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 要: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思辨、建构的过程。“质疑”是出发点,“思辨”是核心,“建构”是归宿。这一过程是建立学生在对文本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论证等基础之上的。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例,探究“批判性阅读教学活动”的本质以及实施的运行模式,促使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和互动中创新,在体验和活动中发展,提升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启发质疑 引领思辨 整合建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18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高中阅读多属于欣赏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但也隐藏着弊端:趋同思维过度繁荣,盲目相信现存结论,认为教材一切皆美,没有过滤,不敢质疑,不会发现,只有接纳。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它不仅要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高中阶段,人的思维方式正在从感性与单一走向理性与思辨,阅读文本时应努力介入评价、质疑、批判、建构,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全盘接受。别人的东西,只能是一种“原型启发”而不是定论、休止符号。注重以我为主体的批判性阅读,才有助于发现、突破或创新,提升阅读价值。
二、研究的依据
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指出:“批评性阅读不再关注真理,不再寻找源泉,它只肯定阅读的游戏。”批判性阅读是基于实证与逻辑的,是基于自我反思与理性自治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掌握各部分之间转接启承的关系,形成对作者观点的判断、评价和创见。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单向性片面性浅层性有所改善,能探究和论证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立体化更清晰,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开放性更鲜明。
三、概念界定
美国批判性思维的开拓者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钟启泉教授认为所谓“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做出主张的思考” 。
批判性思维既是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自我分析,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目的地做出自我调节判断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正确利用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辩证,引向创建。
四、“批判性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运行模式研究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主动过滤后的吸收,是理解体悟基础上的质疑,进入文本意义领域内的思辨,变通分析处理问题后的重构。由此批判性阅读呈现出三个特点:质疑、思辨和建构。那么,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妨分为三个环节:启发质疑、引领思辨和整合建构。下面就以我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与思考。
1.启发质疑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经典作品,小小的常春藤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温暖的人类世界。尤其是那个经典中的经典——“欧·亨利”式结尾,使这篇伤感文章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却寓意深刻的感叹号,令读者回味无穷。
教学伊始,我问学生:你认为这篇小说最初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哪一个情节?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小说的结局。而且理由特充分,因为这一部分是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成就了他追求终生的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齐声朗读结尾苏艾揭秘的一段话,由此顺势启发学生:原来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是贝尔曼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画在墙上的,这样的结局安排是否合理?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
文章为什么最后才揭示叶子是假的,前文有伏笔吗?
老貝尔曼最后害肺炎并且突然死了可能吗?
为什么贝尔曼要以生命为代价画藤叶,又为什么说那片叶子是杰作?
琼珊是画家,怎么可能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琼珊为什么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片叶子上?
奄奄一息的琼珊靠一片叶子真的就能活下来吗?
……
【反思】质疑即提出疑问,有疑才能激发主体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展现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亲近程度,也真实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批判性阅读中的“质疑”指向的是是否“决定相信什么”,就《最后的常春藤叶》而言——我是否该相信文章的结局安排一定是合情合理的。质疑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寻求理由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所以,批判性思维既是怀疑性否定性的,也是创造性建设性的。或许最后的结论是肯定的,但是中间的探究过程却是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进行的。
2.引领思辨
任务一:探究小说情节结构:结局安排是否合情合理?
关于结局安排的合理性,只要细读文本,追根溯源,学生应该不难找到伏笔和证据,所以课堂中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同桌探讨,而后分享成果。方法:圈点勾画,从文本中找证据;随时记下思想碰撞的火花。
(1)符合情节发展吗?
叶子是假的,前文有伏笔吗?
[依据]
①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
②“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③“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
(2)符合环境和生活逻辑吗?
老贝尔曼最后害肺炎去世可能吗?
[依据]
①这个地区贫困潮湿,肺炎流行,很多人都因此生病了。(社会环境)
②他是个老人,且常年酗酒,个子也很小,眼睛被风一吹就流眼泪,说明他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③那晚天气是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
(3)符合人物性格发展吗?
为什么贝尔曼要以生命为代价画叶子,又为什么说那片叶子是杰作?
