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食品专业英语
主 编:吴澎,王超,朱法荣
ISBN:9787030395276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2-01
价 格:¥29.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日趋繁荣,中国食品行业也步入国际舞台,社会对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校培养能够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课程。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食品专业英语词汇、句式、口语、听力与写作,提高学生日后参与食品行业的英语竞争力。纵观现有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结构体系,存在一系列有待改进的地方。各大高校除加强对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视外,同时需要构建高效的教学体系,加强综合性的学习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应用多种考察方法,避免单一考核形式。持续跟进、观察改进中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是否提高,确保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食品专业英语》一书是食品专业开展英语教学的教材,全书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营养与健康、食品化学、食品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与食品专业科技论文写作等。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提供了记忆窍门,教学生学习专业词汇分析,课文配以翻译、阅读链接、难句分析,并穿插作业、阅读文选。
在食品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探索一条满足全球化食品贸易人才要求的发展道路。基于此,结合《食品专业英语》一书的教学目标,高校需要重视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首先,明确构建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的目标。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与大学英语不同。学校英语教学目的局限于学习语言,忽略应用语言,教学内容侧重于单词,语法以及理解表浅的原文翻译。传统的英语教育内容体系使学生们产生了应试心理,对于知识的熟练掌握运用渐渐发展为死记硬背,忽略深入了解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种教育内容体系并不适合直接运用于培养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改变教学内容体系刻不容缓。而应用型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食品工业背景教学。例如,教授有关食品安全法内容时,除中国相关食品安全法内容外,应补充其他国家食品安全法。教授有关食品加工制作内容,相应补充生产流程介绍和对生产仪器功能的介绍,以及国内外最新产品的研究进程。且教学内容需要具有实时性,定期更新介绍国际食品技术的发展的最新进度,教授具有时效性的英文食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拓宽学生眼界,使其能日渐了解全球化的食品贸易;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和简单的讲解,在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日益发展的各种多媒体来拓展相关食品英语教学内容,许多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们会在网络上传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等设备播放相关的国外英文视频,使学生清楚感受国外的食品生产流程。观看初始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如谈谈观后感等,同时鼓励英语作答,设置加分制度,如其他同学对被提问同学所谈的观后感有不同看法时奖励分数,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的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被交给学生们,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而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会让学生们对食品专业英语的印象更加深刻,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当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高校对食品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足。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门设立了专业化英语课程,其中就包括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与大学英语课程相比,食品专业英语课程仍缺乏师生重视。《食品专业英语》一书提出,食品专业英语并非普通的单一学科,其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其中穿插着与食品有关的多个学科如健康管理、营养学、生物学,甚至机械设备制造等学科,知识系统十分复杂且庞大。在学习知识面牵涉广泛的食品专业英语时,学生们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然而,因为食品专业英语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课程安排不足。在偏少的课程时间的限制下,学生却要掌握大量的食品专业词汇,难度非常大,何况学生除掌握词汇外,还需同时提升听、写等各种语言能力。且部分高校将食品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在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面对考研,实习,就业等各种压力的学生们不能兼顾学好难度较大的食品专业英语学习,导致学生学习食品专业英语的效果不甚理想。第二,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有待改善。现有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存在两处明显不足:一是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应用的教材缺乏时效性。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离不开教材,但现有的教材内容却跟不上食品产业的更新速度,内容过于陈旧,信息落后,且知识面太过狭窄。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内容。同时更新不及时的教材也无法展示国内外食品专业最新的研究状态。二是教学内容片面,缺乏实践性。如“哑巴”英语,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却忽略了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训练。长期的片面训练,学生们的食品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无法提高。更遑论培养出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国际性人才。第三,缺乏趣味性的教育模式。传统形式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忽视了听力与口语的训练,一味注重单调的词汇翻译或是原文翻译,学生们的学习重点还是枯燥的词汇记忆和阅读理解。学生们的食品专业英语水平得不到提高,枯燥的教育模式也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效率不高。在教师满堂讲述知识的授课模式中,学生们始终是被动的承受者,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师们很少或不使用其他多媒体教学,单调的讲述不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印象。由此,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第四,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现有的食品专业英语考察方式以考察阅读、翻译、写作为目的,长此以往,学生们为了应对考试、阅读、翻译等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却忽略了比较实用的听说能力。所以这种英语评价方式难以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同时,以应试为最终成绩的结果存在不公平性,如某学生上课态度极其恶劣,迟到早退,但是在考前突击,即使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却依然可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因此单一的考察方式并不可取,缺乏灵活性,评价结果不够科学。
结合《食品专业英语》一书的教学目标以及当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以满足全球化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需求:
提高高校对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该调整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时间,并且恰当的安排学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环境。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比赛、安排社会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食品专业英语。第二,加强食品专业英语综合教学。随着中国食品贸易进程的加快,对食品专业英语人才口语与听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适应社会需求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如在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采用英文或半英文的授课方式,课堂上加入更多的课堂活动,并鼓励学生英语作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听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倡使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授课模式,鼓励组内用英文交流看法、观点,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如创设以食品贸易为主题的情境教学,由学生扮演国外采购方与国内食品企业,针对食品贸易谈判流程进行情景演练,通过设立不同角色来开展食品英语相关对话,通过情景演练来强化对食品专业英语的口语与听力掌握。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各种关于食品专业的英语视频,直观的情景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师授课习惯于讲述和粉笔板书,总是一味的将知识点强加给学生。长期如此,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学效率也无法提高。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教育资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来代替传统的“满堂灌”和黑板板书,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们的感官,加深学生的上课印象。直观的视频、音频可以使教授的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具体,学生们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外,还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学好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第四,优化评价体系。针对当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的现状,可以导入建构主义的评价思想,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评价内容,除了词汇、阅读、翻译的考察外,增加对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考察,并且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的食品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如此也可以改变学生忽略提升听力与口语能力的传统思想。全面提高学生运用食品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应用人才。第二,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不依赖于期末考试试卷。增加对学生平时成绩评价的比例,将面对面的听、说能力考察纳入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食品专业英语》作为食品专业英语教材,对当前高校英语改革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是培养全球化下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人才的重要参考书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应该满足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高校要提高师生对应用型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着手改革教育内容体系,始终保证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跟上国际发展脚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各种先进资源创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优化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