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果
摘 要:语文学科一直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还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上,本文将围绕如何构建语文阅读有效课堂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16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学生的必修科目,在考试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情况。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发挥最大的潜力。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个重要环节,环节之间是紧紧相扣的,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偏激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先将问题进行罗列,希望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以为戒。第一,语文教学一味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应试的需求,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都分配给了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只会死读书,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现在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还要培养自身能力和核心素养,使得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转变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二,教学观念过于落后。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潜力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习成绩,使得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得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往往难以理解,无法读懂古诗词或者文言文,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偏低,成效不显著。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对词语的积累,促进理解文章的内容,即使是古诗词或者是文言文,对学生来说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分析和归纳。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大致意思,懂得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就无法对文章进行赏析,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可以游刃有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学生必修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语文教材是专家和学者经过很多年的研究编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中蕴含着很多古人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可以借鉴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以此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语文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为写作積累素材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对学生来说最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不是阅读,而是写作,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词语的积累,在写作的时候会出现照搬照抄的现象。教师在讲解写作知识的时候,也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进行深度剖析,这就造成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东西可写,写出来的文章空洞缺乏生机。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使得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写作水平。
三、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实现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避免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集中精力。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强化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例如教师讲解《乡愁》这一堂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之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学生从未经历过离家的苦楚,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引导,让学生之间进行分享,使得学生可以体会到思乡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和语文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对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殊不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应该将权利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给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例如教师在讲解《藤野先生》这一堂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要过多介入,给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以往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长远看,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构建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背景文化知识的铺垫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工作。如今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外来文化给学生的冲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故乡》这堂课程时,可以先从创作背景开始讲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辛亥革命时期,教师可以用背景文化作为铺垫,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农民的苦难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可以融入农民的生活现状中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阅读范围,让学生在认同传统文化的时候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时代背景的铺垫作用,释放权力给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李栋《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2] 汪俊生《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3] 伊志旭《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