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主题图、第89页例1和练习十二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呈现主题图,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呈现课本第88页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读图:这是某校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它展示了同学们参加各项比赛的情境。你看到了哪些比赛项目(跑步、跳绳)?还有(啦啦队)表演和(分发饮料)的同学。(让学生有序地说出主题图上的内容,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分发饮料的画面上)
师:在画面的最下方,放有一箱多的饮料,请同学们看看箱内有几盒?箱外有几盒?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盒)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加法)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算式,同时板书:9+4=)
师:你会计算“9+4=?”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让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巡视)
设计意图: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整体概括,其中正在数饮料的情境是学习9加几的素材,在引导学生说出箱子里面、外面饮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和条件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再列式计算,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知探究,突出教学“凑十法”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用多媒体呈现例1主题图)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在画面的最下方,放有一箱多饮料,箱子内有9盒,箱外有4盒,大家还提出了“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并知道用“9+4=”来计算,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充分交流,鼓励学生都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并有序反馈)
根据学生的计算和交流情况,教师小结:方法一,一盒一盒地数,一共13盒;方法二,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方法三,先把箱外的拿1盒放进箱子里凑满10盒,10盒加剩下的3盒,得13盒。
2.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看一看: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凑十的过程。教师用动态多媒体演示9+1凑足十的过程。
摆一摆:让学生自己实践,动手操作怎样“凑十”。引导学生用学具(小棒)动手摆一摆9根小棒要凑成10根的具体操作过程。(再拿1根和9根放在一起)
想一想:闭上眼睛,回忆操作凑十的过程。在观看动态课件和动手摆一摆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回忆操作凑十的全部过程。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计算9+4的过程。先把4分成1和3,1和9凑成10,4分去1后还剩3,10加3等于13。
填一填:在算式下面注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3.选择适当的学具,突出“凑十”的价值。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实物模型、小棒、格子图与圆片或其他直观形象的学具,让自己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算式下面注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4.让学生感受用凑十法计算比较方便。
①計算,并想想每组的第2题怎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桌互相交流。
9+1+2= 9+1+5= 9+1+8=
9+3= 9+6= 9+9=
②认真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一边做一边想,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
设计意图:通过用实物图、语言描述、在算式下面标明注出凑十的过程相对照的方式,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运算的技能
1.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练习二十中的第1题情境图,让学生先数一数山坡上有几人,再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山坡上有9人,又来了7人,一共有几人?
请同学们把算式列在课本中相应的地方,并用你刚刚学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引导)
2.移动9,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把每次相加的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如,9+2=11)
3.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3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并比较2+7和9+7的计算方法,说说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通过计算方法的比较,体会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要用凑十法来计算)
4.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在○填上“>” “<”或“=”。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9+5○15 9+8○16 9+6○16
9+3○12 9+10○20 9+9○17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增强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9加几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运算的技能。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特别棒!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