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渠家的特点

2020-06-03 08:46渠荣籙
文史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晋商民国山西

渠荣籙

渠晋山

如今人们一谈到晋商就想到了多个“大院”,虽然大小样式各不相同,但都是北方典型的“高墙、砖雕、木雕”城堡式的四合院群;一谈到发家史,多是“走西口”;一谈到商业,多是茶庄、票号;一谈到经营理念就是“仁义诚信”;一谈到管理制度就是“股份制”。大面上看似乎没啥区别,都差不多,甚至像一大家人,特别是晋中的乔家、常家、王家、曹家、侯家、何家、冀家、渠家更是如此,就连万里茶路上经销的砖茶都是“川”字牌的。但深入了解,仔细分析,是各有其特点的。要分析各家的特点,必须深入研究到人,人与人总不会是一样的。

我作为晋商祁县渠家二十一世后人,对渠家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虽然清代早、中期的第一手资料太少,但从渠家所保存的清代晚期及民国时期的资料和家传的亲笔记录,以及我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人和事分析,晋商渠家可归纳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悦盛厚钱帖

一、渠本翘最早兴办民族工业,是山西的第一位民族资本家。

祁县渠家不但经商,开商号开票号,还兴办工业,这在晋商中是第一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渠本翘以5000两白银接管了负债累累的官办晋升火柴厂,后改组为“双福火柴公司”(平遥火柴厂前身)。这是山西的第一家民族工业。此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渠本翘向各界筹款137.5万两白银,成立了“山西保晋矿务公司”,从英国人手中赎回了山西盂县、平定、潞安、泽州、平阳等处的煤铁矿开采权,并任总经理。这就是山西阳泉煤矿的前身。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山西从此有了第一批工人阶级。

二、在明清晋商末期,渠家商业持续时间最长,是名副其实的末代晋商的典型代表。

据民国5年(1916年)徐珂著《清稗类抄》记载,祁县渠家从十四世渠同海于乾隆初年在包头开办字号开始,发展到清代末年,已成为山西排名第四的富商,人称“渠半城”。以后虽经多次战乱摧残,渠氏商业仍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时渠家仍有“长裕川”“湖南诚记茶号”“书业诚”“是盛楼”“永春原”五个字号,资本金共5.8亿元(旧币)(见1952年渠晋山所写《自传》),是当时晋商中规模最大、资本最多的。最后到1956年公私合营才全部结束。渠家的商业经历了六七代人、200多年。其中最关键的是渠家商业最后一位掌舵人渠晋山,他遵循家训,为人正派,不嫖不赌不纳妾,不结纳官场,不同流合污,以晋商“仁义诚信”之道,在清末民初众多晋商衰败之时,仍坚持将渠氏商业继续做大,比绝大多数清末民初就倒闭的晋商多经营了五六十年。

山西大学堂旧址(位于今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带头拥护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各项政策,做了许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因此当选为祁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邀为祁县人民政府委员。1956年又以无党派开明人士身份被邀为政协第一届山西省委员会委员。1963年他逝世后,山西省政协为他召开了追悼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太原市工商业联合会、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祁县人民政府等诸多单位均赠送花圈并派人参加追悼会。在20世纪60年代已为数不多的晋商中,他是唯一享受如此政治荣誉的,他的逝世标志着在中国持续了四五百年的老晋商在历史长河中的最后谢幕。

三、渠家热心公益事业,兴办教育更为突出。

晋商诸家都热心公益事业,重视教育,这是共同的特点。祁县渠家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渠本翘从日本横滨回国后,调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妥善处理了学校中方与外方领导的关系,使学校得以健康发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渠本翘上书太原府申请兴办现代化中学,经太原府批准后,与祁县的士绅集资20000两白银,在昭馀书院舊址创办了祁县中学,亲自担任董事长兼总办,制定了《祁县中学堂章程》35条,并付诸实施,从此祁县有了现代化的中学校。祁县中学一直办到现在,已一百余年,培养了大批人才。

祁县《明报》

渠本翘之侄渠晋山也一生笃爱教育事业,民国8年(1919年),在祁县城内独资创办了祁县私立竞新小学校。民国15年(1926年)他又在祁县城内开设了竞新图书馆,除供师生阅读外,还对社会免费开放,在山西各县独树一帜。祁县竞新小学很快以师资高、校风好、校规严、设备全、成绩优闻名于三晋大地,多次受到省、县等各级政府的嘉奖,并两次受到民国中央政府的嘉奖,现尚存有民国11年(1922年)大总统黎元洪亲笔题写的“敬教劝学”的横幅奖状。从民国8年(1919年)竞新小学成立到日寇占领山西停办为止,18年间,渠晋山为竞新小学共投入银洋8万元,毕业学生1000多人,为每个学生平均投入80元。该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本还打算再办竞新中学,因抗日战争爆发,未能实现。其子渠川祜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太原中学任教近30年。

山西省祁县中学

祁县《明报》乃渠家渠兴周于民国13年(1924年)与闫秀如等出资在祁县创办的,是山西省县级区域创办报纸中较早的一种。该报直到1937年10月日寇逼近祁县城时才停刊。《明报》创刊于“五四”之后,其宗旨是“作民众喉舌,为地方兴利除弊”。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开始侵华之后,该报号召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抵制日货,组织民众捐款支援抗战。该报创办13年,为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晋商民国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母鸡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