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的探索

2020-06-03 16:53泮乐韵王珍黄青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跷跷板滚筒木块

泮乐韵 王珍 黄青

2011年到2015年期间,我们根据观察、分析幼儿的户外游戏,有意识地增加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设计,让儿童在游戏中更进一步发展,包括有助于他们能充分感知丰富科学原理的相关联的游戏设施,如滑索、定滑轮、四边桥等,引发他们多样的体验、思考与探究。

随着“安吉游戏”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逐步推进,除了教师,儿童也成为了“安吉游戏”环境的积极建构者。他们自由地在不同场域间穿梭,依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完善和丰富游戏环境。比如,游戏场地的大树上早先就安装了两个定滑轮,悬吊着两个塑料桩。孩子们最喜欢坐在这里玩一上一下的游戏,即一个孩子用力一蹬,整个身体就上升了,另一个孩子下降,孩子们称这种玩法为“跷跷板”。

“跷跷板”的说法让我想到了常规的以支点平衡的跷跷板,为了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和比较,我将木桩和长板组成的“传统”跷跷板投放到旁边的场地上,静候儿童的发现和探索。果然,这个支点不固定的跷跷板吸引了孩子们,竟然玩出了多种花样,几个男孩甚至持续探索达一月有余。下面记录的是在2017年10月末发生的四次游戏。

游戏与支持

第一次:为什么轻的一边跷起了重的一边?

10月26日,钰琪与煜涵先玩跷跷板游戏。贝贝见到钰琪跷起了煜涵,马上坐到煜涵一边,试图用两个人的重量来对付钰琪。跷跷板两头交替地一上一下。这时,天辰、志涵和豆豆也来参与游戏。志涵和豆豆坐在煜涵一边,天辰坐在钰琪一边,形成了二对四的局面。只见钰琪双腿站直,屁股离开木板,等木板往上跷了一下,接着坐下来,然后就把4个男孩那边的木板跷起。志涵:“啊?为什么还是他们两个重”?其后,孩子们重新组合,反复地尝试了多次,那块木板也在支点上移来移去。

其实,这个支点不固定的跷跷板上的木板会移动,导致了一边长一边短。人少的一组坐在了木板长的一边,反而能跷起坐在短的一边的人多的另一组。但是,孩子们会追究这个问题并意识到问题的原因吗?我继续关注。

游戏结束后到了画游戏故事的环节。豆豆画了“为什么我一个人可以称重3个人?我下降了那3个人上升了?”志涵画了“为什么我们4个人跷不动他们2个人?”

孩子们之前在关于天平的游戏中获得了“砝码重的一边下沉”的经验,在定滑轮塑料桩的游戏中也积累了“重的一边会下沉、轻的一边会上升”的经验,但这次的游戏结果却相反。我必须抓住孩子的认知冲突,引发进一步思考。于是,在当天的游戏分享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让这几个孩子交流他们的游戏情况。

志涵:应该是4个人重,怎么会让他们跷起来了呢?

师:是呀!这是为什么呢?

显然,孩子的当前经验与先前经验发生了冲突。我之所以重复孩子的问题是想将回答的机会留给孩子。

然然:因为男孩子用脚把跷跷板推得浮上来了。

志涵:是因为他们那边的人重,我们两个人轻一点。

师:是两个人的重量超过4个人的重量吗?

我要把孩子的回答梳理成孩子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再重新抛出问题。

可辰:不是的,4个人肯定比两个人重。

钰琪:可能是我们这里长一些,他们短一点。

师:你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我能理解钰琪的话,完全可以替她把话说清楚,但同伴交流首先要学会清楚表达,便于其他幼儿的理解。

钰琪:是跷跷板的木板,我们这边的板长一些,他们那边的短一些。我一个人站这边就能跷起那里两个人。

师:那是为什么呢?钰琪:我不知道。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视频。

游戏视频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他们更直观地思考。视频中有一个细节,天辰将木板朝一边移动了一下,我认为这是一个涉及力矩的关键点,便立即提问。

师:天辰,你把木板往那边移了一下,是为什么?

