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莉
摘 要: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组织中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因此,道德教育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关键作用,并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取决于德育教育的任务和因素。为此,文中对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 德育教育 工作 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63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工作。着重培养初中生的思想品质,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识别社会的复杂信息。因此,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有助于其道德情操的养成,从而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关键期。对于这个时期,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虽然中学有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但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以及课堂教学不充分,使这些课程的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现实中,时常会看到青少年犯罪的新闻。在我们谴责这些犯罪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反思问题的根源。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对初中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德育教育中的现状
德育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生活的方向,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价值观。当他们正式进入社会时。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加强初中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之前初中教育并不太重视德育教育。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却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学生学习好。但他们的思想过于激进,做事的手段不合规,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迅速上升,给学生自己、学校和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初中生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不断进步。
三、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1.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教育方法,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德育。例如,以使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场景,这样教师就可以言传身教。通过这种模拟,学生对真实环境中的事件。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观察,从而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德育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对某些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在观察图形事件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这些事件产生。了积极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教学作用。
2.以身作则,加强德育工作
作为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这样的角色。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正确的道德素养。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很容易学习和模仿新事物。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重视自身各方面的完善,以培养。新时期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发展。增加课堂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比重,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3.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通常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就很难在改变。由于对家庭教育的误解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许多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太好。如果道德教育不能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它们将继续存在,并在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初中生道德教育中,必须重视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教育的实际实施。同时,应注意初中学生的日常习惯,识别不良习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此外,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提请他们注意行为习惯的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教育方法要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
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应该通过言行来进行教学。若是过多的给学生学习德育教育的压力,这会让他们反感。因此,学校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或志愿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言行举动。从而进一步学习了真正的道德教育,这有助于现代人格的培养。总之,德育教育必须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采取师生友好交流的。平等教育方式,增加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5.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多加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多与家长的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并且也让家长更加的理解学生。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需要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进行完成。例如,留守、单亲等没有完整家庭照顾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冷漠的性格。这时,老师应及时联系家长,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多加照顾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进行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6.在实践活动中引导价值观
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提高道德意识、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掌握道德行为还是养成道德习惯。学生的优秀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而且还要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学校要积极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思想。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组织一些讲座和阅读会等活动。从而调动整个校园的氛围。具体的德育教育需要有法律的支持, 以缓解初中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缺失的现状。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以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学校要定期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举办法制宣传周等。
7.做好“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转化工作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改造。需要指派专门人员做这项工作,并对工作尽心负责,运用合适的方法措施进行教育。鼓励初中学生建立德育导师制度,使所有最需要教育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值得信赖的老师。并能在思想和行为上给予指导帮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并实现学生所想表现的欲望。对中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表扬,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将部分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虽然“问题学生”转变非常困难, 但只要学校和教师有这种意识,明确教育转化的责任,投入时间和精力。运用规律来转变学生,这样才能改变这种学生的问题。
四、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可以促使中学生有良好的品行
品德是中学生的基本要素。只有学生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良好的品德,才能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象。进行德育工作,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德育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德育素养,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磨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初中时期整个人生阶段的黄金时代。因此,教师应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道德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促进中学生积极学习,确保自己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2.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理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效地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付诸行动,成为正直的人。中学生不仅要承担社会责任,而且要有效的传承民族文化。所有这些都需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唯有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使初中生接受好的德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需要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帮助學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教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优势,使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够共同努力。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谭桂《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
[2] 马雁琳《初中学生道德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运用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第4期。
[3] 曾文怡《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4] 孟玲云《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探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