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培育路径浅析

2020-06-03 09:14范学刚刘素梅
职业·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培育路径浅析

范学刚 刘素梅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科技精英,更需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系列节目的播出对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本文就新时代工匠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 大国工匠 培育路径 浅析

课 题: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实施‘双元培育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ZJA19022,主持人:刘素梅)研究成果。

2019年3月1日,央视一套播出《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大国工匠们无限荣光地展示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过程中的不可或缺。“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热词”。我们从大国工匠成长的历程来探讨新时代工匠的培育路径,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区域经济建设。

一、大国工匠的定义与内涵

“匠”在《说文解字》中的定义为: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新华字典》中“匠”被定义为有手艺的人,匠人,木匠,能工巧匠;另外还具有灵巧,巧妙,如独具匠心等。

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生产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因此诞生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工匠”,如木匠、铁匠等。这些手工技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用灵巧的双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巧妙地做出了传世佳品。

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详细介绍了高凤林、陈行行、乔素凯、谭文波等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杰出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震撼而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岗位上掌握主要核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大国工匠”就泛指那些朴实平凡、默默无闻而又身怀绝技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对待工作忠诚、专注、踏实、奉献,这种精神被称为这个时代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

二、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

2018年度表彰的大国工匠第一学历大多数是技工学校或者职业学校,聘任的是技术工人的最高专业技术职称——高级技师。

1.技工院校,大国工匠的摇篮

当今社会追求高学历蔚然成风,认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有发展前途、大有作为,从而不顾家庭和孩子自身实际一味挑好小学、挑好初中、挑好高中、上名牌大学。考不上高中找关系掏高价学费也要上高中、甚至达不到普通高中建档线也去花费数万上私立高中,鄙视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际上呢?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高风林,1980年从两年制的“七机部”技工学校毕业,经过他的辛勤付出,将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泵前组件的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高风林焊接了40%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动机部件,是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部件的中国第一人。

《大国工匠》纪录片中的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是全国“最美职工”,他是1980年的技校生,工作35年无次品,在业内被尊称为航空“手艺人”。

乔素凯1992年从山西临汾电力学校毕业;谭文波1992年从四川石油管理局技工学校毕业赴新疆油田成為一名井下作业工……

我国的人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别紧张,企业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倍以上,高级技工甚至达到2倍以上,而且技工的短缺,从东部沿海地区一直蔓延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从过去的季节性,演变为现在的经常性短缺。上海闵行区2019年7月份的“就业蓝皮书”上“健康管理师”的求人倍率居然高达140∶1,护士的求人倍率也达到了70∶1。在深圳,高级技师、技师的最高月工资分别为2.77万元、2.26万元。技术技能人才同样可以拿到高薪,同样可以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样可以登上央视的舞台,接受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颁奖,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2.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我

1989年出生的陈行行2009年从山东技师学院数控专业毕业。他为了拓宽专业,丰富知识技能,又自学了和数控相关的电工、钳工、焊工等八个工种,考取了十二本职业资格证书,典型的“学历证书+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即我们常说的“1+X”。

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部件的中国第一人高风林能在0.08毫米~0.01秒的精准控制焊接,离不开平时的基础训练:工作时,他在炙热的铁炉旁仔细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工间休息时,又举起身边的铁块锻炼耐力;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习稳定性;吃饭时,用筷子夹着食物练习送焊丝动作,锻炼稳、准、快。

追寻着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重点高中、进名牌大学,而是选择适合自我的教育。他们靠着师傅们的口传心授和自己的刻苦钻研、凭着执著和坚守,德技并修,最终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新时代工匠培育路径

“大国工匠”是工匠中的精英。他们在工作时持之以恒地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产品的细节追求极致与完美,他们的职业操守和人生追求是负责、严谨、细致、专注、敬业。同时,“大国工匠”又是工匠中的特殊成员:他们拥有“大国梦、新时代”,拥有“大情怀、大担当”,他们敢于“大创新、大创造”,他们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的技术技能的领跑者!

