思路,以期提升其传播效果和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敦煌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J].中国翻译,2018,39(04):103-109.
[2]余静.论翻译研究中的术语规范与术语关联——以翻译策略研究术语为例[J].中国翻译,2016,37(01):85-90.
[3]王继慧.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和方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09):221-224.
[4]张艺.从目的论看直译与意译之争[J].海外英语,2010(05):189-190.
[5]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6]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34-236.
[7]Vermeer,H.J.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M].Shanghai:Sha 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Hans J Vermeer.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9.
[9]“數字敦煌”.[DB/OL].https://www.e-dunhu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