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实践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2020-06-03 03:11史红
财会学习 2020年15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模式人才培养

史红

摘要:本文通过当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学生学而不能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提出了基于岗位实践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让会计电算化课堂变成创业实践的梦工场,强化会计技能,仿真实训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训,特别是第一阶段创业实践梦工场的训练,始终围绕仿真、创业,促进学生兴趣、乐学、参与、学会、会学校进行设计,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顺利步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岗位实践;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实践课,教学目标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会计软件完成会计相关工作,顺利步入职场,快速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然而,当前的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却步入了学生会使用会计软件,却不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怪圈。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课程与会计岗位存在较大严重脱节现象,以致学而无法致用。目前的中职学生,由于生源素质的不断滑坡,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下滑,学生《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知識、技能的掌握普遍不理想,从会计要素的认识到会计科目的应用,从会计分录的理解到会计凭证的填制,从会计业务的流程到会计综合能力,都普遍存在着思维混乱,原理不清,技能掌握不理想的情况,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效果和专业技能的熟练应用。由于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实训项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让学生充当打字员模式,二是让学生作为真正财务岗位人员模式。这两种模式决定了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打字员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这种类型的教材和实训项目,编者已经把电算化操作的过程用截屏的方式完整地展示在教材中,或者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如分录、期末转账定义的公式、自定义报表的公式,各模块的凭证分录等作为资料都写了出来,学生全部“躺枪”,无一例外照着操作过程做,以致做完一套账,却没有真正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思路和方法,更没弄清楚会计业务的处理,换个题就束手无策。这样的教材和实训项目,学生学习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难度,给学生造成了很容易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假象,然而学生的实际技能应用效果却是可悲的背离。

由于学生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学好,到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阶段,大部分教材和项目实训又未能从工作岗位的原型进行课程设计,以致《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从账套创建、基础档案设置等方面均由教材编写者设计好,学生没有自己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无法理解相关的基础档案的含义,只是充当着打字员的角色;而到了日常业务处理阶段,大部分教材编写者又抛开了从原始凭证为入口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直接通过文字说明,甚至把分录也写出来供学生录入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学生始终被作为打字员的身份在学习、训练着,根本无法真正掌握实际会计岗位的业务技能。学完了,实训也圆满完成了,学生却仍然做不了会计工作,面对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文字说明,也没有现成的分录,只有发生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这些原始凭证是什么意思,更不了解这些原始凭证需要如何归集、如何进一步处理、怎么处理。这种打字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财会岗位人才需要具有较大差距。为此,有学者提出让学生作为真正财务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认识到了打字员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课程设计者设计了按会计业务流程,从原始凭证为入口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原始凭证,具有了一定的仿真性,学生完全掌握后,就可以快速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会计功底的瓶颈制约,根本搞不清楚原始凭证的业务实质是什么,面对原始凭证,学生往往不知所云,难于下手。无法正确地完成填凭证的环节,会计电算化老师又得充当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老师,给学生恶补会计基本功。但是,由于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系统学习时没有学好,此时的恶补明显存在着功利性,学生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感觉到处是问题,不仅效果有限,更是让学生徒增畏难情绪,再加上仿真性有限,学生学会了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方法,却栽倒在会计实务上。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学习过程长,以致效果难于达到模式设计的目标。所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难培养出与会计岗位对接的实用型人才来。所以,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会计功底差,不能真正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致无法顺利实现学以致用的问题。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能理解的会计认知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中学习,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岗位实践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尽管目前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开设了模拟实训,可由于学生这两门课程本身就没学会,模拟实训靠自己完成的并不多,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因此,基于岗位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三个方的面问题:一是解决学生学不懂,入门难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三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学后不能致用的问题。为此,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可将教学过程、模式和目标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让会计电算化课堂变成创业实践的梦工场阶段;第二阶段是项目训练强化会计技能阶段;第三阶段是构架互联网+学练一体化方式,通过仿真实训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阶段。