天辰:因为那边的木板太短了,人要掉下去。

师:哦,你移的目的是为了让两边木板一样长,是吗?天辰:是的。

师:为什么需要一样长?天辰:这样就可以称出哪边重了。

师:只有两边一样长,才能称出到底哪边重哪边轻。

天辰的回答让我惊喜,原来幼儿是有经验的,能通过相互学习来解决问题。因为他们还说不出力矩的概念,所以我顺着天辰的说法进行了强调。这次分享活动使大家对于跷跷板有了崭新的认识——原来,能改变跷跷板平衡的除了重量,还有其他的可变因素。

第二次:怎么才能使跷跷板的一端跷起来?

10月27日,天辰特地在跷跷板的周围放上了软垫,与同伴再次玩起了跷跷板,只见他一会站,一会坐,又跳又抖,做着不同的动作,似乎很用心地在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跷跷板的另一端蹺起来。

游戏结束时,其他玩伴在收拾游戏材料,他却取了纸和笔,在现场记录着能让跷跷板一端跷起来的几种方法。当记到第六种方法的时候,他忘记了,想回去重新尝试,但是材料都已经整理完毕,孩子们都回教室了。在老师的支持下,他重新搬回了木板和木桩,坐在了木板上,想找回刚才尝试过的第六种办法。他突然微微站起,又猛地坐下,跷跷板的另一边也跟着一下一上。“哦!我想起来啦,就是先站起来再用力坐下去。”他兴奋地说。天辰记录的方法如下。

方式1:人少的一边会跷起来。(箭头方向表示“上升”“下沉”)

方式2:一边人站立不动,一边人抖动,抖动的一边会下沉。(用波浪线表示抖动)

方式3:两边都是一个人,那么轻一些的那个人的一边会跷起来。

方式4:两边人数相同,一边人站在跷跷板最顶端,另一边在其他位置,站顶端的那边下沉。

方式5:两边同时站立在相同位置,一边突然跳起来坠下,则有跳跃动作的一边会下沉。(一边人物离开木板在空中,表示跳起来)

方式6:我坐在板上,站起来,突然坐下去,另一端的人会弹起来。

在当天的游戏现场,除了天辰记录了6种方法,还有儿童记录了在跷跷板游戏时的安全问题,以及自己的疑问。比如,睿哲:“总是有小朋友掉下去,我和天辰一起去拿软垫,可以保护我们不受伤。”致远:“我们在玩跷跷板的时候总是掉下来,很疼,我们就去拿了软垫,铺在下面,保护自己。”思学:“为什么这边要踩几下,那边才能上去呢?”

从中班开始,我们就在游戏场上投放纸笔,供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记录。现在记录已经成为游戏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他们实时思考、梳理、归纳。孩子的记录也给了我倾听孩子想法的机会,让我能捕捉有效的教学契机。这天游戏后,我让天辰分享了他的记录,围绕如何使跷跷板的一端跷起来的问题,大家又展开了讨论。

玉和: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今天和智韩一起玩跷跷板的时候,我站起来的时候就是我重,我坐着的时候就是他重?

然然:我知道,这个和顺序没有关系,是看重量的。

师:哦,与体重有关,那你觉得他们两个人谁重一点?瑞泽:智韩呗。

玉和:可是我站起来的时候就是我重。

当玉和重申了他的疑问焦点,也就是下沉的一端会随姿势的变化而变化,我再一次把问题抛给所有孩子。

师:那为什么呀?然然:因为坐着的时候脚的重量是没有算进去的,站着的话,脚的重量是算进去的。

看来然然还是觉得和重量有关,于是我通过追问来引发大家更细致全面的思考。

师:那坐着时候脚的重量到哪里去了呢?然然:放在地上了。

师: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可辰:一边木板长,一边木板短呀。师:哦,也有可能。

在分享活动中,玉和并不满足于天辰记录的方法,由自己的疑问出发,引发了大家对于方法背后的原理的思考。其实,真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还原当时场景,对各个因素去逐一分析。然而,我没有这样做,只是不断将问题抛给孩子,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答案,我都没有否认,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假设、求解,即使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也不遗憾,因为他们还有很多机会去探索。问题的悬而未决,或许也能成为儿童进一步游戏的动力。

