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琳
摘 要:健康是人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常说的财富、名利等“0”前最重要的那个“1”。然而,在近来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小学生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大多停留在“及格”,甚至“不及格”的阶段,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体育作为一门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学科,其教学应当进行合理优化、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小学体育教学;应用实践
体质是人体质量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体现人体各方面综合稳定的特征。体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正如《辞海》中谈到的一样,有计划地改变生活条件,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等方法都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并且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处于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他们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都在迅速成长,有着更多改善体质的机会,要改善体质也更容易。体育课是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的课堂,在改善学生体质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检验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本次研究围绕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展开,再通过实验对比法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概论》等众多书籍以及《体能训练对某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实验研究》等众多文献的相关理论与实验数据中获得支持,参考并借鉴了其中的相关内容,从而选定本文所采用的实验对比法等实验方法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方式。
2. 实验方法
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14个班级中随机选择8个班级,将这8个班级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由4个班级组成。其中,对照组4个班级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的是二年级段学生常规的体育学习活动以及体能训练,实验组4个班级学生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体育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3个月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具体项目包括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通过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相关身体素质指标,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1)实验条件控制:对照组与实验组班级学生体育课学习场地均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操场;对照组与实验组班级学生均来自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身体素质基础水平与自然生长带来的因素影响都较为同步。
(2)体能训练方案:实验组班级学生每一节课10~15分钟专项体能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慢跑、高抬腿跑、软梯练习、爆发力练习、肌肉拉伸练习、弹跳力练习。每一节课进行上述一到两个项目的训练。
(3)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指标:本研究实验方法采用的对比测试指标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四个项目指标。其中,①肺活量:体现测试样本胸腔壁的扩张与收缩的宽舒程度,反映测试样本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②50米跑:体现测试样本的快速跑能力,反映测试样本的反应能力。③坐位体前屈:体现测试样本静止状态下相关部位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反映相关部位肌肉的柔韧素质;④跳绳:体现测试样本下肢肌肉、关节的收缩力和灵活性,反映测试样本大脑的反应能力及人体的平衡能力。
3. 数据统计法
为期3个月的实验结束后,对获得的2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2组样本数据体现的统计学意义,从而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肺活量成绩对比
相同实验时间后,对照组班级与实验组间班级的肺活量平均成绩都获得了提升。其中,实验组班级男生肺活量平均值由1379.74毫升提升到1849.78毫升,与对照组班级男生由1314.75毫升提升到1605.05毫升对比明显;实验组班级女生平均值由1265.00毫升提高到1566.90毫升,与对照组班级女生由1180.25毫升提升到1306.89毫升对比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班级试验前后的肺活量成绩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二)50米跑成绩对比
相同实验时间后,实验后对照组班级与实验组间班级的50米跑平均成绩都获得了提升。其中,实验组班级男生50米跑用时平均值由10.75秒下降到9.65秒,与对照组班级男生由10.60秒下降到9.90秒对比明显;实验组班级女生50米跑由11.00秒下降到9.75秒,与对照组班级女生由10.875秒下降到10.15秒对比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班级试验前后的50米跑成绩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三)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
相同实验时间后,实验后对照组班级与实验组间班级的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都获得了提升。其中,实验组班级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值由6.96厘米提升到8.36厘米,与对照组班级男生由6.95厘米提升到8.36厘米对比明显;实验组班级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值12.22厘米由提高到15.35厘米,与对照组班级女生由11.83厘米提升到13.46厘米对比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班级试验前后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四)跳绳成绩对比
相同实验时间后,实验后对照组班级与实验组间班级的跳绳平均成绩都获得了提升。其中,实验组班级男生跳绳平均值由75.2个/分钟提升到90.25个/分钟,与对照组班级男生由71.50个/分钟提升到80.50个/分钟对比明显;实验组班级女生跳绳平均值由89.75个/分钟提高到107.50个/分钟,与对照組班级女生由88.00个/分钟提升到98.25个/分钟对比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班级试验前后的跳绳成绩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三、 讨论
从上述实验的数据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实验周期中,体育课上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能够为二年级学生带来显著的体质健康水平上的提升,说明结合学生所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标性的体能训练比无目标设置的体能训练方式更科学、更有效。我们知道,人的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是存在敏感期的。有研究表明,二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恰好处在速度、柔韧、灵敏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范围内。因此,在这一时期开展慢跑、高抬腿跑、软梯练习、肌肉拉伸练习、弹跳力练习等专项训练十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现出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科学性与可应用性。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反映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学科教学优化与创新的必要性。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在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指导下,体育课上每一节课10-15分钟有目标的体能训练能够为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带来显著提升,体现出有目标的体能训练在体质健康水平培养提升上的显著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处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适当引入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项目,定期开展体能训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与应用起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勇.小学体育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研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12-13.
[2]冯丽.小学生体能训练实证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8.