[依据]
①表面上看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郁郁寡欢、穷困潦倒的老画家。但是通过语言也可见他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及“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自称是苏艾和琼珊的看家“恶狗”,他把苏艾和琼珊当作亲人甚至女儿一样看待。
学生小结: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令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暖的爱心。虽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贝尔曼画杰作是有情感基础的。
②贝尔曼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一旦创作的灵感来了,哪怕是冒雨,他也会完成他毕生的志向。
任务二:探究小说主题思想: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否真的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文本主题方面的问题是有点分量的,学生的提出代表了学生思考的深度。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学生自主研读和分组研讨结合。估计完全让学生归结会有难度,教师应适时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走向深入。
阶梯一:
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阶梯二:
琼珊为什么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片叶子上?
[依据]
①生1:琼珊觉得自己脆弱的生命就像那随风飘零的藤叶,当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坠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在秋风中瑟缩,在凄风苦雨中飘摇的常春藤叶与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琼珊处境是多么相似。
②生2:琼珊是底层艺术家,生活的街道错综复杂,周围苔藓遍地,阴暗潮湿。这个恶劣环境导致了琼珊感染肺病。因为穷,得了肺炎后也无钱治疗,看到那么多人染上肺病生命像秋叶一样飘落了,琼珊怎么能不崩溃呢!这时,她只好把生与死交给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多少有点宿命的味道。
教师拓展小结:欧·亨利生活的时代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琼珊,生活贫困、事业不得志、病魔缠身,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于是她把自己的命运系于一片脆弱的叶子!
阶梯三:
奄奄一息的琼珊靠一片叶子真的就能活下来吗?
提示:无论学生说琼珊能活下来还是不能活下来,其实教学的归结点是同一个:联系文本主题,作者诗意的想象和在常春藤叶背后寄托的人文情怀,使得奄奄一息的琼珊靠一片叶子真的就能活下来。
【反思】“思辨”指向的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即怀着求是的精神通过事实和理论依据,结合合理的想象,缜密地分析和推断问题,从而把自己的思考引向深入、辩证,引向创建。学生边阅读边评断,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边批判边求证,在比较与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们讨论理解不仅紧密结合文本,抓住了要害,而且有不少创造性的发现和生成性的突破。分析人物也不是凭空而论,而是做到有理有据。学生在批判性阅读中发现自我,在碰撞交流中产生共鸣,在共鸣中肯定自我,在对照中反思自我。
3.整合建构
不断质疑不断求证,如果依然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判断,那么,思维仍然停留在无序、散乱和零碎的层面。梳理认知結构,建构自己的观点,是思辨能力和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
任务一结论:文章的结局安排既是符合情节发展的,也是符合环境和生活逻辑的,更是符合人物性格的。眼看着情节似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琼珊濒临死亡的绝境,但结局却来了个出其不意,贝尔曼凄风苦雨中画的一片叶子挽救了琼珊的脆弱的生命。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
任务二结论:苏艾无私的友情、贝尔曼生命的延续给了琼珊精神的支点。欧·亨利用这样的温情给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添上一点亮色,过滤掉生活的艰辛、沉重,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带给人温暖和希望。
【反思】经过逻辑思考和分析,学生最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就是“建构”,它是质疑、思辨后的创见,是批判后的判断,是解构后的重构。
就文中的结局安排而言,假如逻辑思考分析后无法获得结局安排既合情又合理的结论,那么文章的艺术水平会因经不起推敲而大大降低;当然,如果逻辑思考分析后,我们获得的是对原文结局安排既是符合情节发展的,也是符合环境和我们的生活逻辑的,更是符合人物性格的高度认可,那么这种重构就要深刻得多,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深度地锻炼。对任务二的整合建构,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切入来领悟小说的主旨和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含泪的微笑”,水到渠成,教师的有意识地引领点评更是弥补了学生的空白,突破了学生能力经历的局限,提升了学生的认知。
批判性思维,其核心就是在质疑和思辨的基础上,建构合理决定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一旦成为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碰撞中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寻求目标,自我建构,自主生成。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未来教育展望》2002年。
[2] 张雪辉《论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建构》,《教学探索》2007年。
[3] 陈欢《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旧文新教之〈荷塘月色〉》,《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