第三次:改变支点,跷跷板变跳板

10月30日,为了让自己摔在地上不疼,孩子们在木桩周围铺上了更多的软垫,大胆尝试在跷跷板上来回走动。玩了一会儿后,一宸想出了一个新玩法:“我们来玩跳水炸弹的游戏吧。”或许他把绿色的软垫想象成水了,纵身下跳溅起水花,就像一顆炸弹扔进水里,孩子的游戏无时不存在丰富的想象,让我很感叹。

他让两个同伴坐在木板的一端,自己走上木板,从木板的高处跳下,落在了软垫上。他的示范得到大家认可,于是开始玩“跳水”,并规定,跳在沙地上才算赢。

开始,坐在固定端的儿童不断更换,大家轮流跳水,但是不久就出现了矛盾——谁都不想坐着。坐着的儿童突然站起来,导致正在跳水的儿童突然就摔倒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在一旁观察的我上前提了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不用小朋友坐着,就能让木板的一头固定住呢?”马上就有人回答:“找个东西来压住。”瑞泽跑去将一个滚筒滚了过来,压在了木板的一端,但是重量还不够,另一端一站上人,滚筒就被跷起来了。于是,两个孩子主动下压滚筒,压在了木板上,最多的时候是三个人压。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和之前坐在木板上并没有差别,并不能腾出人手。于是又搬来了木块,放在滚筒里面,并不断地添加,一边添加,一边尝试,最终成功了。游戏后,孩子们照例对自己的游戏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了记录。

天辰: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用一个桶压住跷跷板的一头。一开始没有成功,因为我们人的重量比桶重,后来在桶里放了木块,木块都超过桶了,就成功地玩游戏了。

睿哲: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就是在跷跷板的一头用很多木头压住,防止把我们都跷上去。一开始放了一些,我上去试一试,不行,又加了很多,又上去试,还是不行,最后木块都超过滚筒了,我们试了才可以上去。

天辰:我们的跳水炸弹游戏规则是,数到10才能跳,1不能跳,到10才能跳,跳到垫子上就算犯规。

只有认真去倾听,才能了解这看似稚嫩的涂鸦记录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包括孩子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但滚筒几次被跷起,甚至添加了木块仍然不行,孩子们是否清楚其中的道理呢?于是,我不失时机地组织了游戏分享活动,首先呈现了活动现场照片,分享和讨论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天辰:我想说一下,我们今天想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跷跷板跷起来不下降。

师: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发生什么事情吗?

我希望孩子将事情交代、梳理得清楚,以便其他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

一宸:我今天玩的时候,摔在了软垫上。瑞泽本来坐在跷跷板上,后来突然走掉了,我就掉下去了。

师:那你们运来这个圆筒是干嘛用的?一宸:这样的话所有小朋友都可以玩了,就不会需要有小朋友坐着了,不然坐着的小朋友就不能玩了。瑞泽:可是只靠那个滚筒是不够重的,还需要再加上木块。

师:为什么?瑞泽:因为光用滚筒不够重,可是加了木块还是不能承受我们的重量。

师:那为什么后来就够重了呢?瑞泽:如果木块放得乱七八糟放的话,还是会倒下来,放得整整齐齐的话就不会倒下来了。

嘉宝:那个滚筒也有问题!滚筒和垫子之间的间隙有点大,一下子我们就摔下来,然后我们下去把垫子移一下,让滚筒和垫子搞紧一点。瑞泽:因为那个垫子是软的,如果重的东西坐上去会沉下去一点。

师:哦,原来和这么多因素有关。

我想让幼儿了解一件事情的发生可能会有多个因素和条件。

恒灵:老师,我给他们一点建议。如果木块摆上去,小朋友人数多了,重量比木块和筒重,那滚筒就会滚掉,木块会砸到其他小朋友了。

师:嗯,你的考虑是有道理的,那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天辰:我们是一个一个玩的。师:他们也调整了自己的玩法,是一个一个轮流玩的。

恒灵并没有参加这个游戏,但能根据照片,预估可能发生的结果。我引导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来回答他的问题,别人的类似观点也验证了恒灵的想法。

