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红外偏振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20-06-02 08:57
光明中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偏振光阿昔洛神经痛

杨 煜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老年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易感染且神经痛症状较为剧烈,常感到非常痛苦。本人采用针灸与红外偏振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并以单用药物作对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启东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以及皮肤科门诊,合计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归入对照组(25例)、观察

组(25例),2组脱落与排除对象合计6例,3例脱落者的原因为试验过程中对观察不配合;排除对象中,2例患恶性肿瘤,1例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以下为50例研究对象发病状况:发病部位以颈胸背部、头面部、腰肋腹部为主;首发症状中,先出疹后疼痛者12例,先疼痛后出疹者29例,只出疹无明显疼痛者2例,出疹和疼痛同时出现者7例。在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病程与首发症状等方面,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均P>0.05,即都不存在显著差别。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以《皮肤性病学》[1]一书所示“带状疱疹”相关内容为参照;中医诊断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一书所示“蛇串疮”相关内容为参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与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相符者;②处于18~85岁年龄段者;③发生疱疹未超过7 d,且没有接受过止痛、抗病毒治疗者;④于《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配合整个治疗期者。排除标准:①所患带状疱疹为特殊类型者,包括眼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以及内脏带状疱疹等;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③为瘢痕体质者;④并发肾脏、肝脏、心脑血管重度并发症人员,并发糖尿病、重度出血倾向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药物疗法,口服阿昔洛韦,外用阿昔洛韦凝胶。口服用阿昔洛韦购自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其国药准字为H10960079。口服方法为:300 mg/次,2次/d,连续服药10 d。疱疹局部皮肤清洁后,涂阿昔洛韦凝胶,10 d一个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刺络拔罐和红外偏振光照射。①针灸。基于疱疹产生部位,找到对应夹脊穴,同时对相应督脉实施针刺处理,待得气,取艾绒温针灸,每次灸 2 柱。疱疹皮肤周边围刺,热盛型患者加太冲、阳陵泉;湿盛型患者加阴陵泉、三阴交;气滞血瘀型患者加支沟、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40 min,每日1次,10 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 d再进行第2个疗程。②刺络拔罐。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充分暴露皮损处,常规对局部实施消毒处理,借助一次性注射针头均匀点刺皮损区,保持浅、轻、快手法,力度为局部微渗血即可。接着选择适宜大小的玻璃罐,非常快速地拔按于叩刺处与病变皮损两侧,经过5~10 min留罐、3~5 min出血,待完成起罐,由干消毒棉球将血迹与液体完全擦拭干净,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刺络拔罐隔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③红外偏振光照射。广东黑马K2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偏振光治疗头波长为 600~1600 nm的红外偏振光,最大输出功率 5600 mW。红外偏振光治疗选取红外偏振光治疗头,患者取仰卧位,照射点为皮损部位,探头紧贴皮肤,照射光斑 7 mm,照射强度为最大功率 80%~90% ,照射时间2 s,间歇时间 3 s,每次照射时间1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评分: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标准为:无痛计0分;轻微疼痛,可忍受计0~3分;疼痛且影响睡眠,尚可忍受计4~6分;疼痛较强烈,对食欲与睡眠均影响,且难以忍受计7~10分。以此表为参照,让患者说明未治疗时与末次治疗后体现其疼痛状况的位置,相应分值由记录人员负责读取与登记。对止痛时间(或疼痛减轻时间)进行观察,相应标准:VAS评分下降在2分以上的时间。对各例研究对象首次治疗前以及各次治疗后相应VAS评分进行记录。

1.4.3 统计学方法借助软件SPSS 13.0完成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数据,实施t检验。计数数据实施χ2检验,若P<0.05,即可明确存在显著差别。

2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相比于治疗前,经过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都出现显著下降(均P<0.01),提示2组均可以显著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灸与红外偏振光联合药物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止痛效果相较于单一药物疗法优势明显。待1个月开始电话随访,发现对照组、观察组出现遗留后遗神经痛的例数分别为9例、1例。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带状疱疹(HZ)通常为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可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进而引发神经痛、水疱等相关症状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初期,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重度后遗神经痛(PHN)不良预后,此为现今疼痛治疗方面的一大难点,无法实现满意疗效[3,4]。

现今临床治疗以阿昔洛韦(属于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属于营养神经药物)联合疗法为主。研究[5]证实,将阿昔洛韦用于HZ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具备高选择性、低毒性、良好效果优势。阿昔洛韦属于一类广谱性抗病毒药物,其不良反应非常小,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缠腰火丹”。对于此病病因,中医学认为是风、邪、热、湿,认为病机大多在于情志内伤、肝气积聚,长期积累可化火,肝经火毒;也可能在于脾胃健运机能丧失,湿邪内生,蕴湿化热,内生湿热,外显于皮肤;也可能在于毒邪入侵,湿热火毒于肌肤积聚;也可能在于起居失当,卫外机能紊乱,导致湿毒、风火之邪在肌肤表面积聚。

《灵枢·九针》载:“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寿夭刚柔》曰:“久痹不去身者因视其血络尽岀其血。”点刺出血可使血液循环障碍得到直接改善,提高微循环内粒线流速度,增强红细胞活力,提升血氧水平,增亮血色,缓解微循环瘀滞问题,对由氧不足所致局部组织细胞异常问题得到一定改善[6]。

在镇痛方面,针刺放血疗法的作用机制有:①在局部血液流出的同时,一些致痛物质随之自体内排出,使正常微环境动态平衡得以恢复,抑制致痛成分的形成与积聚;②此疗法除了可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得到改善,此外,当发生组织损伤、血管神经缺血、炎性反应或变态反应,产生与分泌自血管内皮细胞、组织细胞、血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细胞的各类超微量致痛成分会发现及时降解、转运以及灭活。对痛觉冲动形成途径加以阻断,即直接打破神经纤维与神经末梢所在微环境内相关生化物质(包括神经递质等)的平衡,进而导致无法形成、传输以及感知疼痛冲动。

刺络拔罐法直接针刺病变处皮肤络脉,使其出血,令邪毒随之外泄,继以拔罐,使邪毒消散殆尽,疼痛可止。

研究显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肌肉的反射性挛缩及血管收缩消失,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改善其支配区域的血液循环,松驰肌肉,缓解疼痛[7]。

综上所述,针灸与红外偏振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效果好,且后遗神经痛少,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振光阿昔洛神经痛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