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苹
(新乡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000)
疼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亦是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对医生明确病情具有极大的帮助,但剧烈、持续的疼痛会给患者正常生理、心理带来极大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亦会导致临床治疗难以顺利开展[1]。癌痛是癌症,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其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甚至超过70%[2]。癌痛在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许多患者甚至会因无法控制疼痛出现轻生念头,因此,加强对癌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4例癌痛患者分为A、B两组,各62例。其中A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44~77岁,平均(63.19±5.48)岁。B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41~75岁,平均(62.97±5.2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3)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4分;(4)预存生存期>3个月;(5)意识清醒,具有正常沟通能力;(6)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发的剧烈疼痛;(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3)止痛药物过敏;(4)精神障碍;(5)擅自终止治疗或因意外死亡。
1.4 护理方法A组接受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口头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1)构建心理干预小组。在护士长、专科医生和心理医生指导下建立心理干预小组,普通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由专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含心理护理基础知识、心理学技巧、沟通技巧等,所有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心理护理相关知识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掌握谈话技巧。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治疗进展,但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实时转变谈话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着重告知其已经解决的问题,而对于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如实告知其病情进展、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过度担心。(3)心理支持。积极与患者沟通,认真了解患者需求,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告知患者疼痛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意味着其病情在恶化;叮嘱患者家属、朋友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支持。(4)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如阅读、散步、听音乐、观看节目等,可将具有相同兴趣的患者安排在一起,加强患者间的沟通和交流。
1.5 观察指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焦虑、抑郁程度与HAMA、HAMD评分呈正比;使用NRS评估护理干预前后癌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癌痛越严重;使用Karnofsky评分法(KPS)评估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使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2.1 HAMA和HAMD评分B组护理干预后HAMA和HAMD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HAMA和HAMD评分比较分)
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2 NRS评分B组干预后N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NRS评分比较分)
注:NRS—数字分级法。
2.3 KPS评分B组护理后KP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注:KPS—Karnofsky评分法。
2.4 护理满意度评分B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77±3.96)分]高于A组[(84.91±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5,P<0.001)。
随着近些年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受到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环境污染加重等因素影响,癌症发病率在快速增加,且患者年龄在不断降低,曾倩等[3]的一项研究报道显示与1990年相比,2013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数量超过60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提高3.81%。虽然近些年关于癌症的诊疗手段在快速发展,但目前仍无彻底治愈癌症的有效手段。癌症患者虽然生存期限有了明显延长,但患者生活质量仍无明显改善,许多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长期经受心理、生理的双重折磨。
癌痛作为中晚期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是降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亦是目前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虽然合理使用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但癌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不良的负性情绪会导致患者疼痛敏感,疼痛程度加重,而癌痛反复、持续发作亦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最终形成恶性循环[4]。因此,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亦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护理是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诸多科室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证实[5]。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的B组护理后HAMA、HAMD和NRS评分均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亦有积极帮助,B组护理后NRS评分水平较高亦证实了该观点。由于心理护理注重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而良好的交流过程中也可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和认可,从而使得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负性情绪和疼痛程度,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