1.加大顶层设计,提高技术工人地位

习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崇尚技能是新时代工匠的风向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抓好职业能力教育的政策,为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3月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改善技术工人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8月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第四十五届喀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又获得了16金14银的优异成绩,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展示了我国技能强国的态度和决心。

2.加大制度建设,畅通工匠成长道路

制度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文件。各地市政府完善相关各方的制度建设,维护工匠们的合法权利,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强化统筹协调,成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发改、工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培养新时代工匠的效能。一是在新时代工匠培育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平等、利他、共赢”。平等是前提,利他是关键,共赢是根本。二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建立技能型人才的正向筛选机制,让坚守工匠精神的优秀匠人脱颖而出,并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三是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新时代工匠双元培育研究服务中心”,搭建校企“双元”培育合作平台,提高新时代工匠培养内涵和培育策略。四是由发改委牵头出台配套政策,激励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新时代工匠培育的积极性。五是由财政局牵头设立新时代工匠“双元”培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六是由工信委牵头提高企业用工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厚植新时代工匠的优厚待遇。

3.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师资

兴国必先强师。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工匠,追根溯源,必须有一流的师资,特别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宽泛的企业文化、扎实的实践能力,是既能讲理论知识又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一是校企双方联手打造“双师型”教师。通过平时讲课、动手实践、技能大赛等方式,选拔出优秀的专业教师送到企业顶岗实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流程等;加强学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技能人才的对外交流、互聘共用、社会服务、课题成果转换等,使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将“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师资”放在首位,把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让敬业奉献、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成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操守,使他们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

4.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

职教20条强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支持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一流的职业院校加上一流的企业构成一流的技能人才高地。构建新型产教融合模式,企业是“主战场”。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冠名班”“1+X”证书试点等多种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招生、双导师指导、双元评价的“双元”培育长效机制,形成具有本地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新时代工匠的“双元”培育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搞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和师傅双主体育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将企业先进的理念、设施、设备、技术、管理、产品、服务等核心要素实时引入教学,做到校企深度融合,使封闭的职业教育办学及时与新时代产业经济的变迁一致,让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由规模扩张到质量转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及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从而培养和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5.推行“1+X”,培养能工巧匠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学校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專业建设,和企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合力,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探索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展示的有关知识模块进行登记,对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存储和代换,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和转换,推进基础性的通识教育和技能型的专业教育齐驱并驾,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共同发展。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硬实力和出色的职业精神、敬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软实力,提升了学生们的人力资本附加值,拓展了未来的工匠们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培养出能够适应工艺革新、技术升级、岗位变迁、业态变化、产业转型等未来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

6.新时代工匠培养,从课堂开启

新时代工匠培养,从课堂开启。职业学校紧密结合当地骨干企业、合作企业,了解企业需要,邀请劳模、大师、技术能手和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活动,讲述他们的成才故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心中,勤学苦练。学校紧密结合企业,对接专业,以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双元”培育结构教师小组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引发兴趣——明白行为过程——设计工作过程——实际操作应用——完成任务。

学校是新时代工匠培养的起点,企业是学生成为准工匠的熔炉。“双元”培育模式促使企业双主体育人,企业全程跟踪学生的培养,安排更多时间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生产技艺的训练到职业道德的养成,有针对性地利用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工作项目、师傅技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只有反复打磨,螺旋式成长,才能培养出卓越的新时代工匠。

7.崇尚劳动光荣,成就出彩人生

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等十部门把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职业教育宣传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中央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也强力推出了《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系列节目,展示了“中国高度”“中国精度”“中国速度”和“中国态度”,充分体现了“中国伟大”。他们精准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这一宏大主题,逐步转变了人们的传统思想。从文化教育、就业保障、终身教育等多个角度,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氛围,点亮新时代工匠的职业荣光,成就出彩人生,才能在制造强国的路上走得更远。

四、小结

技校生、职校生是未来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让我们厚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氛围,畅通新时代工匠成长的空间,培育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工匠,为我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深厚的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大国工匠”中“大”的内涵及价值[N].工人日报,2017-05-23.

[2]杨进,张健.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的问题、博弈与整合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13).

[3]李沅,杨生文,曹晓荣,马雄飞.“匠士”加冕的背后——云南交通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纪实[J].职业,2014(10).

[4]刘素梅,范学刚.“双元”育人模式本土化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19).

[5]和震,李玉珠,魏明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6]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1+X证书制度的治理意蕴及误区规避[J].教育与职业,2019(15).

(作者单位:范学刚,焦作技师学院、

刘素梅,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培育路径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大国工匠”张翼飞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