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2020-06-01 09:56崔玉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崔玉文

摘 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外,著名教育家也曾说过:“在人的内心当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这种需求更为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有效获取是一种带有主动意识的活动,学习者不应当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应当是获取知识的主动参与者。而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这一内在需求,自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挖掘者,不仅有效实现了师生的良好互动,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阅读与写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36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较为提倡的教学方式,对于突出个体思维,体现个体价值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带领学生以团体的形式开展语文学习,通过发挥小组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教学优势,丰富语文教学形式,完善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历经自主学习、自主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等多个过程,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立足小组语文教学实际,针对小学语文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一、对合作学习的基本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更多的优势,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并非每堂课、每个课时都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得不正确,认知不准确,偏离了“合作学习”的本质,导致课堂呈现“表面热闹”教学现象,缺乏实质的教学效果,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進的问题。

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概念兴起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并逐步生成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前一种主流的教学策略,被众多教育者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专门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相当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但能否为我国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完全取决于语文教育者能否把握其教学实质,积极地开展实践研究,做到趋利避害。

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质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改变,它不同于传统语文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盲目性和单一性,而是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语文活动,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改变课堂的组织结构和交往形式,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优势

1.科学分组,奠定学习基础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按照班级同学语文基础与能力的不同进行兼顾性、均衡性地分组,突破固定式座位的限制,设置多个学习的小组,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乐趣,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养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设计提纲,增强学生的自信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便是探究提纲的设置,在开展前期,教师应当对学习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将课本中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融入提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提纲内容的难度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3.组织合作,引导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为前提的,基于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还能够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现阶段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学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教学课改的要求,也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流于表面的合作学习活动。如,打乱原有的秩序,将学生按照4—6人分成一个小组,以田字形或马蹄形重新编排座位。尽管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中合作学习也开展得较好,但当讨论结束之后,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兜兜转转,教学形式还是避不开“讲授式”这一模式的限制。无疑,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仅是一种形式,走过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提出的教学问题可操作性较低

部分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一教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什么?”问题一出,便有学生想要举手回答,可该教师却说:“请大家小组内讨论几分钟。”课堂氛围只是看起来活跃,但讨论却并没有实质作用。

通过这一案例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实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只需要花费几分钟就能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师的这种盲目性来源于对小组合作精神实质的一种错误解读,不假思索地提出一些问题,很随性地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没有丝毫的可操作性,收效甚微。

3.角色定位与参与度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习惯性地在一旁游走,虽然小组合作的本质是“释权”,但是,教师的讲解也是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的环节,而大多数教师却无法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及时的提点。此外,小组内部分成员参与度不足。究其原因,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模式,维系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如角色的分工、发言制度以及小组指导方式等。另外,个别成绩水平偏低的成员还存在懈怠学习的现象,将所有的任务全部交托给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解决,不愿意动脑思考,不会主动给小组出谋划策。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会逐渐养成惰性思想,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几点策略

1.革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这些内容中不难剖析出: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辅助角色。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度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通过发挥自身的主导职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自主合作、自主学习,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2.科学合理地分组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突出其异质性。可以先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或成绩水平分成三个层次,即A(优等生)B(中等生)和C(次等生);结合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将A、B、C三个层次的学生,4—6人分成一组。此外,为了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够正常开展下去,还应给小组配置一个组长,组长任命资料员、记录员、分析员、汇报员等角色,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定位,都有任务,从而充分体现“集思广益”这一小组合作理念。

参考文献:

张新华、付乐、汤智慧、张小丽、肖昌凤《要合作不要合坐——提升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效率的研究》,《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2017年。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细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