第四次:让跳板变得更高

10月31日,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挑战意图——嫌跳板不够高,跳起来不够刺激,开始探索如何改变支点,让跳板的一端变得再高一点。几经尝试,他们发现,木板的一边必须很短,也就是一端离木桩这个支点越近,另一端才會越高。但是很快又发现,木板的一端离支点越近,滚筒就越难压住它,而压住的越少,就越容易翻掉,又经多次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既让滚筒压着木板多一点,又比原来提高了另一端的高度,同时人走上去不至于跷起滚筒。在游戏结束后的分享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也继续围绕着重量、接触面积、力矩以及同伴合作等问题开展了讨论……

分析与反思

对跷跷板游戏的持续观察,让我对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首先,游戏中的探索性学习更复杂、更精彩。游戏就像是一个科学实验室。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问题,一般都源自已有经验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时产生的矛盾。比如,已有经验是重的能跷起轻的,而新情境中却是轻的跷起了重的,这就引发了幼儿对支点与力矩的探索,但是同样的力矩也会引起不同的结果,这时与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又产生了矛盾。探索中,他们又发现了跳动或起身后突然坐下所产生的压力。他们还会使用新经验,产生新的游戏,比如了解了支点与平衡的关系后,利用支点移动导致力矩变化的经验,故意打破平衡产生新的游戏,将跷跷板变成跳板。这系列对于支点、力矩、重力的探索游戏,是我无论如何也设计不出来的。

其次,游戏中的科学探索关注重点不在结果。过去,我们设计一个科学探索活动,总是将某个实验的结果用一个表格让幼儿记录,很追求每个孩子记录结果的对错,最后还要总结出正确的结果,示范给大家。而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会有很多种,而我们往往会忽视每个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摆弄材料所用的方法、动作对结果的影响。这个游戏过程让我感到,很多现象都是孩子游戏动作的偶然结果(比如支点移动),然而产生的问题却是重要的;获得某种知识概念并不重要,然而为解决问题所进行的假设、验证,使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这样的科学态度和学习品质才更重要。所以,我没有对这个探索中的杠杆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因为孩子们各自对支点、力矩、重力等关系都有了不同水平的感性经验,特别是他们能运用这些经验创造新的游戏玩法,这让我感到很满意。

第三,持续关注、准确捕捉、及时分享,能使孩子的学习向纵深发展。过去,我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总是将幼儿的经验割裂成单一的知识点来教,比如怎样让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教完就结束。但是,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时,持续不断地运用多种经验进行尝试。比如,当他们知道了两个人跷起四个人是因为支点两边的木板长度不一样,于是尝试了在两边一样长的情况下,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让另一边跷起来。当有了初步的经验后,又有了改变支点使另一端变高并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样的持续探索,也正是由于我持续观察并及时捕捉孩子的问题组织游戏分享环节的讨论,才有可能出现。

从这个案例中,我学习着如何在观察中捕捉孩子的关键问题,比如“两人跷起四人”“不同方法跷起另一端”“支点两边的木板长短会影响平衡”“如何固定跳板一端让另一端高高跷起”等等。这些关键问题为游戏分享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只有看懂幼儿的行为,才能以幼儿游戏的真实情景为讨论素材,使游戏中的探索成为一种不断深入的复杂的学习过程,使孩子懵懂的感觉体验变为清晰的思考过程。

第四,用好孩子活动的照片、视频以及孩子的图画记录,能使学习的推进更有效。照片和视频能还原游戏现场,让人直观感受当时的游戏情景,让参与和不参与这个游戏的孩子都有了发表观点的可能。比如当幼儿说到为什么两个人能跷起四个人时,其他幼儿就从照片上发现了两个人这边的木板长一些,有的还发现坐的位置有前后关系,使幼儿有机会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

而孩子涂鸦式的记录,虽然很难看懂,但只有真实记录了孩子的做法和想法,再进一步去倾听孩子解释记录,才能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成为观察孩子游戏过程的重要补充,也为教师积累了组织游戏后分享活动的素材。

猜你喜欢
跷跷板滚筒木块
滚筒洗衣机
滚筒游戏(大班)
大峡谷历险记
蜡烛跷跷板
买洗衣机 波轮滚筒选哪个
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压力的确定与调整
轻重比较
智力跷跷板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