(一)是让会计电算化课堂变成创业实践的梦工场阶段。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活动,减少学生的认知跨度和认知空白,增加学生的熟悉度和理解认可感,通过极少的业务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认识和体验经济业务,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从而使学生顺利步入会计的大门。

在此阶段笔者把会计电算化实训设计成一个简单且完整的创业项目系列,再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并用一个创业梦想项目把它们贯穿起来,让每个模块都有创业梦想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己梦想实现的过程。

1.建账模块让学生自己构想一个公司,激发学生做老板的激情。学生都处于爱做梦的年龄阶段,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自己的将来能说了算,我们的课堂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做梦的机会,特别是当老板的机会,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和动力。该模块学习训练内容是让学生自己构想一个公司,自己做老板,让自己的同学做会计人员,并自己尝试应用系统管理功能完成自己建公司的梦想。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界面资源,敢于尝试各菜单命令功能,并最终完成任务。

2.选择一个大家都能做并且都能理解的创业项目,如服装厂,让学生先设想创业过程,生产过程,经营过程,并据以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部门机构、人员、客户、供应商、存货等基础数据,同时自主尝试完成基础档案设置内容。

3.用梦想来体验自主创业的过程,从筹资、办厂、购买固定资产,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出产品,到实现销售,设计出相应的简单经济业务,并通過网络和带学生到企业参观等方式,梳理出相关业务的原始凭证目录,让学生根据各环节经济业务完成必要的内部原始凭证,再根据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体验日常账务处理业务。

4.从梦想到实践,让学生开始体验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做一次真正的老板及生产者。设计采购、销售、库存、生产、核算等模块教学,让学生分组制造产品,如裁剪、缝制,独立完成采购、生产、工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到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的亲身体验,并利用软件模块填制原始凭证(采购订单、入库单、采购发票、付款单、工资计算单、固定资产卡片、折旧计算单、销售单、发货单、销售发票、收款单等,体验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生产过程,成本核算过程,销售产品的过程及原始凭证,及时反映仓库的变动。生成相关记账凭证)。

5.让梦想中的公司“活”起来,设计期末转账处理业务和报表处理,让学生的“创业”见到实效——资产增长,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实现。指导学生根据前面经济业务的核算成果编制会计报表,用模板完成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用自定义公式完成利润表的编制。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创业梦想实践,让课堂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会计电算化课堂因创业梦想实践而激发学习的动能和激情,使学生在情景实践中感受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认识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思路。

(二)通过项目训练强化会计及会计电算化技能阶段。在完成创业梦想实践阶段后,编制一套会计业务流程相对较完整,会计原始资料相对全面,没有现成会计分录和操作过程截屏的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让学生按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进行项目训练和技能学习,完成整套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电算化教材和实训项目中打字员角色式的训练模式,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技能,更主要的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会计业务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认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掌握会计业务处理思路和方法,强化会计电算化技能。

(三)利用互联网分岗仿真情景平台进行仿真实训阶段。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会计核算,熟练了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基础上,按照财务会计的真实岗位工作,利用互联网分岗位仿真情景平台丰富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情景实践训练资源,以原始凭证为起点开始仿真企业经济活动业务分岗位角色会计处理,学生在仿真情景实践训练过程中体验不同的会计角色岗位工作,进一步参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经济事项的形成和业务核算过程,真正全方位体验会计实际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平台大部分使用的是云端数据,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来随时随地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加上任务设计层层递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显著,能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场需要。

三、结语

总之,基于岗位实践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三个阶段,体现了从简单到综合,从梦想到仿真,从软件应用到实际工作的转变,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体验、乐学、参与、学会、会学进行设计,契合中职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专业修养,只有从建立适合中职学生的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电算化职业水平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为学生顺利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天美.基于岗位需求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 (5).

[2]郭学妹.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 (3).

[3].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财讯,2017 (8).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模式人才培养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永续债券探析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