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许克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肿瘤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调查显示,30%~60%的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癌痛,而癌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发病率甚至超过70%[1]。长期剧烈疼痛会给癌症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肿瘤科护理人员的研究重点[2]。此次研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肿瘤科92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征得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10癌痛患者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54.59±4.81)岁。B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为29~74岁,平均(54.71±4.69)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标准(1)确诊为恶性肿瘤;(2)非其他原因引发的疼痛,确诊为癌痛;(3)实行三阶梯止痛疗法;(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沟通障碍;(3)精神疾病;(4)药物滥用史;(5)擅自出院。
1.4 护理方法A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送检生化检测样本,保持病房患者舒适整洁等。B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1)健康知识教育。结合患者学历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及时解答疑问,定期组织观看相关视频,强化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心理干预。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积极聆听患者心理需求,告知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的必要性,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观看影视节目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督促其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3)疼痛干预。在合理使用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对疼痛部位按摩、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告知患者正确认识癌痛,若用药后疼痛仍无明显改善,要及时告知医生或护理人员。
1.5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2)负性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焦虑、抑郁程度。(3)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
2.1 VAS评分护理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且B组护理干预后VAS评分低于A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SAS和SDS评分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B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2.3 SF-36评分护理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上升,且B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A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受到平均寿命延长、空气和水污染加剧、生活作息紊乱、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癌症患者数量在快速上升,2015年我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接近40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高达21.44%,癌症现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3]。中晚期癌症患者多长期经受癌痛困扰,癌痛持续发作会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一系列影响,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亦会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近些年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也愈发广泛,集束化护理是整合了一系列对患者康复有利,且有证据可依的护理操作,其捆绑式的应用比单独应用单一护理模式疗效更佳。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集束化护理在保证临床治疗顺利实施,降低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4]。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护理干预后VA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而SF-36评分较高,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健康知识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两者共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5]。而非药物的疼痛护理则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癌痛程度和负性情绪,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